震源-坝址地震动与高坝强震破损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39006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2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906.水工结构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Due to high seismic activity and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tudies on the earthquake safety of high dam in Southwest China is a big challenge. This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a rapture-dam structure analysis approach, i.e., a physics-based numerical method that simulates the whole process of fault rapture,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and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for investigating earthquake input and response mechanisms of high dam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research includes three topics: (1) develop the large-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fault rapture-dam canyon by taking into account source, propagation media, and local canyon site, and synthesize the 3-D broadband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at dam sites; (2) develop the multi-scale analysis method for simulating the ground motion of dam canyons 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dams, and the dynamic damage-failure analysis model of high dams to simulate the whole physical process from fault rapture of sources to earthquake damage of dams; and (3)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 condition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high dams, and improve the seismic analysis and safety evaluation procedures of high dam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physics-based rapture-dam structure simulation approach may synthesize th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at dam canyons and then analysis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dams considering the real source faul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regional rocks, and g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 conditions at dam cany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of dams in Southwest China.
由于地震活动强烈、地质环境复杂,我国西南地区高坝的抗震安全研究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地震荷载的确定与输入是最薄弱的环节。本项目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交叉,建立超大规模数值分析方法,仿真震源破裂、地震波传播、高坝强震破损的整个物理过程,研究西南地区高坝地震荷载输入及响应机制。研究分三个专题:专题1考虑震源、传播介质和峡谷场地三大因素,建立震源-坝址地震动分析方法,模拟地震波的激发和传播过程,确定坝址三维地震动场;专题2研究坝址地震动与高坝地震响应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发展高坝损伤破坏的强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实现震源破裂-高坝强震破损的模拟;专题3研究地震构造和地质地形等因素对高坝强震损伤破坏过程的影响机制,完善高坝抗震分析评价理论。本项目研究生成符合特定坝址区域地震构造和地质环境的地震荷载,揭示高坝强震破损机制,国内外尚无先例,对于提升西南地区高坝的抗震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剧烈,坝址地震动受震源机制、传播介质和场地效应影响显著,高坝抗震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项目目标是通过学科交叉,建立震源破裂-地震波传播-坝体结构震损分析方法,现实地震波激发、传播到大坝响应的全过程模拟,揭示高坝强震破坏机制。. 项目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第一、提出了震源断层-传播介质-坝址峡谷三维宽频带地震动模拟方法,为坝址地震动参数确定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1)提出了多层震源模型,分层描述断层破裂细节,激发频率从1Hz以下拓宽到5Hz以上。2)建立了传播介质波速结构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有效提升了地震动模拟精度。3)建立了坝址设定地震时程生成方法,既考虑地震波激发与传播物理机制,又与设计反应谱保持一致。第二、建立了震源-介质-场址-结构地震分析方法,实现了从震源破裂到坝体震损的整个物理过程仿真。1)提出了一种考虑方向不确定性的脉冲定量识别方法,确定了速度脉冲的最大抗震需求方向。2)提出了与场地条件宏观分类协调的地震动参数场地效应调整方案,完成全国尺度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分布图编制。3)建立了地震动数值模拟与坝体非线性分析多尺度分析方法,搭建了地震学与工程学交叉的桥梁。第三、建立了高拱坝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揭示了高拱坝强震破损机制。1)建立了内部子结构地震动输入方法,极大降低高坝地震分析的建模工作量。2)完善了高拱坝动力损伤分析模型,揭示了谷幅变形、坝体细部结构、余震等因素对极限抗震能力的影响规律。3)揭示了坝体损伤破裂、横缝开度和坝体位移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高拱坝轻微损伤、中等损伤和严重损伤三种极限状态判别标准,建立了基于损伤和横缝开度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项目成果为高坝抗震安全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已经应用于白鹤滩、溪洛渡、小湾等高坝工程,还可以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城市抗震设防、流域地震灾害链防治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5)
会议论文数量(9)
专利数量(0)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单双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 DOI:
    10.13544/j.cnki.jeg.2018-08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冯;李小军;迟明杰
  • 通讯作者:
    迟明杰
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揭示的北京城区地震动场地效应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震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玉石;李小军;刘艳琼;荣棉水;丁毅
  • 通讯作者:
    丁毅
2018年台湾花莲M_w 6.4地震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差异
  • DOI:
    10.13465/j.cnki.jvs.2021.10.03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晓芬;温增平;谢俊举;解全才;刘奕君
  • 通讯作者:
    刘奕君
日本熊本M_W 7.0地震的长周期地震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俊举;李小军;温增平
  • 通讯作者:
    温增平
考虑场地效应的非一致激励下桥梁地震响应特点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震灾防御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梅泽洪;李小军;王玉石;兰日清
  • 通讯作者:
    兰日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地震波斜入射对高拱坝地震反应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海滨;杜修力;赵密;王进廷
  • 通讯作者:
    王进廷
拱坝孔口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子模型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良丰;武明鑫;王进廷;徐艳杰
  • 通讯作者:
    徐艳杰
左右岸日照差异对高拱坝下游坝面温度应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力发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进廷;杨 剑;金 峰
  • 通讯作者:
    金 峰
碾压混凝土坝层面稳定分析的评价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寇立夯;王进廷;金 峰
  • 通讯作者:
    金 峰
舟山海域海相砂土循环激振下的液化破坏孔压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亚军;金峰;张楚汉;王进廷;甘孝清
  • 通讯作者:
    甘孝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进廷的其他基金

最大可信地震高混凝土坝灾变机理与安全评价方法
  • 批准号:
    5233900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海上风机—圆环调谐液柱阻尼器振动性能的实时耦联试验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水利工程学科“十四五”发展战略的实施规划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基于有限元的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 批准号:
    51179093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双振动台实时耦联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0779021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层多相介质的地震响应与高坝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 批准号:
    50309005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