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导携氧DDFP相变纳米微泡靶向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栓塞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014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3.超声医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After the onse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the key of therapy is for immediate elimination of micro-thrombus and recanaliz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at culprit coronary territory. However, effective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unsolved issue clinically. New tactic provided as ultrasound mediated targeted AMI micro-thrombolysis would be feasible with novel oxygen-carrying DDFP phase-change nano-scale agent. With ultrasonic irradiated targeting transport, DDFP nano-scale agent is capable of phase-changing into gas-core bubbles and activating to sustaining and stable cavitation effects, as it is sensitive to low acoustic energy. For its functions of thrombolysis and oxygen diffusion, recanalization of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and recovery of AMI can be achievable. Contents of our study are as below: Prepar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low-acoustic-energy sensitive DDFP phase-change nano-scale agent is the first step; With ultrasonic irradiation and models of in-vitro thrombus occlusion of artificial vessel and in-vivo coronary micro-embolism of AMI pigs, its therapeutic functions of thrombus dissolution and oxygen diffusion are to be evaluated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s of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and cardiac function. By carrying out this study, a novel therapy of AMI 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 is to be established non-invasively with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及时清除冠脉微血栓、疏通微循环是AMI治疗关键。但冠脉微循环血栓治疗一直是临床上未能解决的难题。携氧DDFP相变纳米微泡的超声靶向溶栓疗法为AMI 冠脉微循环栓塞治疗提供新策略。在超声辐照介导下,携氧DDFP相变纳米微泡高效靶向输送同时,超声能量敏感型相变微泡将实现气液相变并产生持续、稳定的空化效应, 通过溶栓及携氧功能促冠脉微循环血运重建,达到治疗AMI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制备超声能量敏感型DDFP相变纳米微泡及鉴定;应用超声辐照介导DDFP相变纳米微泡作用于人工血管血栓栓塞模型及猪冠脉微循环栓塞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检测相变微泡溶栓、携氧功能、溶解冠脉微血栓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藉此建立一种安全、高效、无创的AMI冠脉微循环栓塞治疗方式。

结项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特别是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栓塞所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且近年来还有渐增之势,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急性动脉栓塞发生时,病变动脉局部闭塞,血管管腔内形成广泛血栓及高凝状态,受支配的组织由于持续缺氧最终导致坏死。若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局部组织坏死将会不可逆转,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必须及时重建血运,改善及促进微循环,满足局部组织氧耗需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栓塞,目前临床普遍通过急诊溶栓或介入治疗恢复动脉供血,但由于急诊治疗时间窗较短,在错过抢救时机后栓塞将难以溶解,缺血区亦难再恢复。此外,研究表明通过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仍有65%存在永久性的微循环栓塞。要扭转这一状态,需要促进溶栓药物与微血管内血栓迅速充分作用,提高微循环血运重建的效率。因此及时疏通冠状动脉微循环栓塞,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本项目创新性地通过制备一种载H2O2液态氟碳脂质纳米造影剂与超声联合作用达到溶解血栓,疏通冠状动脉,恢复心肌组织灌注的目的。本项目实验证实,超声微泡联合进行冠状动脉急诊溶栓的方法能够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栓塞,通过产生稳定、持续的空化作用,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冠状动脉血管再通,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缺氧,挽救濒死心肌。同时,超声微泡冠状动脉溶栓是安全性高、普遍适用并迅速起效的急诊治疗方法。.因此,本项目制备的H2O2/DDFP相变纳米微泡,依据急性心梗治疗的“时间-生命原则”,综合应用相变微泡的溶栓及携氧功能并联合超声辐照的物理效应,具有靶向、安全、高效的优势,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冠状动脉微循环急性栓塞导致心肌不可逆转性坏死的难题。本项目可显著提高心肌梗死的治疗疗效并扩大急诊救治的安全适用范围,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联合经典核定位信号肽促进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省;周青;王益佳;姜楠;胡波;郭瑞强
  • 通讯作者:
    郭瑞强
超声引导下经胸穿刺心肌注射血管生成素1基因联合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治疗犬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7.08.01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省;周青;陈金玲;胡波;胡伟;崔晶晶;单迎光;郭瑞强
  • 通讯作者:
    郭瑞强
超声微泡联合核定位信号促进SDF-1α基因转染治疗兔心肌梗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西部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闯丽;陈金玲;邓倾;梅丹娥;胡波;曹省;周青
  • 通讯作者:
    周青
超声微泡在心血管血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DOI:
    10.14188/j.1671-8852.2018.032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楠;胡波;曹省;郭瑞强
  • 通讯作者:
    郭瑞强
Enhancement of Angiogenesis by 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 Combined with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ing Peptides in Cani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联合核定位信号肽增强犬心肌梗塞的血管生成
  • DOI:
    10.1155/2017/939056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ui J;Deng Q;Zhou Q;Cao S;Jiang N;Wang Y;Chen J;Hu B;Tan T
  • 通讯作者:
    Tan T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A Comparison Study of Two 3-UPU Translational Parallel Manipulators
两种3-UPU平移并联机械臂的比较研究
  • DOI:
    10.5772/53394
  • 发表时间:
    2013-04
  • 期刊:
    Int J of Adv Rob Sys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波;Yao Y;Wu P;路懿
  • 通讯作者:
    路懿
6种显示模式在虚拟训练中的对比研究
  • DOI:
    10.16289/j.cnki.1002-0837.2020.01.0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崴;梁永强;胡波;瞿珏
  • 通讯作者:
    瞿珏
抛石磨圆度对沙枕破坏影响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0.07.03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人民长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丹;谭玄;胡波;刘林双
  • 通讯作者:
    刘林双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磨损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 DOI:
    10.3969/j.issn.0254-0150.2017.12.0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润滑与密封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波;黄平
  • 通讯作者:
    黄平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Jun;龚壁卫;胡波;周小文;王军;ZHANG Jia-jun;GONG Bi-wei;HU Bo;ZHOU Xiao-wen
  • 通讯作者:
    ZHOU Xiao-wen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