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反式互补模型HCVΔE1的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1的功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014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7.病毒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s a major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The envelope glycoproteins a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viral particles. Here we developed a trans-complementation system that allows the production of infectious HCV particles in whose genome the regions encoding envelope protein 1 is deleted (HCVΔE1). The lack of E1 protein could be efficiently complemented by the expression of homologous envelope proteins in trans. HCVΔE1 production could b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by previously identified adaptive mutations in NS5A. Moreover, HCVΔE1 could be propagated and passaged in packaging cells stably expressing HCV envelope protein 1, resulting in only single-round infection in wild-type cells. The infectivity of HCVΔE1 can be increased more than 100 folds introducing adaptive mutations into the viral genome. Using this new trans-complementation system,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studies: 1. study the roles of each domain of E1 in virus entry, assembly and release; 2. identify the host factors that participate in HCV assembly and release by using the HCVΔE1 model complemented with FLAG-tagged E1, and stud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dentified host factors. Our proposal will help understand in depth the functional roles of E1 in HCV life cycle, and is important for new development of HCV therapy and prevention.
丙型肝炎是中国及世界上最主要的人类传染病之一。2011年我们利用反式互补HCV包膜蛋白的原理,建立了能产生只具有一次性感染力的HCV细胞培养模型(HCVΔE),最近,根据相同策略,我们建立HCVΔE1模型,并在HCV RNA中引入适应性突变对其进行优化,可提高病毒的感染力约100倍。利用优化后的HCVΔE1模型,我们可以开展以下研究:1、系统的开展E1在HCV侵入宿主细胞及病毒组装释放过程中功能的研究; 2、FLAG标记的E1反式互补HCVΔE1,在建立的持续感染细胞中筛选能与E1相互作用并参与病毒组装释放的宿主因子,并研究其参与病毒组装释放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胞膜蛋白1 在HCV完整生命周期中的功能,还对于HCV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能导致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全球约有3% 被HCV感染,它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包膜蛋白E1是病毒的结构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E2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在HCV生命周期中行使重要功能,它是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靶点。由于没有合适的系统,目前对E1的研究还不充分。我们建立了一种新型反式互补细胞感染模型,利用该细胞感染模型可以制备具有单轮感染能力的HCV病毒(HCVΔE1),通过引入增强突变提高病毒滴度约100倍。利用该模型系统的开展关于HCV 包膜蛋白E1的功能研究。我们发现:HCV 包膜蛋白E1上潜在膜融合结构域不仅参与了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还参与了病毒的组装释放过程即病毒的形态发生过程;我们还鉴定得到与这些功能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本项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清晰的认识HCV包膜蛋白E1的在HCV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起到作用。.通过修饰反式供给的E1蛋白,制备了带有FLAG标签的HCVΔE1活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的生物物理特征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此外,该模型还可在真病毒感染的背景下,对包膜蛋白E1进行标记,可开展E1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利用HCV反式互补模型研究包膜蛋白E1的潜在的膜融合结构域,发现其在病毒侵入以及病毒形态发生阶段都发挥了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Journal of Virology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童一民;迟晓静;杨威;劲钟
  • 通讯作者:
    劲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HVR1在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乐爱平;邵圣文;陈志辉;童一民
  • 通讯作者:
    童一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童一民的其他基金

基于结构蛋白反式互补细胞感染模型研究丙型肝病毒分子进化机制
  • 批准号:
    3177018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