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裂隙岩体水力耦合作用下核素运移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102193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 结题年份:2014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4-12-31
- 项目参与者:卢海峰; 柳志平; 季德寰; 屈家旺; 邱晓;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核素随地下水迁移对生物圈产生的影响是必须要考虑的环境安全问题。本项目拟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下节理的力学变形行为,从而建立合适的节理本构模型;研究不同应力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水力耦合特性,揭示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的运移规律;研究裂隙交叉处粒子的分配量与流入流量及流出流量之间的关系,考虑对流、弥散、吸附以及基质内扩散的影响,建立核素运移方程,采用时间域随机行走粒子示踪法(TDRW)求解,建立核素运移计算体系;分析弥散、吸附、基质内扩散及不同应力条件对核素运移的影响,揭示核素在裂隙岩体内的运移规律;最终形成系统地模拟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内核素运移的数值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Sellafield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工程,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分析方法。
结项摘要
伴随着核电的飞速发展,接踵而来的是其运行过程中大量放射性核废料的产生,这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构成了长久和严重的危害。目前世界公认的比较安全的高放废物处置方法是地质处置。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核素随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迁移是处置库安全运行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核素迁移方面的研究才刚开始起步,对迁移物理机制和数值模拟方法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此,本项目结合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2011,采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研究了裂隙岩体的水力耦合特性,分析了应力及基质内扩散效应对核素在裂隙岩体内迁移规律的影响,为核废料处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给出了一套系统地模拟核素随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迁移的数值软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节理的变形行为,建立了适用于两种边界条件的SA节理本构模型,将其嵌入到离散元计算软件UDEC中,并通过数值单轴压缩和直剪试验验证了本构程序的正确性,为裂隙岩体水力耦合计算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2)结合monte-carlo法,给出了裂隙网络生成程序;通过在奇异块体内虚加人工节理,实现了所有块体的网格划分,编制了相应的网格划分程序,建立裂隙岩体水力耦合计算模型。.3)研究了裂隙交叉处溶质分配量与流出及流入流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类型裂隙交叉处核素的分配规律。考虑对流、弥散、吸附及基质内扩散等机制,建立了核素运移方程。.4)分析了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求解核素迁移方程的优缺点,采用时间域随机行走粒子跟踪法(TDRW)求解核素迁移方程;结合UDEC的水力学计算结果,编制了TDRW法的实现程序。通过对比分析单条节理内及简单裂隙网络内粒子迁移的解析解与计算值,验证了该程序的正确性,为核素迁移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计算方法。.5)依托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 2011,采用上述研究方法,研究了实际工程中裂隙岩体的尺寸效应,分析了应力及基质内扩散效应对裂隙岩体内核素迁移规律的影响;通过结果分析可知,随着应力比的增大,裂隙岩体的单宽渗透流量率与平均渗透率均减小;核素的迁移时间逐渐增长, (Aq/Q)的值也不断增大,粒子渗出百分比(c/c0)的峰值逐渐减小,到达一定渗出浓度所需的时间也逐渐增加,粒子扩散到岩石基质内的百分比不断增大,粒子与基质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这是因为随着压应力的增加,岩体内节理的闭合量增加,使得其相应的水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of weak interlayer in red-bed soft rock slope
红层软岩边坡软弱夹层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Energy Science and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作者:卢海峰;刘泉声;陈从新;吴月秀;李金兰
- 通讯作者:李金兰
地下工程智能连续优化方法的实现Ⅱ:大型地下厂房空间分布优化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水利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辉;陈卫忠;李廷春;王清标
- 通讯作者:王清标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in a Single Rough Joint
单个粗糙接头流动的数值模拟
- DOI:10.1166/asl.2011.1637
- 发表时间:2011-04
- 期刊: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 作者:Wu, Yuexiu;Liu, Quangsheng;Liu, Xiaoyan;Liu, Bin
- 通讯作者:Liu, Bin
节理迹长与隙宽的相关性对裂隙岩体水力学特性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月秀;刘泉声;李金兰;何军
- 通讯作者:何军
UDEC中Saeb-Amadei节理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吴月秀;刘泉声;卢海峰;李金兰;WU Yuexiu1,2,LIU Quansheng1,2,LU Haifeng1,LI Jinl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Geotech
- 通讯作者:Geotech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张量数值法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建平;陈卫忠;吴月秀;谭贤君
- 通讯作者:谭贤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吴月秀的其他基金
胶体影响下核素随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的迁移规律研究
- 批准号:51679172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