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干预不同民族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基础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060318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3301.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张燕; 王小鲁; 牛文奇; 李清; 张倩; 赵肖华; 陈红霞;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新疆民族众多,生活风俗习惯各异,中风发病率、患病率及致残率均居全国前列,汉、维、哈族发生缺血性中风时,除具有阴虚燥证的基本体质外,同时又有风痰、瘀血交阻的复杂病因病机特点,这与国内其他地区明显不同,本课题拟进行相应研究评价中医证候类型在各民族之间的特征分布以及其相应的血栓标志物特征。.通过研究验证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一种有效、先进、合理的卒中管理模式,其效果优于传统的卒中单元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中风病管理模式;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规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内部管理和积极协作,有利于对中风病人治疗、预防、康复、教育一体化的全面管理,摒弃以往以各自学科为中心,不以患者为中心的不合理的中风病管理诊治模式,使这种科学、积极、有效的管理模式成为全疆乃至全国较为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示范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研究的实践可以使其提高标准操作性,具有良好示范性,因此具有明显的社会推广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本课题主要进行相应研究评价中医证候类型在各民族之间的特征分布以及其相应的血栓标志物特征。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维、汉两个民族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采用化痰脉通汤的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病情都有所好转。维、汉两个民族患者的中医证侯积分表、ADL量表、NIHSS量表调查显示入院与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均有差异,说明化痰脉通汤在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中风有疗效;在维、汉两民族患者入院与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分差值比较,诸量表经统计分析显示维族患者的疗效要好于汉族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汉、维、哈三个民族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随着治疗的进展,病情都有所好转。在治疗1~3天,6~8天,汉、维、哈三个民族患者的NIHSS量表调查无差异,但在11~13天调查结果显示汉族与维族和哈族均有差异,有数据显示,维、哈两民族的恢复情况都要好于汉族;维、哈两民族结果之间无差异,表明维族和哈族患者恢复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改善患者血清ET-1和TXB2水平上,虽然都有疗效,但两民族之间无太大差异。对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维族和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1、TXB2水平变化,本研究尚属首次,同时也为新疆地区维、汉两民族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上的依据。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推断是由于两民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变指标全血粘度1和全血粘度30的恢复情况不同以及FIB和TAFI恢复时间窗的不同造成,具体原因需要我们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去研究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能明显的改善血脂情况和降低血清内脂素,升高血清脂联素。在对维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恢复情况要明显好于汉族,在HDL-C升高、LDL-C和内脂素的降低情况都好于汉族。同时,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治疗过程中,内脂素、脂联素不论对维族还是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都具有特异性,是独立的指标。.综上所示,自拟中药方剂特色的中医方剂辨证施治,综合运用包括针灸、 推拿以及神经通道在内的多种治疗措施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于维族和汉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对于维族患者效果更佳。本研究为临床上维、汉两民族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上的依据,能更好的把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运用和指导临床。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附子临床应用体会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成新;范洁
- 通讯作者:范洁
温法的临床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新疆中医药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成新;张艳芬
- 通讯作者:张艳芬
伏脉的临床主病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成新;张艳芬;成城
- 通讯作者:成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湖羊羔羊早期断奶前后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中国畜牧兽医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鹏;李勇;张成新;蔡小芳;李彩联;郭艳丽
- 通讯作者:郭艳丽
开食料物理形态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中国饲料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鹏;李勇;张成新;蔡小芳;郭艳丽
- 通讯作者:郭艳丽
基于分段拟合的机床大尺寸工作台热误差补偿模型
- DOI:10.3901/jme.2015.03.146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成新;高峰;李艳;赵柏涵;孟振华
- 通讯作者:孟振华
口感化及颗粒化开食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 DOI: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508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草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蔡小芳;张成新;李勇;刘鹏;李彩联;郭艳丽
- 通讯作者:郭艳丽
基于实时反馈的机床热误差在线补偿模型
- DOI:10.3969/j.issn.1004-132x.2015.03.013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国机械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成新;高峰;李艳
- 通讯作者:李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