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早熟禾耐热性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0200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601.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Kentucky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KBG) is one of the widely cultivated cool season turfgrass and forage in temperate regions of the world. Heat stress caused the decline of turf quality and sod forming ability. The complex genetic background and facultative apomictic system cause the heat tolerance breeding of KBG more difficult.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v/Fm), content of chlorophyll, electrolyte leakage of cell membrane of leaves and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markers selected in the individual plant from related populations under artificial heat stress, we will choose the heat-tolerant and heat-sensitive clones to construct two gene pools.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and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will be used in the polymorphism selection between these pools. And these selected markers would be tested in some more Kentucky bluegrass germplasms. We believe that with combined markers used in the future, better efficiency is likely to be achieved in heat tolerance selection in KBG. Moreover, through the sequence alignment of these amplified fragments on the net, genes related to heat tolerance would be predicted.
草地早熟禾是温带地区应用最广泛的优质草坪草和牧草之一。但作为冷季型草,它时常会遭受高温的胁迫,致使品质和成坪能力降低,因此选育耐热品种成为其主要的育种方向之一。草地早熟禾本身具有极其复杂的遗传背景和独特的兼性单性繁殖方式,加之耐热性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这些使得对该作物耐热性的研究工作无法深入。本项目通过人工高温处理,对候选无性系群体进行叶绿素光化效率(Fv/Fm)、电导率(EL)、叶绿素含量的检测,并结合目测评分结果综合评判单株的耐热性。据此,构建耐热和不耐热无性系的基因池,再使用简单序列重复(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池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的多态性分子标记将在另收集的一批草地早熟禾材料中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后,这些筛选获得的分子标记将被组合使用,试应用于草地早熟禾的耐热性鉴定。同时,扩增片段序列将与网上数据库进行比对,预测可能与耐热性相关的基因信息。

结项摘要

作为一种优质的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在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夏季高温胁迫。但草地早熟禾的繁殖方式和遗传背景都十分复杂,很难利用常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高效的耐热性育种和研究,因此本项目以分子标记为切入口,来寻找与草地早熟禾耐热性相关的基因。.研究搜集了一批国内外选育的品种和野生材料,对它们进行了表型考察和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材料遗传背景较为丰富。接着,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近两个月的40℃高温胁迫,将近千株材料进行了耐热性的排序,并通过304对SRAP引物和88对SSR引物对极端耐热和不耐热的各15个单株进行筛选,寻找出差异条带。然后将这些条带进行转化,并在群体中进行鉴定,最终获得12个与耐热性相关的SCAR标记,但并未发现这些多态性条带的序列与已报道的耐热性或其它抗逆性基因有关。联合使用S-me8×em2 和 S-me52×em5 标记,将大大提高对不耐热材料的选择效率。为了能更有的放矢的找到与草地早熟禾耐热性有关的基因,研究增加了热胁迫下 RNA 测序工作,对野生材料‘宁兰’(越夏性弱)和国内栽培品种‘KBG03’(越夏性强)进行常温和热胁迫下转录组的测序和比对。通过De novo拼接共得到11万多个unigenes,平均长度1100bp,比对发现与草地早熟禾最接近的物种是二穗短柄草。热胁迫后,包括热激蛋白在内的大量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短时热胁迫多于长时热胁迫,‘宁兰’多于‘KBG03’。耐热相关基因的数据挖掘还在进行中。同时,半数搜集材料还进行了两年的田间成坪实验,结果表明材料间存在越夏性差异,此外越夏性和耐热性并不完全一致,可见越夏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性状。因此又增加了夏季田间干旱和强光照的胁迫实验,两个胁迫因子会大大加重夏季的胁迫程度,但并非造成这些材料在本地区越夏性差异的原因。.本项目研究结果为草地早熟禾不耐热材料的鉴定提供了稳定快捷的分子标记,还对本地区夏季草地早熟禾田间养护管理提出了建议。同时获得的大量DNA和RNA水平的耐热性相关片段信息,将为后续开展草地早熟禾耐热基因挖掘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73 Kentucky bluegrass materials by SSR and SRAP markers
利用SSR和SRAP标记分析73份早熟禾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 DOI:
    10.15835/nbha4621091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Not Bot Horti Agrobo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ojun YUAN;Mingyue TU;Yali HE;Weiqian WANG;Jun LI;Shumin ZHOU
  • 通讯作者:
    Shumin ZHOU
利用RAPD标记鉴定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涂明月;李杰;何亚丽;李醒;李俊;袁晓君
  • 通讯作者:
    袁晓君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Two Kentucky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 Genotypes in Response to Heat Stress
两种肯塔基早熟禾 (Poa pratensis L.) 基因型响应热应激的转录组测序
  • DOI:
    10.15835/nbha47211365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NOTULAE BOTANICAE HORTI AGROBOTANICI CLUJ-NAPOCA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Li, Qiong;He, Yali;Yuan, Xiaojun
  • 通讯作者:
    Yuan, Xiao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遗传定位一个花粉发育相关的拟南芥新基因SPG1(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卫;韦嘉励;周树敏;袁晓君
  • 通讯作者:
    袁晓君
拟南芥雄性不育相关基因LDAD1&2的遗传定位(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晓君;周树敏;张卫;韦嘉励
  • 通讯作者:
    韦嘉励
筛选与拟南芥绒毡层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DYT1相互作用的调控蛋白因子(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卫;褚艳霞;韦嘉励;孙立成;周树敏;袁晓君
  • 通讯作者:
    袁晓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