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性卤代醌和过氧化氢诱导DNA氧化损伤的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0715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7.环境毒理与健康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Now we'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genotoxicity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But the genotoxicity of most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Pentachlorophenol (PCP) was primarily used for wood preservation. PCP is a potent carcinogen and its genotoxicity has been attributed to its major quinoid metabolite: tetrachloro-1,4-benzoquinone (TCBQ). More recently, several polyhalogenated quinones, which are suspected bladder carcinogens, were identified as new chlorination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We found that halogenated quinones and H2O2 can produce the highly reactive hydroxyl radical (oOH) independent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 This novel mechanism of oOH formation could partly explain the genotoxicity of PCP and other polyhalogenated aromatic compounds. However, many questions still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example: what damage can be caused to DNA by halogenated quinones mediated Fenton-like reaction? What i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DNA oxidation? Compared to the classic Fenton reaction,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induced DNA damage? In this study, we plan to investigate the oxidation of 5-methyl-2'-deoxycytidine and 2'-deoxyguanosine by halogenated quinones and H2O2. Further study will be extended to double-stranded DNA and cells. This work will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by the redox cycling of halogenated quinones contribute to their genotoxicity in cell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us new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genotoxicity of other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目前我们对环境污染物基因毒性的认识还很有限,至今仍有大量污染物的基因毒性未知。四氯苯醌是广泛使用的木材保护剂五氯酚的主要致癌性代谢物。三氯苯醌最近被确定为消毒水副产物,很可能与消毒水引起肾癌有关。之前研究表明四氯苯醌、三氯苯醌等卤代醌与H2O2反应可产生oOH,此过程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的存在。这种新颖的oOH产生机制可部分解释五氯酚及其它卤代芳香化合物的基因毒性。然而,目前尚不知这种卤代醌介导的新型有机类Fenton反应会对DNA造成哪些损伤?其分子作用机制又如何?此外,与铁离子介导的经典Fenton反应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处?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计划用四氯苯醌、三氯苯醌等卤代醌对5-甲基胞嘧啶和鸟嘌呤的氧化损伤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尝试扩展到双链DNA和细胞体系。有望深入理解其基因毒性作用机理,并建立一套针对环境污染物基因毒性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

结项摘要

目前我们对环境污染物基因毒性的认识还很有限,至今仍有大量污染物的基因毒性未知。四氯苯醌(TCBQ)是广泛使用的木材保护剂五氯酚的主要致癌性代谢物。三氯苯醌最近被确定为消毒水副产物,很可能与消毒水引起膀胱癌有关。之前研究表明四氯苯醌、三氯苯醌等卤代醌与H2O2反应可产生•OH,这种新颖的•OH产生机制可部分解释五氯酚及其它卤代芳香化合物的基因毒性。5-甲基胞嘧啶(5mC)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DNA内源修饰形式被称为第五种碱基。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发现TCBQ和H2O2可以把5-甲基胞嘧啶氧化成5-胞嘧啶甲基氢过氧化物、5-羟甲基胞嘧啶和5-胞嘧啶甲酰。这三种氧化产物在有•OH清除剂存在条件下被显著抑制。在无氧条件下,5mC的氧化产物明显减少。在其它卤代醌或经典Fenton反应中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在实验基础上我们提出了5-甲基胞嘧啶被TCBQ/H2O2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TCBQ和H2O2反应生成的•OH可以夺取5-甲基胞嘧啶甲基上的氢生成相应的自由基,与氧气结合后生成对应的氢过氧化物5-过氧化氢甲基胞嘧啶(5HpmC);这种氢过氧化物可能与TCBQ发生亲核取代生成中间体;该中间体均裂后生成自由基;经过歧化反应生成5-羟甲基胞嘧啶(5HmC)和5-甲酰胞嘧啶(5fC)。在组成DNA的四种天然碱基中,鸟嘌呤是最容易被氧化。经过实验,我们发现TCBQ和H2O2不仅把2’-脱氧鸟苷dG氧化成8oxodG还有新的氧化产物2-amino-5-[(2-deoxy-β-D-erythro-pentofuranosyl)amino]-4H- imidazol-4-one (dIz)生成。dIz可以被典型自由基捕获剂显著抑制。通过与其它卤代醌体系以及金属离子诱导体系相比,我们推测TCBQ和H2O2反应生成的醌氧自由基可能在Iz的生成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18O2实验证实dIz上的O来自O2。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文献,我们提出了鸟嘌呤被TCBQ/H2O2氧化可能的反应机理:TCBQ和H2O2反应生成的醌氧自由基可能夺取鸟嘌呤上的氢生成相应的自由基,与氧气结合后生成的氢过氧化物中间体经过重排后生成Iz。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了解了四氯苯醌等卤代醌对5-甲基胞嘧啶和鸟嘌呤的碱基氧化作用机制,而且为研究其它相关的多氯酚、消毒水副产物等环境污染物可能的基因毒性效应及健康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tal-independent decomposition of lipid hydroperoxide 13-HPODE by halogenated quinoid carcinogens.
卤代醌类致癌物不依赖金属分解脂质过氧化氢13-HPODE的分子机制
  •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13.05.008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Qin H;Huang CH;Mao L;Xia HY;Kalyanaraman B;Shao J;Shan GQ;Zhu BZ
  • 通讯作者:
    Zhu BZ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TDLAS技术在微生物(生长)检测领域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量子电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美娟;张逸彪;黄瑜倩;邵杰
  • 通讯作者:
    邵杰
A novel indole phenylhydrazone receptor: Synthesis and recognition for acetate anion
一种新型吲哚苯腙受体:乙酸根阴离子的合成与识别
  • DOI:
    10.1016/j.snb.2008.06.052
  • 发表时间:
    2008-09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王月红;林海;林华宽;邵杰;李健维
  • 通讯作者:
    李健维
N-H???O 红移氢键和蓝移氢键的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 B, 36(3):218-226,200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颙*;张为俊;裴世鑫;邵杰
  • 通讯作者:
    邵杰
吸水剂提高群众杨的抗盐性及其机理 .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少良;张欣荣;王瑞刚;邵杰;江杰
  • 通讯作者:
    江杰
钛合金宽弦空心风扇叶片数控切削加工关键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九华;赵正彩;傅玉灿;李志强;邵杰;韩晓宁;袁士平
  • 通讯作者:
    袁士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邵杰的其他基金

致癌性卤代醌和脂质氢过氧化物诱导产生DNA氧化损伤的自由基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976200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