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干扰对中国大鲵生境与种群影响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6016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2.保护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impacts of tourism disturbance on wildlife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typically by management agencies, environmentalists and zoologists,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research hotspots.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is endemic, known as the "living fossil" and listed as a grade II important protection wildlife in China. However, research considering the impacts of tourism on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In the project,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n Hunan Zhangjiajie Giant Salamander State Reserve will be investigated with field survey and monitoring method. Covert, water quality and and food organism of the habitats in different regions under different intensity of tourism disturbance will be analysed comparatively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impact of tourism disturbance on habitat. The diversities of distribution, density, age structure, sex ratio,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reproduction cycle, reproduction behavior and reproduction rate of the populations in these habitats will be studied comparatively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impacts of altering habita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oductions of the populations. The impact mechanisms of tourism disturbance on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 the responding mechanisms of the populations under the tourism disturbance will be found. Results from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y evidences for harmon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for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tourism. They will also enrich the research materials on the influences of tourism disturbance on wildlife.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越来越被管理部门、环保人士以及动物学家所关注,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有关旅游活动对中国大鲵的影响未见研究报道。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项目拟以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鲵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实地监测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大鲵生境中隐蔽物、水质与饵料生物等因子的变化,探明旅游干扰对大鲵生境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旅游干扰强度生境下大鲵种群在分布与密度、年龄结构与性比、行为特征、繁殖周期、繁殖行为与繁殖率等方面的差异,探明生境变化对大鲵种群特征与种群繁殖的影响,解析旅游干扰对大鲵种群的影响机理以及大鲵种群对旅游干扰的响应机制。有关成果将为协调好大鲵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丰富旅游干扰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资料。

结项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关旅游对中国大鲵影响研究未见报道。实地调查与监测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大鲵生境空间、水质与饵料生物等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与种群的关系。模拟不同旅游干扰强度生境,比较监控大鲵的活动节律、繁殖行为与繁殖率的差异。此外,研究了受控实验所需大鲵生态繁育池结构与水质变化。基于此项目研究成果,提出了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的调整方案,满足当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急需。 . 结果表明,重度旅游干扰(>50万人次•年-1)通过增加噪音、减少大鲵洞穴数,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加总氮与总磷含量,增加水中微生物数量,降低大鲵栖息生境质量,其中大肠菌群对旅游干扰最为敏感。根据国家地表II类水大肠菌群标准,计算出游客数量理论临界值为2604.71万人次•年-1。在大鲵栖息地,共发现饵料鱼类25种,其中长鳍异华鲮是湖南省的新记录种。旅游重度干扰区饵料鱼的种类数大于旅游开发前与轻度干扰区,重度干扰区渔获量多于轻度干扰区,旅游干扰增加了饵料鱼的种类与数量。大鲵出洞时间在模拟高度干扰区极显著晚于低度区,雌鲵分别在19:11±0:22与18:53±0:24,雄鲵分别在18:29±0:20与18:13±0:18,差异约15 min。不同干扰强度下大鲵进洞时间差异不显著,雌鲵为24:18±0:17,雄鲵为6:42±0:29。旅游干扰对大鲵繁殖期昼夜活动节律影响小。由于水氧的下降,高强度旅游干扰下雄性大鲵在护幼过程中增加了的摆尾与搅动行为时间,但是受精卵孵化率还是显著降低。. 该研究探明了旅游干扰对中国大鲵生境的影响规律,以及生境的改变对大鲵的繁殖期行为、繁殖率与种群数量的影响过程,解析旅游干扰对大鲵种群的影响机理。相关成果丰富旅游干扰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资料,也充实了大鲵繁殖行为研究资料,为大鲵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湖南鱼类新记录种——长鳍异华鲮
  • DOI:
    10.13331/j.cnki.jhau.2018.06.01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庆华;胡骁;陶水秀;陈进豪;刘柯
  • 通讯作者:
    刘柯
Nocturnal Activity Rhythm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大鲵繁殖期夜间活动节律
  • DOI:
    10.18280/mmc_c.7802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MSE JOURNAL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nghua Luo;Yingjie Song;Hongbing Ji
  • 通讯作者:
    Hongbing Ji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庆华;谢坚;李捷;宋英杰;胡骁
  • 通讯作者:
    胡骁
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研究
  • DOI:
    10.13331/j.cnki.jhau.2016.06.01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英杰;罗庆华;张立云;陈秋宇;彭红;王寒;欧东升
  • 通讯作者:
    欧东升
张家界大鲵生态繁育池水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英杰;罗庆华;胡骁;王寒;魏梦雅
  • 通讯作者:
    魏梦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兰虎林;尹金珠;彭国涛;罗庆华;辜彬
  • 通讯作者:
    辜彬
空心箭竹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竹子研究汇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雨珺;罗庆华;丁雨龙;王曙光
  • 通讯作者:
    王曙光
生境因子对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蜜;罗庆华;辜彬;窦亮;潘树林
  • 通讯作者:
    潘树林
不通过5种感觉通道情感交流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覃青;蒙华庆;罗庆华;黄小兰;齐志国;富奇志;杨瑞瑞;胡华;谢鹏
  • 通讯作者:
    谢鹏
不同连作方式对甜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庆华;黄小燕;黄凯丰
  • 通讯作者:
    黄凯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庆华的其他基金

基于实时监控技术的中国大鲵繁殖行为谱与最适生境条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