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隆升时限与演化过程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002071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邱欣卫; 张东东; 郭真;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已有证据表明,现今的吕梁山脉形成于中生代以来的抬升剥露作用。但对其具体隆升时限、演化过程等缺乏专门研究。本项目在申请者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盆山耦合的研究思路,以国内外成功应用于山脉隆升研究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为主,结合研究区及邻区沉积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古地温史,特别是借助相邻盆地或山前沉积物记录的较丰富的年代学与物源信息等的约束,通过对典型剖面裂变径迹年龄、长度等多参数图解分析,确定吕梁山中-新生代主要的隆升活动时限、阶段性;通过高度差法或矿物对法计算与热史模拟,定量刻画吕梁山中-新生代隆升演化的动态过程;进而建立吕梁山隆升演化过程与相邻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山西地堑系新生代发育过程在时空上的耦合响应联系;并探讨山脉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该研究将为深入探讨鄂尔多斯东部原盆面貌及演化、华北克拉通中部演化与破坏等提供新证据;并为油气资源预测等提供地质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针对以往研究的薄弱之处和研究区的地质特点,采用盆山耦合的研究思路,以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为主,结合研究区及邻区地层与沉积记录响应,综合剖析、刻画吕梁山中-新生代的隆升时限与演化过程。研究认为,吕梁山地区显生宙的隆升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以来,可进一步分为缓慢抬升(120~65Ma)、加速抬升(65~23Ma)及强烈抬升(23Ma以来)3个隆升演化阶段,新生代以来是其最主要的隆升时期.抬升作用在空间上具非均衡性,中北部抬升早,南部晚.晚新生代以来吕梁山地区的快速隆升作用,与东部相邻断陷的沉降具有成因耦合联系.吕梁山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演化,可能主要与青藏高原挤压造山作用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有关.该研究为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东界提供了地质依据,同时对于探讨华北克拉通演化和破坏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本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 已发表文章:核心1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 已录用文章:核心1篇 (地质论评,2014,录用待刊). 已投稿文章:SCI刊物 1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该文集中体现了本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较系统的认识。由于分析测试周期和野外工作的曲折,使得研究成果的发表有一定滞后,但申请人保证最终产出成果不低于预期标准。. 已发表成果详见在线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渤海海域庙西凹陷古近纪沙三段沉积期原盆面貌恢复
- DOI:10.16509/j.georeview.2014.02.001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作者:韩少甲;赵俊峰;刘池洋;芦建军;贾楠
- 通讯作者:贾楠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俊峰;刘池洋;刘永涛;何争光;毛伟;朱斌
- 通讯作者:朱斌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代码结构解析与搜索方法
-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6.20148325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林泽琦;赵俊峰;谢冰
- 通讯作者:谢冰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原始边界恢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俊峰;3) School of Petroleum Resources,Xi’an Shiyou Univ;4)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reau of Geo;5) Tianjin Branch,CNOOC,Tianjin,300452;刘池洋;梁积伟;王晓梅;喻林;黄雷;刘永涛;ZHAO Junfeng1),LIU Chiyang1),LIANG Jiwei2),WANG Xi;2) Open Laboratory of Mineralization
- 通讯作者:2) Open Laboratory of Mineralization
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池洋;赵俊峰;马艳萍;王建强;熊林芳;陈建军;毛光周;张东东;邓煜
- 通讯作者:邓煜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直罗组沉积特征与演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薛锐;赵俊峰;闫占冬;杨瑶;赵旭东;赵中平
- 通讯作者:赵中平
基于HTK 的宁夏银川方言普通话语音识别系统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农业网络信息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俊峰;诸叶平
- 通讯作者:诸叶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赵俊峰的其他基金
坳陷湖盆斜坡生长对砂质沉积物分散样式的指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60 万元
- 项目类别:
坳陷湖盆斜坡生长对砂质沉积物分散样式的指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 批准号:42172123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