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冷觉感受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0095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5.行为与情感神经科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Many animals, including mammals and the fruit fly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re very sensitive to small differences in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seek out their preferred temperature within their thermal landscape. Many disease-transmitting insects, such as those that spread malaria, dengue and yellow fever, use thermotaxis as one of the critical strategies to find their human hosts. Thus, substances that perturb this behavior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sect-borne diseases. However, the molecules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thermotactic behavior are largely unknown. One exception to this is the class of channels, referred to as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 channels, which are critical for thermosensation in mice and have recently been reported to function in Drosophila thermotaxis as well. In this proposal, we study the roles of TRP channels in Drosophila larval cool/cold sensation. We reported that a TRPV channel IAV is required for larval cold avoidance, though the channel itself is not thermosensitive. In this study, based on our preliminary data, we propose that IAV forms a heteromultimeric cold receptor together with another TRPV channel NAN. This might be the first cold receptor discovered in flies. We will investigate whether that the two channels could interact in vivo and are required for the neuronal physiological calcium increase and behavioral avoidance to cold temperatures. Furthermore, we suggest that assembling non-thermosensitive TRPs into a thermosensitive one might be a shared strategy in fruit flies and mammals to increase thermoreceptor numbers without evolving new protein families, which is insightful for finding additional thermoreceptors.
许多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果蝇,都对环境中微小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都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温度区间。很多病原传播体,比如传播疟疾、登革热和黄热病的蚊蝇,都利用宿主体温来寻找宿主。因此,如果干扰温度趋向行为,则可能可以降低虫媒疾病的发生。然而我们对介导温度趋向行为的分子了解的很有限。不过有一特例就是TRP离子通道:它们被发现在小鼠和果蝇的温度趋向行为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将重点研究TRP在果蝇幼虫低温感受中的作用。我们曾报道一个TRPV通道IAV在幼虫规避低温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它本身不能被冷激活。现在,结合初步实验结果,我们提议:IAV与另一个TRPV通道NAN一起,共同形成一个对冷敏感的异源寡聚受体,共同介导幼虫的低温规避行为。这将会是果蝇中发现的首个低温受体,并且它的组装模式比较新颖。这种模式或许是果蝇和哺乳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快速增加受体数目的方法,我们希望它能给更多受体的发现提供思路。

结项摘要

动物对环境温度信号的处理包括了初级的温度感受和高级的温度(体温)调节。本项目针对温度感受和温度调节的重要问题展开,第一部分利用果蝇为模型发现和验证了新型的低温受体,第二部分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了由温度刺激所诱发的体温调节机制。具体地,我们发现了果蝇中两个TRP离子通道(iav、nan)的突变体不能规避低温。这两个通道本身对温度并不敏感,而是共同组成一个异源多聚体,从而变成温度敏感性离子通道。之后,我们对表达此二通道的神经元进行活性记录,发现这些神经元能被低温激活。跟其突变体的表型相吻合的是,这种冷刺激所引起的活性依赖于此二通道,敲除此二通道的神经元不再能够被冷刺激所激活。因此,我们鉴定出了一种新型低温受体,我们推测哺乳动物也存在类似的温度感受机制。更进一步地,我们利用小鼠作为模型,研究了温度刺激所激活的温度调节机制。我们系统性的分析了温度刺激所激活的神经元的分布,确认了下丘脑是主要的调节中枢。下丘脑负责接收环境的冷热温度信息的传入,从而启动相应的体温调节过程。我们进一步针对冷刺激所激活的神经元进行了研究,发现下丘脑背内侧核(DMH)响应环境的冷刺激,启动脂肪产热和增加运动度,从而增加体温;而视前区(POA)则正好相反,响应热刺激并下调体温。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视前区(POA)散热神经元可抑制背内侧核(DMH)产热神经元的活性,抑制产热和运动度。因此,我们描绘出了冷热温度调节的初步神经环路模型,为进一步理解温度调节机制提供了基础。总之,本项目发现了新的温度受体,找到了新的体温调节环路,为理解温度感受和温度调节等重要的生理学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驱虫剂的药物设计和温度调节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hypothalamic circuit that controls body temperature
控制体温的下丘脑回路。
  • DOI:
    10.1073/pnas.1616255114
  • 发表时间:
    2017-02-21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影响因子:
    11.1
  • 作者:
    Zhao, Zheng-Dong;Yang, Wen Z.;Shen, Wei L.
  • 通讯作者:
    Shen, Wei L.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碳原子线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7, No.1, 68-70(200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菲菲;薛宽宏(;沈伟;尹寿银
  • 通讯作者:
    尹寿银
ZnCrOx/HZSM-5催化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异构烷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圣;黄镇;方越;秦枫;徐华龙;沈伟
  • 通讯作者:
    沈伟
Anti-TNF-a reduces amyloid plaques and tau phosphorylation and induces CD 11c -positive dendritic-like cell in the APP/PS1 transgenic mouse brains
抗 TNF-a 减少了 APP/PS1 转基因小鼠大脑中的淀粉样斑块和 tau 蛋白磷酸化,并诱导 CD 11c 阳性树突状细胞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Brai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徐俊;张颖冬;时建铨;沈伟
  • 通讯作者:
    沈伟
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静;沈伟
  • 通讯作者:
    沈伟
滇重楼根际微生物分布与甾体皂苷含量的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博;张华;郭冬琴;沈伟
  • 通讯作者:
    沈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沈伟的其他基金

体温稳态维持的环路与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233004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22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下丘脑BDNF信号与代谢疾病
  • 批准号:
    91857104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控制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神经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77116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