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MSP/SSUSI观测的喉区极光统计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90413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Aurora is produced by the particles from the Sun. Investigation on the aurora will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n the physical processes from the solar wind to the Earth’s upper atmosphere. Throat aurora refers to a discrete auroral arc extending from dayside auroral oval to subauroral latitude. It is found that throat aurora may correspond to an indentation in the magnetopause. Throat aurora has a high occurrence rate and likely produces significant space weather effects. Therefore, it has very much importan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 exploring the solar wind-magnet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processes. Previous observations of throat aurora are based on the all-sky imagers on the ground, with some temporal and spatial limitations. However, the SSUSI imagers onboard the DMSP spacecraft break through those limitations. In this project, we are planning to use the FUV data obtained by DMSP/SSUSI during 2005 and 2019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oat aurora occurrence and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This work will focus on the dependence of throat aurora occurrence on IMF Bx component and seasons, which will be very significant for exploring the physical mechanism that creates throat aurora.
产生极光的带电粒子来源于太阳风,研究极光的形成机制有利于人们理解从太阳风至地球高层大气的物理过程。喉区极光是从极光卵正午附近向低纬延伸出的分立极光结构,已有研究表明喉区极光可能对应日侧磁层顶的凹陷结构,并有很高的发生率,可能产生明显的空间天气效应。因此深入研究喉区极光,对于人们理解日侧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往喉区极光研究均基于地面光学观测,在时间和空间覆盖性上都具有明显局限性,DMSP/SSUSI的极光远紫外光谱成像观测则完全突破了这些局限。本项目拟采用DMSP/SSUSI仪器从2005年至2019年的极光远紫外光谱成像数据,从统计上分析喉区极光的出现概率与太阳风等离子体参数以及行星际磁场分量的关系,重点研究喉区极光的发生率与行星际磁场锥角相关性和季节相关性,从而深入探索喉区极光的物理机制。

结项摘要

喉区极光可能与日侧磁层顶的凹陷结构有关,研究全球视野下的喉区极光对于理解磁层顶的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MSP卫星的成像观测数据,我们研究了喉区极光在全球尺度下的分布特征,并展示了一些重要的电离层观测效应。喉区极光南北方向的尺度可以达到8度磁纬度,这些尺度较大的喉区极光在地面全天空成像仪里面很难观测鉴别出来。等离子体漂移和场向电流数据表明喉区极光与磁层顶重联过程有关。产生喉区极光的电子和离子在空间上分离开来,电子偏向下午一侧,而离子偏向上午一侧。这些观测结果不仅给出了磁正午附近喉区极光全新的图像特征,而且对于建立喉区极光的概念模型提供了重要线索。亚极光质子弧也是与极光椭圆赤道边界分离的一类极光现象,本项目研究了午后区域亚极光质子弧与电离层槽谷的关系。极光椭圆区对应着朝向太阳的等离子体漂移,该对流可以将夜侧低密度的等离子体向白天侧输运,导致电离层槽谷的形成。午后区域的亚极光质子弧位于高纬槽谷的赤道侧部分,该区域的等离子体漂移速度几乎为零。因此该区域的等离子体几乎是静止的,有利于扩展高纬槽谷的宽度。为了进一步分析亚极光质子弧与极光椭圆的分离机制,本项目研究了发生在一个中等磁暴恢复相期间的亚极光质子弧事件,该磁暴最小的地磁SYM-H指数达到-55 nT。DMSP卫星连续的极光观测图像直接表明亚极光质子弧在演化过程中与极光椭圆分离。在行星际磁场Bz分量由南向北转变之后,极光椭圆向高纬移动。由于极光椭圆的赤道侧部分受到对流电场影响更小,因此向高纬收缩的速度赶不上极光椭圆极向一侧的收缩速度,使得极光椭圆赤道侧部分与极光椭圆分离,形成亚极光质子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obing afternoon detached aurora and high-latitude trough based on DMSP observations
基于 DMSP 观测的午后分离极光和高纬槽探测
  • DOI:
    10.1016/j.asr.2019.10.0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Su Zhou;Kazuo Shiokawa;Igor Poddelsky;Yuqing Chen;Jin Zhang
  • 通讯作者:
    Jin Zhang
Throat aurora observed by DMSP/SSUSI in a global view
DMSP/SSUSI全球视野观测到的咽喉极光
  • DOI:
    10.1007/s11430-019-9592-y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ou Su;Han Desheng;Gokani Sneha A.;Selvakumaran Ravindran;Zhang Yongliang
  • 通讯作者:
    Zhang Yongliang
A Possible Mechanism on the Detachment Between a Subauroral Proton Arc and the Auroral Oval
极光下质子弧与极光椭圆形分离的可能机制
  • DOI:
    10.1029/2020ja028493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u Zhou;Xiaoli Luan;J. L. Burch;Zhonghua Yao;De-Sheng Han;Chenjing Tian;Yuqing Chen;Jin Zhang;Xiaoyan Yu;Tianjun Dai
  • 通讯作者:
    Tianjun Dai
A case study of isolated auroral spots based on DMSP data
基于DMSP数据的孤立极光点案例研究
  • DOI:
    10.1016/j.jastp.2019.10517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Su Zhou;Yuqing Chen;Jin Zhang
  • 通讯作者:
    Jin Zh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参数修正在锂电池析气模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上海汽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苏;王章保;陈凤祥
  • 通讯作者:
    陈凤祥
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的PEMFC冷却系统联合仿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俞林炯;陈凤祥;贾骁;周苏
  • 通讯作者:
    周苏
基于MATLABGUI的电池测试平台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苏;肖凯旋;陈凤祥
  • 通讯作者:
    陈凤祥
全数字控制的燃料电池应急电源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电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苏;牛继高;徐春华;高昆鹏;陈凤祥
  • 通讯作者:
    陈凤祥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布参数模型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翟双;周苏;陈凤祥;张传升
  • 通讯作者:
    张传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