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粒型性状形成关键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解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435107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6.作物种质资源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elucidation of key genes for kernel type of maize are particular helpful for dissecting the genetics basis and for guiding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of maize. Early investigation in our lab has identified and finely mapped two major QTLs for kernel length and kernel thick. In the project, we are trying to isolate the candidate genes underlying these two QTL (QTGs) by linkage mapping and chromosome substitution mapping. Moreover, the function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candidate genes for kernel length and kernel thick will be analyzed based on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ogeny's transcriptome analysis; the allelic variation of key candidate genes will be identified by association analysis;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both teosinte collections and maize inbred lines will be assayed to reveal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candidate genes during domest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ize. The main objectives are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ndidate genes in regulation of maize kernel length and kernel thick, to provide the gene resource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in genetic improvement of maize kernel traits.
鉴定玉米粒型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对解析玉米产量形成的遗传基础和指导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组前期鉴定并精细定位了粒长和粒厚相关的QTL。本项目拟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影响玉米籽粒粒型性状中的重要因子粒长/粒厚(KL/KT)为研究的目标性状,采用连锁分析和染色体置换作图策略,完成KL/KT关键主效QTL/基因(QTGs)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通过候选基因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后代的遗传和转录组分析,深入研究候选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关联分析探明重要候选基因的等位变异;大刍草与玉米自交系中候选基因遗传变异分析,探讨候选基因在玉米驯化和改良中的分子进化。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克隆控制玉米粒长和粒厚形成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形成的遗传机理和分子调控机理,为玉米籽粒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玉米粒型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解析。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了玉米粒长主效QTL qKL9;与此同时成功克隆了两个玉米粒型基因Emp10和Emp11,并解析了其功能。首先,利用染色体置换的方法图位克隆了玉米粒长主效QTL qKL9,命名为ZmbZIP60,该基因在籽粒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在发育中的胚乳和种子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对ZmbZIP60基因进行重测序分析,发现该基因的5’UTR及第一个内含子上在小粒亲本MC中分别存在一个288bp及576bp的转座子插入,分别命名为TE1与TE2;利用关联分析初步证实TE1与籽粒粒长表型显著关联。进而利用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现在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末端934及第二个外显子1125上存在三个与粒长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并将这三个位点分为了6种不同的单倍型材料,其中单倍型2的组合是一种优良单倍型。利用PZZ及CRISPR载体对候选基因进行了玉米的遗传转化,目前均已经获得T1代阳性转化事件,为后续该基因的功能分析及作用机理解析提供了试验材料。PPR蛋白家族在玉米、水稻中有数百个家族成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中,利用Mu突变体为材料,利用侧翼序列分离及定位克隆等方法,分别克隆了Emp10和Emp11两个PPR蛋白相关的粒型基因。经过功能分析发现,Emp10编码一个靶向线粒体的P型PPR蛋白,该基因的突变导致线粒体基因nad2的第一个内含子不能被正常剪切,导致了线粒体复合体1的组装缺陷,最终导致籽粒的胚和胚乳发育缺陷,形成空皮表型;Emp11编码一个含有16个PPR重复基序的P型PPR蛋白,该基因影响线粒体基因nad1四个内含子的剪切,nad1是线粒体复合体1的中心组分,同样的,Emp11的突变也使得线粒体复合体1不能正常组装,线粒体供能受阻,导致籽粒的缺陷表型,RNAi阳性转化事件的表型同样证实了该基因对籽粒发育的影响。本项目取得的研究结果,为玉米粒型代谢调控网络的解析及玉米粒型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及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EMPTY PERICARP11 serves as a factor for splicing of mitochondrial nad1 intron and is required to ensure proper seed development in maize.
EMPTY PERICARP11 是线粒体 nad1 内含子剪接的一个因子,是确保玉米种子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 DOI:
    10.1093/jxb/erx212
  • 发表时间:
    2017-07-20
  • 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影响因子:
    6.9
  • 作者:
    Ren X;Pan Z;Zhao H;Zhao J;Cai M;Li J;Zhang Z;Qiu F
  • 通讯作者:
    Qiu F
Emp10 encodes a mitochondrial PPR protein that affects the cis-splicing of nad2 intron 1 and seed development in maize
Emp10 编码线粒体 PPR 蛋白,该蛋白影响 nad2 内含子 1 的顺式剪接和玉米种子发育
  • DOI:
    10.1111/tpj.13551
  • 发表时间:
    2017-07-01
  • 期刊:
    PLANT JOURNAL
  • 影响因子:
    7.2
  • 作者:
    Cai, Manjun;Li, Shuzhen;Qiu, Fazhan
  • 通讯作者:
    Qiu, Fazh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玉米株高主效QTL qPH3.2精细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 DOI:
    10.3724/sp.j.1006.2018.01357
  • 发表时间:
    2018-05
  • 期刊:
    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忠祥;杨梅;殷鹏程;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 通讯作者:
    邱法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邱法展的其他基金

玉米耐盐分子调控网络解析及优异种质创制
  • 批准号:
    U2106230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63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RPC2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3197195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玉米穗行数基因zmqKRN8.03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77179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玉米耐渍基因ZmWT5.04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57167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玉米第七染色体耐渍主效QTL精细定位、克隆与功能验证
  • 批准号:
    3107142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HZI1诱导玉米单倍体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研究
  • 批准号:
    3090089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