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太平洋深俯冲的地震台阵观测及其动力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130316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7.地球内部物理和地球动力学(含地热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架设60台宽频带地震仪组成的小间距线状为主台阵进行4年期地震观测,结合前期120台宽频带地震仪组成的大间距2年期地震台阵记录,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震源及壳幔结构,探讨中国东北太平洋深俯冲的动力学过程。首先,应用获取的观测资料并结合国内外固定台网的记录,确定深源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震源破裂过程;接着,充分利用接收函数方法、ScS多次波方法、波形伴随反演等已有方法并发展新方法,提取微弱震相,确定研究区下方的界面起伏及波速细结构,揭示东北地区俯冲板块的去向;然后,结合构造地质、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和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东北深源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的形成机制;最后,在与华北地区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东部大陆演化与太平洋俯冲带的动力关系。本课题的执行将为研究地球内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释放、板块运动驱动力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资料和思路。

结项摘要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经日本海沟插入中国东北大陆下约600km深处,到达吉林省珲春市一带,使我国东北地区和南美地区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在大陆下方存在深源地震活动的地区。南美深震区的崇山峻岭和沼泽丛林严重阻滞了地学家探索深俯冲奥秘的脚步,而我国东北地区则是最适宜于通过地震观测,获取板块俯冲运动及其动力作用的约束资料,开展与板块深俯冲相关的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佳场所。.针对重点研究问题,本项目在东北深源地震区先后布设60台宽频流动仪,组成了NECsaids台阵(探测深俯冲的中国东北地震台阵,NorthEast China Seismic Array to Investigate Deep Subduction)。通过多年观测,获取了高质量的波形记录,包括世界少有的6级以上深震发生区(2013年4月5日Mw6.2)上方密集的地震台阵观测波形,以及2013年2月朝鲜核爆事件的近场观测波形等重要数据。.本项目利用所布设的小间距NECsaids台阵,结合前期大间距NECESSArray地震台阵的2年期记录与固定地震台站7年多的观测波形,应用接收函数和共转换点叠加成像方法及新发展的ScS多次反射波分析方法,不仅获得了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海的地幔过渡带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精细变化信息,还在我国东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之间观测到2个可能代表了俯冲太平洋板块的上界面和下界面的新结果,通过接收函数波形模拟给出了太平洋俯冲板片厚度和波速异常幅度的精细观测约束。.本项目系统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近海M9.0级大地震的动力学影响,并结合壳幔速度结构和太平洋俯冲板块等多种反演成像结果,分析提出了中国东北地区大陆岩石圈改造的动力学模型,认为长白山火山下方的地幔热物质上涌是中国东北岩石圈新生代改造的控制因素,中国东北地区410-km间断面的下沉与地幔过渡带顶部高含水或富镁相关,而日本海西侧和中国东北地区410-km间断面的普遍下沉,可能与新生代以来的太平洋板块后撤相关。结合地震震源机制与区域应力场分析结果,综合研究认为太平洋俯冲板块的动力作用是我国东北深源地震活动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已发表论文19篇(含录用待刊2篇),一些阶段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ithospheric structure beneath the East China Sea revealed by Rayleigh-wave phase velocities
瑞利波相速度揭示东海岩石圈结构
  • DOI:
    10.1016/j.jseaes.2014.08.037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C.P. Legendre;Q.-F. Chen;L. Zhao
  • 通讯作者:
    L. Zhao
一种定量地消除波速横向变化影响的三叉震相一维波速结构反演计算方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嘉琪;王曙光;蔡晨;宁杰远
  • 通讯作者:
    宁杰远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NE China imaged by NECESSArray receiver function data
NECESSArray接收函数数据成像的中国东北部地壳结构
  • DOI:
    10.1016/j.epsl.2014.04.043
  • 发表时间:
    2014-07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Kawakatsu, Hitoshi;Tanaka, Satoru;Obayashi, Masayuki;Ni, James
  • 通讯作者:
    Ni, James
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晨;张浩;宁杰远;王彦宾
  • 通讯作者:
    王彦宾
Layered anisotropy within the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Sea of Japan
日本海下方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内的层状各向异性
  • DOI:
    10.1016/j.jseaes.2016.07.010
  • 发表时间:
    2016-10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egendre, C. P.;Zhao, L.;Deschamps, F.;Chen, Q-F.
  • 通讯作者:
    Chen, Q-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48(2):359-366,2005Chinese J. Geophys.,48(2):397-405,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夫运;张先康;陈棋福;陈颙
  • 通讯作者:
    陈颙
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 Thre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48(6):1316-1324,2005 Chinese J. Geophys., 48(6):1397-1407,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嘉世旭;齐诚;王夫运;陈棋福
  • 通讯作者:
    陈棋福
汶川地震破裂终止与余震发震断层改变关系讨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D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棋福;罗艳;倪四道;郑勇;陈颙
  • 通讯作者:
    陈颙
印尼地震海啸及其相关的地球物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12~117,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颙;陈棋福
  • 通讯作者:
    陈棋福
汶川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深浅部变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国际地震动态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棋福;李乐
  • 通讯作者:
    李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棋福的其他基金

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形态与岩浆响应活动的地震精细成像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长白山火山区的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
  • 批准号:
    4197405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太平洋俯冲滞留板片与阿巴嘎火山关联性的地震探测研究
  • 批准号:
    4177405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东北强震与太平洋俯冲作用的地震观测研究
  • 批准号:
    41474041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