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有效部位的吸收代谢机制及PK-PD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6063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6.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Bletilla striata is a well-known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widely used by Guizhou local peopl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disease. As the genuine medicinal plant in Guizhou province , it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chain to give priority to be cultivated and developed. Nowadays more than 20 preparations about Bletilla striata had been listed, which have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predominanc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pharmacodynamic substance base and the process in vivo of Bletilla striata is still not very clear. It has become the technical bottleneck for furth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Based on early working foundation includ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the study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Bletilla striata, we will establish technological means to accomplish the study of fingerprint with multicomponent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UPLC-DAD-MS/MS and UPLC-QTOF/MS. Then we used absorption model of caco-2 cell and in situ intestine perfusion and metabolic model of intestinal flora, liver microsomes and zebra fish. It aims to study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absorption, metabolism, transformation of main components in Bletilla striata. Meanwhile, PK-PD model of Bletilla striata effective substances will be builded. Pharmacokinetics characteristic of effective substances about Bletilla striata and the directly related material that have hemostatic effect in vivo also will be illuminated. I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new drug development and deep exploitation of medicine resources about Bletilla striata.
白及在贵州民间广泛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为贵州地道药材和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药材产业链之一,现有20多个白及相关制剂上市,具有较强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但目前白及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过程尚不清楚,已成为其深层次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课题组将在白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效部位研究的前期工作基础上,以UPLC-DAD-MS/MS和UPLC-QTOF/MS建立基于紫外和质谱响应指纹图谱的多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技术为基本手段,利用体内外吸收模型(Caco-2细胞、小肠灌流吸收模型)和代谢模型(肠道菌群、肝微粒体、斑马鱼代谢模型),探讨白及主要成分吸收、代谢、转化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建立PK-PD模型,通过药效学和体内成分经时过程的相关性分析,阐明白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体内与止血作用直接相关的物质,为白及创新药物研制和药用资源深度开发奠定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主产于贵州,为我省地道药材,现有20多个白及相关制剂上市,具有较强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本课题针对白及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过程尚不清楚的问题,应用在体肠灌流、离体肠外翻、Caco-2细胞模型,考察了白及提取物的可被吸收成分、吸收机制、吸收影响因素,提示不同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白及有效部位中各成分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各成分吸收均受到胆汁的影响且均不是转运蛋白P-gp的底物;研究完成了白及有效部位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及白及代表性活性成分militarine在模式生物斑马鱼、大鼠及人肠道菌群、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其代谢途径为以水解、脱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为主的Ⅰ相和Ⅱ相反应;白及中丁二酸苄酯苷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关系主要通过糖苷键和葡萄糖氧苄基的断裂而实现的;研究获取了口服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后白及多效应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采用全身肝素化出血小鼠模型,利用WinNonLin软件建立了白及多效应成分的PK-PD模型,提示药效指标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PL)、血栓素B2(TXB2)及纤维蛋白原(Fbg)与白及有效部位中5种活性成分的浓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说明白及可显著降低 TT并增加PL、TXB2和Fbg的含量,通过增强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中的各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发挥止血作用。建立了基于白及药效物质的多指标质量控制新方法,研究分析了生长在贵州不同海拔高度的白及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为白及药材的质量控制及道地性开发和栽培区域划分提供了参考。上述研究探讨了基于体内ADME过程的中药药效基础研究思路,并为白及创新药物研制及药材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项目实施,发表科技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项目组为依托,经贵阳市科技局批准建设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白及非多糖组分对大鼠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菲菲;蔺良才;杨馨;李靖;董莉;王永林;廖尚高
  • 通讯作者:
    廖尚高
白及非多糖组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菲菲;杨馨;徐丹;董莉;李靖;王永林;廖尚高
  • 通讯作者:
    廖尚高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new 2-isobutylmalates from Bletilla striata
白芨中两种新的苹果酸2-异丁酯的分离和表征
  • DOI:
    10.1016/s1875-5364(16)30104-2
  • 发表时间:
    2016-11-01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Guan Huan-Yu;Yan Yan;Liao Shang-Gao
  • 通讯作者:
    Liao Shang-Gao
白及有效部位中militarine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的代谢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昌权;夏涛;陈浩;郑林;巩仔鹏;李月婷;李勇军;黄勇
  • 通讯作者:
    黄勇
海拔高度与黔产白及9种主要成分相关性研究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616003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迟明艳;黄勇;李勇军;王爱民
  • 通讯作者:
    王爱民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步法合成含硫醚基和乙烷基的介孔有机氧化硅空心球
  •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17.04.0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硅酸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文婷;马宁;李世纪;张笑妍;霍文龙;黄勇;杨金龙
  • 通讯作者:
    杨金龙
过氧化钙重塑底泥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作用
  • DOI:
    10.13227/j.hjkx.20200722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楚天;李大鹏;王子良;吴宇涵;许鑫澎;黄勇
  • 通讯作者:
    黄勇
过氧化钙复合片剂对水体修复和底泥磷控制的作用
  • DOI:
    10.13227/j.hjkx.20191124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帅;李大鹏;丁玉琴;徐楚天;许鑫澎;孙培荣;赵哲豪;黄勇
  • 通讯作者:
    黄勇
水凝胶再生修复退变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 DOI:
    10.7507/1002-1892.20190709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坤;黄勇;黄雷震;王竞成;王珏翰;丰干钧;刘立岷;宋跃明
  • 通讯作者:
    宋跃明
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造力:情感机制的中介作用
  • DO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8.06.00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艳;黄勇;彭纪生
  • 通讯作者:
    彭纪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勇的其他基金

热淋清颗粒及联合用药抑制细菌粘附和调节宿主免疫干预UPEC致尿路感染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淋清颗粒及联合用药抑制细菌粘附和调节宿主免疫干预UPEC致尿路感染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7420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苗药金骨莲方药效物质基础及组方配伍研究
  • 批准号:
    8196076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4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热淋清颗粒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机制
  • 批准号:
    81760675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贵州苗药四季红的吸收机制及体内过程研究
  • 批准号:
    8126068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灯盏乙素苷元及其前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8106035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