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扩张与信贷传导:作用机理和宏观效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60319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307.金融经济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shadow banking do not consider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simultaneous use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as a whole, and the shadow banking financial friction in shadow banking system. This project aims to analyze the shadow banking endogenous mechanism and macroeconomic effect under different tool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est the structural breaks using the nonlinearity. Furthermore, it also discusses financial frictions among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considering the heterogeneity financial friction constraints on shadow banking credi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redit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the generalized financial accelerator effect from financial friction, this project is to build the DSGE model including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shadow banks simultaneously to investigate the shadow banking's liquidity creation process and macroeconomic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furthermore,to analyze how to use the combin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credit policy and the macroprudential policy for the control of the shadow banking.
关于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两者关系的研究,已有文献均没有综合考虑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差异性调控形式、影子银行金融摩擦等因素对影子银行信贷传导行为的影响。本项目拟研究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影子银行的内生微观作用机制以及产生的宏观效应,并利用非线性模型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内生结构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影子银行体系特有的金融摩擦,考虑多重异质性金融摩擦对影子银行的信贷传导的约束机制;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创造特征,以及金融摩擦下的广义金融加速器效应,构建同时包括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两部门DSGE模型,考察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过程和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审慎监管政策该如何搭配运用引导影子银行良性发展。

结项摘要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得以资产证券化为中心的影子银行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影子银行扩张背后引发的金融稳定问题尤为突出。纵观影子银行的演变历史以及特征不难发现,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明显受到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调控的影响。本项目正是基于这一视角,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影子银行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效应。.课题组先从探究影子银行的微观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子银行的微观运作模式和主要风险特征,发现参与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机构广泛分布于各类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各种通道业务交叉合作,拉长资金链条,使得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不断空转。与此同时,影子产品的创新几乎与宏观调控政策同步,两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课题组进一步运用TVP-VAR模型验证了我国影子银行的演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动态演进特征,风险的传染效应明显。课题组还运用NARDL 模型分析了影子银行发展背后的诱因,发现影子银行的逐利性目的突出,与利率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且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影子银行发展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非对称影响。.为了厘清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效力,接着探讨了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扩张的关系。我们采用分位数脉冲响应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常规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并不能有效改变影子银行的融资状况和风险承担行为,相反以各类借贷便利类工具为主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极易形成大量的影子资金积累,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鉴于影子银行的行为特征以及潜在的风险性,课题组构建了包括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两部门DSGE模型分析影子银行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治理。模型中纳入了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双重金融摩擦,同时考察了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同作用效力,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有助于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但过度扩张极易带来资产泡沫化,长期内给金融稳定带来威胁。在影子银行治理上,纳入影子银行监管虽然可以降低总体风险,但是易引致信贷不足,增加福利损失。.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影子银行的行为特征,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进一步维护金融稳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国影子银行通道演变及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机构关联的视角
  • DOI:
    10.13497/j.cnki.is.2017.10.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保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利琴;常月;陈锐;黄琨
  • 通讯作者:
    黄琨
机构关联、网络结构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传染——基于VAR-NETWORK模型的实证分析
  • DO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8.06.00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利琴;胡蝶;彭红枫
  • 通讯作者:
    彭红枫
影子银行、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利琴;王安东;常月
  • 通讯作者:
    常月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组合理论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整合和资本配置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金融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屾;胡利琴;梁猛
  • 通讯作者:
    梁猛
货币政策、影子银行扩张与金融稳定
  • DOI:
    10.13546/j.cnki.tjyjc.2021.24.02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利琴;文怀玲;黄琨
  • 通讯作者:
    黄琨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