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捐款的行为助推机制:理论分析与实验检验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90302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302.行为经济与实验经济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Sustaining a healthy level of charitable giving requires regular contributions from numerous small donors, but in fact, people rarely make minuscule donations, and many would instead give nothing than give little. Why? How could charities elicit and continue to amass small gifts? Research on donor motivations and behavioral nudges suggests that to increase the share and frequency of small contributions, one must remove the (psychological or procedural) frictions faced by potential donors when they contemplate the decision. In recent years, empower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nline fundraising platforms in China have begun to demonstrate great potentials to raise money from many. Novel fundraising strategies have emerged, including a mechanism that this project refers to as “Randomly Generated Donations (RGD)”: When determining whether and how much to donate, individuals can click on a displayed “I’m feeling lucky” button, allowing the background program to draw a random donation amount from an unspecified distribution for them. Is RGD effective? Could it break the stigma around making "trivial" contribution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examined these questions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Informed by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haritable giving, this project employs the framework of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to investigate how RGD affects donor behavior and subsequent fundraising outcomes, aiming to provide fundraisers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elicitation methods.
维持健康的慈善捐赠水平需要众多捐赠者持续做出小额捐赠,但现实中微捐款频次低,很多人宁愿不捐也不愿少捐,原因何在?怎样才能鼓励海量微捐?行为经济学领域有关捐赠动机和行为助推的研究表明,提高小额捐款比例和频次的一个关键在于消除选择微捐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扶持下,互联网募捐已在我国展现出聚合微捐赠的潜力。新颖的募捐方式层出,其中包括本项目称之为“随缘”捐赠的一种激励机制:个体在考虑是否捐款时,可通过点击屏幕上一个写有“随缘”二字的按钮,让募捐方后台程序随机生成捐款额。“随缘”捐款机制的募捐效果如何?能否消除阻碍个体做出微捐的选择障碍?现有文献尚未采用科学方法系统作答这些问题。本项目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建模分析,从个体行为决策的角度研究该机制的募捐效果和助推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地实验,以期发现该机制的应用价值和政策意涵,进而为募捐方有效获取海量微捐提供科学证据。

结项摘要

随着我国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网络募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募捐平台涌现出许多新奇的募捐设计。本项目采用行为实验方法,研究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慈善募捐机制(“随缘”捐)的行为助推效果和原理。基于“随缘”捐在现实应用场景中的特征,设计并开展经济学实验采集行为数据,评估“随缘”捐如何影响捐款率及捐款人的平均捐款额。研究发现:(1)从募捐结果来看,“随缘”捐如同一把双刃剑:它能显著提高捐款人的平均捐款额,也能显著降低捐款率。(2) 从助推原理来看,“随缘”捐扮演着双重角色:它为捐款意愿高的人群提供了寻价功能,却对捐款意愿低的人群产生了劝退效果。最后,(3)“随缘”捐的利与弊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其助推效用最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之配合使用的其它助推机制,如小额捐款建议提示和不同大小的参考捐款额。这些研究发现揭示了在复杂动机捐款人背景下网络募捐机制可能存在的两面性,也对如何在实操中优化“随缘”捐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m feeling lucky: How randomly drawn suggested donations affect donation choice
我感觉很幸运:随机抽取的建议捐赠如何影响捐赠选择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12
  • 期刊:
    Econom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Jing Li
  • 通讯作者:
    Jing Li
"随缘"募捐机制如何影响个人捐款行为?---基于线上实验的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雪;李婧
  • 通讯作者:
    李婧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Novel GO/silica composite aerogels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and thermal insulation properties prepared at ambient pressure
在环境压力下制备的新型 GO/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具有增强的机械和隔热性能
  • DOI:
    10.1080/00150193.2018.1448192
  • 发表时间:
    2018-05
  • 期刊:
    Ferroelectrics
  • 影响因子:
    0.8
  • 作者:
    刘洪丽;何翔;李洪彦;李婧;李亚静
  • 通讯作者:
    李亚静
水中微量抗生素的吸水树脂浓缩方法
  • DOI:
    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170508.00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应用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婧;曹海艳;刘凯艳;赵媛媛;袁雪花;王艺翔;苏玉红
  • 通讯作者:
    苏玉红
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灌木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DOI:
    10.13207/j.cnki.jnwafu.2017.07.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崇华;樊伟;崔珺;李婧;朱永一;徐小牛
  • 通讯作者:
    徐小牛
基于嫦娥数据澄海—静海幅地质图编研
  • DOI:
    10.13745/j.esf.2014.06.002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建平;王翔;王楠;李婧;姚美娟;李洪克
  • 通讯作者:
    李洪克
Facile preparation of HNT/PVOH aerogel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VOH-assisted HNT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HNT/PVOH气凝胶的简易制备及PVOH辅助的HNT三维网络的构建
  • DOI:
    10.1007/s10971-019-05064-6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刘洪丽;李世雄;李洪彦;何翔;李婧;李亚静
  • 通讯作者:
    李亚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