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动岩层的动态破损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7421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4.矿山开采基础理论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 in coal mine will lead to different strata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ahead in working fa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mining adequately coal seam and how to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The high rigidity testing system, SEM servo system with loading device,X-ray industrial CT and field monitoring method will b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macro/meso/micro failure mechanism of coal and rock under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The corresponding mining failure mechanics of coal and rock body under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 will be devoloped based on failure mechanism. The dynamic evolution behaviors of both stress and crack field will be studied for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A three-dimensional crack propagation fracture criterion will be proposed for rock mass under mining effects. And a new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simulation techniques for different stress and crack field will also be developed. We will study different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s for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and energy catastrophe theory, we will establish dynamic energy failure criterion of coal and rock under different mining methods. Field monitoring strata pressure law will be carried out for different mining mothods. All of the above theory and field results will be combined to provide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controling strata in coal mine, and then provide engineering evaluation model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mining engineering.
不同煤炭开采方式会导致采场出现不同的超前支承压力特征,而这决定了煤层能否充分开采及围岩如何安全控制等问题。本项目拟通过高刚性试验机、带加载装置SEM 伺服系统、工业CT 和现场监测等综合方法,揭示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动煤岩体的宏细微观破损机理差异,建立采动煤岩体的破坏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动应力场与裂隙场动态演化规律,建立采动岩体三维裂纹扩展的断裂准则,发展采动应力场与裂隙场的三维动态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动岩层破断失稳的能量转移机制,基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建立采动煤岩体破断失稳的能量准则;现场监测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综合理论和现场观测为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场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优化措施,为煤矿工程灾害防控提供评价模型和科学决策依据。

结项摘要

深部煤岩力学行为与开采方式、开采扰动密切相关,且受采动影响煤岩体易产生冲击和失稳等现象。基于此,在不同矿井选取不同煤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宏观力学行为及微细观断裂力学行为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 实现了原位在线观测多场条件下岩石脆性材料的非连续破断过程,揭示了深部煤岩破断的宏细观主控机理,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深部煤岩非线性破坏准则,找到了深部岩石脆-延转换的理论临界点,为深部煤岩破坏提出了一套新的判别准则;. (2) 围绕加载过程中,采动煤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提出了煤岩体加载过程中的裂纹闭合、扩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采动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及非线性破坏准则。. (3) 揭示了采动煤岩体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积聚、耗散及释放规律,从能量角度研究不同开采方式下原岩应力场与能量场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与相互作用关系,基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建立不同开采方式下煤岩动力破断失稳的能量准则。. (4) 结合概率积分法和剪切滑移理论分析了厚松散层的漏斗型移动机理,建立了岩层整体移动的“类双曲线”模型,可更好的预测地表沉陷范围。. 在项目资助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10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授权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授权软件版权3项;编写河北省地方标准1项;参加学术会议33次,汇报25次;国外交流4次。. 项目负责人左建平教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6)、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北京市首届教学名师(2017)、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2016)、第七届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14)、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2016)、第九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2016)。课题参加人员13个硕士顺利毕业,培养在读研究生生20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8)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19)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8)
邢东矿深部带压开采导水裂隙带微震监测及突水机制分析
  • DOI:
    10.16285/j.rsm.2017.08.02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运江;左建平;李玉宝;刘存辉;李彦红;史月
  • 通讯作者:
    史月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Wave Velocity-Permeability Model for Granit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 Processing
不同温度处理花岗岩波速-渗透率模型的实验研究
  • DOI:
    10.1155/2017/658643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Geofluid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Jiang Guanghui;Zuo Jianping;Ma Teng;Wei Xu
  • 通讯作者:
    Wei Xu
厚松散层覆岩移动机理及“类双曲线”模型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6.1164
  • 发表时间:
    2017-06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建平;孙运江;钱鸣高
  • 通讯作者:
    钱鸣高
大断面破碎巷道全空间桁架锚索协同支护研究
  • DOI:
    10.13199/j.cnki.cst.2016.03.00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建平;孙运江;王金涛;陈岩;姜广辉
  • 通讯作者:
    姜广辉
煤岩组合体峰前轴向裂纹演化与非线性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建平;陈岩;宋洪强;魏旭
  • 通讯作者:
    魏旭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药活性成分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80907.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美娟;严玉玺;祁青;唐炜;左建平
  • 通讯作者:
    左建平
趣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和对疾病的免疫干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以阜;左建平
  • 通讯作者:
    左建平
(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 (LLDT-8)通过RANKL/RANK/OPG 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世君;郭梦如;左建平;何东仪
  • 通讯作者:
    何东仪
深部煤岩组合体破坏行为与非线性模型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建平;陈岩;宋洪强
  • 通讯作者:
    宋洪强
含双缺口北山花岗岩的热力耦合断裂特性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建平;周宏伟;方园;黄亚明
  • 通讯作者:
    黄亚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左建平的其他基金

T-H-M耦合作用下核废料储库围岩的疲劳破损机理及模型研究
  • 批准号:
    1157234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T-M耦合作用下北山花岗岩的渐进热损伤及断裂行为研究
  • 批准号:
    1110222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