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控制小麦抽穗期的主效QTL-Qhd5D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的鉴定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0131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Heading da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s directly related to wheat premature, dry hot wind resistance, yield and quality. In the early studies, a new main effect QTL-Qhd5D controlling wheat heading date was found and located on the 5DL chromosome Xbarc320-Xwmc215 interval(genetic distance 7.3cM) with the genetic contribution rate of 53.19%, which caused the heading 2.77 days earlier. On this basis research, the project will use the constructed good secondary population to: 1) obtain the Qhd5D near-isogenic lines in Yumai57 genetic background by th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selec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nd BC5F2 population; 2) construct the Qhd5D targets of high density fine genetic map by using polymorphic molecular markers, and find the new flanking markers through QTL mapping of heading date; 3) fine mapping of Qhd5D through analyzing the heading date of the exchanged plants and genotypes by GGT mapping software, and further screen the candidate genes and predict its function. This study will enrich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heading date in wheat,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cloning new genes for heading date, and hav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breeding the new wheat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and wide adaptability by the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抽穗期是与小麦早熟、抗干热风及产量和品质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性状。前期研究中发现一个新的控制小麦抽穗期的主效QTL-Qhd5D,标记区间Xbarc320-Xwmc215,解释表型变异的53.19%,在此基础上,构建规模不小于3000株的回交次级群体BC5F2;利用目标QTL区段内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绘制Qhd5D目标区段的精细遗传图谱,结合抽穗期,找到新的两侧标记;利用交换单株结合标记基因型,运用GGT作图软件对Qhd5D进行精细定位,筛选候选基因并预测其功能。本研究将丰富小麦抽穗期遗传机制,为克隆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抽穗期基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合适生育期的高产广适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由于抽穗期影响小麦品种区域性和适应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抗性,因此,本项目首先筛选以豫麦57为遗传背景的Qhd5D近等基因系;开发目标QTL区段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抽穗期,找到新的两侧标记,结合转录组学,筛选候选基因并预测其功能。取得的重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筛选出7株含有目标区段且抽穗都较早的近等基因系,不仅为本项目提供了材料而且为育种者提供了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的早熟种质材料;2.开发了基于SNP延伸序列的分子标记,发现109个SSR位点,对其中72个位点合成了引物,发现47对引物可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带型,其中4个标记Xtdc11、Xtdc31、Xtdc38、Xtdc44加密在5D遗传图谱上,将QTL-Qhd5D进一步定位在Xwmc215-Xtdc38区域,此区间对应的物理位置是AT5D4964-AT5D4993之间,约12Mb范围;发明了基于SNP延伸序列的SNP-SSR标记方法和新标记,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3.完成了近等基因系幼穗发育的动态分析及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近等基因系主茎幼穗均在三叶期开始分化,但是 Y57的伸长期至单棱期和单棱期至二棱期持续时间均比近等基因系96-2 相应时期持续时间长;利用 RNA-Seq技术,对 Y57 和 96-2 四叶期、五叶期和七叶期的幼穗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共预测 11,990 个新基因,其中有 9,657 个得到功能注释;三个时期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有 185 个,其中 Traes_5DL_52EC7112A和 Traes_3DS_92091AAD4 在 Y57 中表达量几乎为 0,在 96-2 中表达量很高,这两个基因可能促进小麦抽穗。共筛选出43个共同上调差异表达基因作为抽穗期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在染色体5DL上有4个,其中Traes_5DL_9CC4EC839.2编码MADS-Box转录因子,而Traes_5DL_52EC7112A.2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为水稻的同源基因。4.发表标注本项目论文9篇,SCI收录7篇;标注学位论文2篇;出版专著2部;培养研究生6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对小麦抽穗期遗传机制的认识,对指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合适生育期及抽穗期受环境影响较小的丰产性品种的选育及其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小麦5DL上基于SNP序列的新SSR标记的开发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静;邓志英;田纪春;陈建省
  • 通讯作者:
    陈建省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kernel weight-related traits using SNPs in a Chinese winter wheat population
利用 SNP 在中国冬小麦群体中进行籽粒重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DOI:
    10.1007/s10681-016-1750-y
  • 发表时间:
    2016-11-01
  • 期刊:
    EUPHYTICA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Chen, Guangfeng;Zhang, Han;Tian, Jichun
  • 通讯作者:
    Tian, Jichun
Genetic dissection of flour whiteness by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mapping in wheat
通过小麦无条件和条件数量性状基因座作图对面粉白度进行遗传解析
  • DOI:
    10.1017/s0021859616000563
  • 发表时间:
    2017-05-01
  • 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Deng, Z. Y.;Li, W. J.;Tian, J. C.
  • 通讯作者:
    Tian, J. C.
Genetic diss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behaviour of total starch content and its components in wheat grain
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及其成分发育行为的遗传解析
  • DOI:
    10.1071/cp14059
  • 发表时间:
    2015-05
  • 期刊:
    Crop and Pasture Science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Tian, Bin#;Deng, Zhiying#;Xie, Quangang;Tian, Jichun
  • 通讯作者:
    Tian, Jichun
Genetic dissec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wheat protein and starch using three mapping populations
使用三个作图群体对小麦蛋白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遗传剖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Molecular Breeding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Zhang Yongxiang;Wang Shouyi;Song Xuejiao;田纪春
  • 通讯作者:
    田纪春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因型和环境对HMW-GS表达量的影响及其与馒头和面包质构参数的相关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志英;田纪春;张永祥
  • 通讯作者:
    张永祥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耐盐种质资源的筛选及评价
  •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21.12.0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小康;吴崇宁;王维;李文淑;Kishii Masahiro;田纪春;邓志英
  • 通讯作者:
    邓志英
富含有益矿质元素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及育种利用
  • DOI:
    10.16210/j.cnki.1007-7561.2021.02.0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维;郭红;于慧;吴崇宁;李小康;陈广凤;田纪春;邓志英
  • 通讯作者:
    邓志英
不同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Ⅰ亚基组合对小麦淀粉含量及面条品质的影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志英;李文淑;郭迎新;赵云哲;陈广凤;王德华;王冠颖;田纪春
  • 通讯作者:
    田纪春
小麦蛋白质亚基对RIL群体小麦粉色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志英;陈俊男;吕士敏;郑菲菲;孙彩铃;张永祥;高庆荣;田纪春
  • 通讯作者:
    田纪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邓志英的其他基金

小麦面粉白度新主效位点候选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 批准号:
    3187161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