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前使用农药(CUPs)在河流-河口-海洋间变迁流的控制因素与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7703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4.水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With the global ba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more and more new pesticides were used in agriculture and they wer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s. These current used pesticides (CUPs) would get into the sea via the rivers. Changes of CUPs are expected to occur in the river-estuary-sea stream. However, the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changes, their transport potential in the river-estuary-sea stream, and the strength of CUPs into the sea via the rivers are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CUPs in the 3 typical river-estuary-sea streams around the Bo Sea will be analyzed in seawater and sediment to (1)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pattern,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3 streams; (2) calculate the removal rates of different CUP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compound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removal rates in the river-estuary-sea stream; (3) reveal the key factors and mechanism controlling their changes in the river-estuary-sea stream; (4) estimate the influence of partitioning of CUPs in seawater and sediment in the estuary zone on the changes in the streams; and (5) calculate the input contribution of CUPs in the sea via the river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ill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 potential and environmental fate of CUPs in the coastal environments of China.
有机氯农药的禁用使得大量新型农药被广泛使用并进入环境,这些当前使用农药(CUPs)会随着河流进入海洋。在CUPs由河流经河口进入海洋的变迁流过程中,有关CUPs的迁移能力与分配等多介质环境行为的研究仍非常缺乏。本研究以典型CUPs为目标物,考察它们在3个河流-河口-海洋目标体系(大辽河、海河和小清河)中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组成特征与时空变化,计算其在河流-河口-海洋变迁流过程中的消减率,评价CUPs在河流-河口-海洋间的迁移能力,揭示控制CUPs在河流-河口-海洋间变迁流的关键因素与机制,阐明CUPs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分配过程及其对河流-河口-海洋变迁流的影响,评估河流输入对区域海洋环境中CUPs的贡献,并分析不同CUPs组分进入海洋环境的主要途径的差异。本项目对于揭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中CUPs的分布和环境归趋,以及准确评价CUPs的生态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结项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海洋各环境介质中的分布与多介质环境行为决定着其环境归趋与生态风险。本研究通过采集海水、海洋沉积物和海洋大气样品并分析各环境介质中典型磷代阻燃剂、氟代化合物和氯化石蜡的含量,基于有关浓度数据,考察了目标物质在各海洋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组成、分布和来源,分析了各目标物质不同组分在不同介质中分布情况,讨论了影响其分布的控制因素。通过改进优化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条件,研究开发了适用于海洋沉积物和海水中典型含磷阻燃剂、多氯联苯的前处理与仪器检测方法,可一次进样同时分析不同介质中24中典型含磷阻燃剂,以及多氯联苯,方法灵敏,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适用于海洋沉积物和海水中目标物的检测。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正矩阵因子分解和Unmix模型等3种源解析技术对渤海主要入海河流中的典型含磷阻燃剂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入海河流中典型含磷阻燃剂主要来源于非饱和类聚酯物质、聚氯乙烯类物质和聚氨酯泡沫类物质,占总量的94.7%。3种源解析技术均能较好解释主要来源和变异情况,其中,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的结果较好。采用逸度方法,研究了大连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氟代化合物的扩散趋势,讨论了不同链长的氟代化合物的扩散规律,随着氟代化合物链长增长,其疏水性增强,更易吸附于沉积物中。中长链的氟代化合物逐渐由平衡态转变为由海水向沉积物扩散,沉积物可能是中长链氟代化合物在环境中的汇。此外,随链长的增加,沉积物有机碳对长链PFASs在海水-沉积物间的扩散行为影响更明显。考察了短链氯化石蜡在渤海典型海湾的海-气交换行为与交换通量,估算获取了沉降通量和不确定度,讨论了控制海-气交换趋势和通量的主要因素。对8至10氯组分海气交换状态为沉降状态,而对5和6氯组分,为海-气平衡附近,不过,在温度较高的8月的5氯组分处于挥发状态。影响氯化石蜡海-气交换状态的控制因子是大气中的浓度和环境温度。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mparison of receptor models for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organophosphate esters in major inflow rivers to the Bohai Sea, China
渤海主要入海河流有机磷酸酯来源识别受体模型比较
  • DOI:
    10.1016/j.envpol.2020.11497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影响因子:
    8.9
  • 作者:
    Yanjie Qi;Xing Liu;Zhen Wang;Ziwei Yao;Wenjun Yao;Kuixing Shangguan;Minghao Li;Hongxia Ming;Xindong Ma
  • 通讯作者:
    Xindong Ma
加速溶剂萃取-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检测海洋沉积物中28种多氯联苯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星;孙禾琳;蒋培宇;王卫平;姚子伟
  • 通讯作者:
    姚子伟
海洋水体中24种有机磷酸酯的测定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星;刘茜;孙禾琳;王卫平;吴翠玲;姚子伟
  • 通讯作者:
    姚子伟
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海水和海底泥中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星;万正瑞;杜伟;孙禾琳;王卫平;吴翠玲;姚子伟
  • 通讯作者:
    姚子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海洋环境POPs数据库的构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穆景利;林忠胜;姚子伟;王菊英
  • 通讯作者:
    王菊英
海洋沉积物中甾醇类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子伟;王洪艳;赵元凤;徐恒振;冀平;马新东
  • 通讯作者:
    马新东
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与ROS的光氧化反应动力学与转化途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军;张蓬;鞠茂伟;于春艳;葛林科;那广水;姚子伟
  • 通讯作者:
    姚子伟
模拟日光照射下土霉素的复合光化学转化动力学及环境归趋
  • DOI:
    10.13671/j.hjkxxb.2017.038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倩倩;张蓬;尉小旋;葛林科;鞠茂伟;王德高;姚子伟
  • 通讯作者:
    姚子伟
辽河口海域N_2O分布特征和海气通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子伟;赵化德;关道明
  • 通讯作者:
    关道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