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CD30放射免疫探针的制备及在淋巴瘤患者显像和治疗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7186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4.核医学诊断与治疗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argeted CD30 immunotherapy has been used in the recurrent, refractory Hodgkin’s lymphoma an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HL/ALCL). This therapy has good clinical therapy response. However, the indication of these targeted medicine limited in the certain stage of HL/ALCL.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30 can also be found in other type lymphoma, except for the HL/ALCL. The research group of the project has produced anti-CD30 monoclonal antibody (IMB30-16), which had good affinity with CD30 molecule of lymphoma cell.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herapy response of immune-targeting CD30 medicine, to enlarge the indication of these medicin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IMB30-16 in the treatment of CD 30 positive lymphoma, the present research wanted to label IMB30-16 with 99m-Technetium and 188-Rhenium, to find the labeling method and condition, physiochemical property, in vitro activity, in vivo biological property by molecule, cell and animal different level study. At last, we hope to get targeting CD30 radioimmunity imaging and therapy medicin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188Re-IMB30-16 in CD30 positive lymphoma.
靶向CD30的免疫治疗已用于复发性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HL/ALCL),且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这些靶向药物的适应范围仅限于HL/ALCL的某些阶段,而CD30的表达也见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课题组前期工作中已制备对淋巴瘤细胞表面CD30分子具有良好亲和活力的抗CD30单抗(IMB30-16)。为提高靶向CD30免疫治疗的疗效、扩大靶向CD30免疫治疗的适应症、研究靶向CD30放射免疫探针的治疗机制,本课题组拟利用锝-99m和铼-188标记IMB30-16,通过分子、细胞、动物不同水平的研究,探讨99mTc-IMB30-16和188Re-IMB30-16的标记方法、理化性质;体外活性;体内生物学性质;最终获得的靶向CD30的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药物,探讨188Re-IMB30-16在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的作用机制。

结项摘要

免疫显像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特异性分子影像学显像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作为示踪剂进行显像,其优势在于将抗体结合靶标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与PET成像的极高灵敏度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实现无创性、可视化评估靶向抗原在活体水平的表达及分布,起到特异性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是一种发展中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显像手段。CD3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正常细胞不表达,在非病理状态下活化的T细胞、B细胞表面低表达,而在HL和ALCL中普遍高表达。CD30被激活后,其胞外部分很快被蛋白酶降解,形成可溶性的sCD30。由于sCD30在HL和ALCL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升高,已作为HL和ALCL的疗效评估的肿瘤标志物。本项目组拟利用单光子核素和正电子核素(64Cu)标记IMB30-16,通过分子、细胞、动物不同水平的研究,探讨123I-IMB30-16和64Cu-IMB30-16的标记方法、理化性质;体外活性;体内生物学性质;最终获得的靶向CD30的放射免疫显像药物,为探讨CD30阳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我们对抗CD30-LDM30-16采用碘源法进行放射性碘化。123I-anti-CD30-LDM的放射化学纯度超过98%,特异性活性为240.5MBq/mg。在体外评估了123I-anti-CD30-LDM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细胞结合试验被用来评估CD30阳性的Karpas299细胞和CD30阴性的Raji细胞的结合能力,携带Karpas299和Raji异种移植的B-NDG小鼠被用于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抗CD30-LDM是一种理想的针对CD30的ADC,它很容易被123I标记并获得足够的产量。123I-抗CD30-LDM在体外保持了与CD30的特异性结合,并在B-NDG小鼠的肿瘤异种移植中被吸收。这些结果对抗CD30-LDM作为一种有希望的用于显示CD30阳性淋巴瘤的临床转化候选药物。我们在前期靶向CD30抗体的基础上,又开展了靶向TROP2单克隆抗体在胰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免疫PET/CT显像,并且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开展神经母细胞瘤靶向GD2的免疫PET/CT显像及核素诊疗一体化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ncurrent Pancreatic Metastasis From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Primary Cholangiocarcinoma on FDG PET/CT Imaging
肺腺癌和原发性胆管癌并发胰腺转移的 FDG PET/CT 成像
  • DOI:
    10.1097/rlu.000000000000249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0.6
  • 作者:
    Wang Wei;Kan Ying;Yang Xu;Liu Jie;Yang Jigang
  • 通讯作者:
    Yang Jigang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Involving 7 Different Organs in a Pediatric Patient Demonstrated by FDG PET/CT
FDG PET/CT 显示儿童患者涉及 7 个不同器官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DOI:
    10.1097/rlu.0000000000002929
  • 发表时间:
    2020-03-01
  • 期刊: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0.6
  • 作者:
    Zhang, Mingyu;Yang, Xu;Yang, Jigang
  • 通讯作者:
    Yang, Jigang
FDG PET/CT Findings of a Synovial Sarcoma in a Renal Transplant
肾移植滑膜肉瘤的 FDG PET/CT 结果
  • DOI:
    10.1097/rlu.000000000000242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0.6
  • 作者:
    Yang Xu;Wang Wei;Kan Ying;Liu Jie;Yang Jigang
  • 通讯作者:
    Yang Jigang
FDG PET/CT Findings of Polymorphic 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in a Transplanted Kidney
移植肾中多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 FDG PET/CT 结果
  • DOI:
    10.1097/rlu.000000000000202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0.6
  • 作者:
    Yang Yuanyuan;Wang Wei;Kan Ying;Liu Jie;Yang Jigang
  • 通讯作者:
    Yang Jigang
EBV-Associated T-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Demonstrated on FDG PET/CT in a Patient With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FDG PET/CT 显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 EBV 相关 T 细胞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DOI:
    10.1097/rlu.0000000000002649
  • 发表时间:
    2019-10-01
  • 期刊: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0.6
  • 作者:
    Hao, Ruirui;Yang, Xu;Yang, Jigang
  • 通讯作者:
    Yang, Jig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体表面积标准化方法在老年患者Gate’s法测算GFR中的适用性研究
  • DOI:
    10.15953/j.1004-4140.2018.27.03.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磊磊;刘俊;王遥;苏卫红;杨吉刚
  • 通讯作者:
    杨吉刚
儿科核医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
  • DOI:
    10.13929/j.1003-3289.20170405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跃;杨吉刚;邵付强;赵瑞芳;王雪梅;解朋;刘斌;庞华;吴哈;白侠;李亚明
  • 通讯作者:
    李亚明
不同狭窄程度下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20.09.0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欢;冯月;刘有军;杨吉刚;苏卫红
  • 通讯作者:
    苏卫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吉刚的其他基金

靶向GD2新型单克隆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的放射免疫诊疗一体化及免疫微环境重塑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靶向GD2新型单克隆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的放射免疫诊疗一体化及免疫微环境重塑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7203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18F-FDG PET/CT和123I-MIBG SPECT/CT的神经母细胞瘤影像基因组学研究
  • 批准号:
    8197164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99mTc标记氨荒酸盐肿瘤乏氧分子探针的研究
  • 批准号:
    8110106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