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大气—电离层(MAI)探测系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27002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1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
    杨国斌; 周晓明; 青海银; 姜春华; 朱鹏; 项正; 邹正阳; 吴金男;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modern tendency of 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aims at the direction of miniaturization, multifunction, automation, systematiz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main target for this proposal i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a new atmospheric and ionospheric detection system which is called Middle Atmosphere —Ionosphere (MAI) system. Pseudo-random code phase modulation puls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intra-pulse phase encoding and inter-pule phase encoding is utilised. The new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integrates the middle atmospheric detection and ionospheric detection by using one hardware platform and antenna array. This new system is able to observe both the wind field and continuous height profile of electron density. This new system has various detection modes and parameters, low transmitter power, small antenna array, low construction price and fast installation. This projec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ionospheric changes, coupling of middle atmosphere/ low thermosphere and ionosphere.
本项目旨在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同时满足中层大气探测功能与电离层等离子体探测功能的新体制探测系统,即中层大气-电离层(Middle atmosphere —Ionosphere, MAI)探测系统。该系统基于伪随机码调相脉冲压缩技术,针对中层大气和电离层探测需求,分别采用脉内相位编码和脉间相位编码探测体制,在国际上首次将中层大气探测功能与电离层等离子体探测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可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同一天线阵列上,开展中层大气探测和电离层探测,实现一机多能,不仅可获取中层大气风场信息、电离层探测信息,且可获得从电离层D层到F层的连续电子密度剖面。该系统具有探测模式多样、探测参数多、发射功率小、天线单元体积小、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设备功能和应用效率,节约资源。本项目的实现对于深入了解电离层变化、研究中层(低热层)—电离层相互作用和耦合机制及空间天气学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电离层是电离气体和中性气体共同作用的场所,上连外层空间、下接中低层大气,是日地整体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层次。低电离层(D层和E层)位于中性大气和电离层过渡区,这一部分大气同时受到中性大气过程和碰撞与电动力学作用控制。同时获取中层大气探测资料和电离层探测数据,将大大促进对电离层的全面理解和日地空间系统整体行为的深刻认识。.本项目研究和开发了一种能同时满足中层大气探测功能与电离层等离子体探测功能的新体制探测系统,即中层大气-电离层(Middle atmosphere —Ionosphere, MAI)探测系统。该系统基于伪随机码调相脉冲压缩技术,针对中层大气和电离层探测需求,分别采用脉内相位编码和脉间相位编码探测体制,在国际上首次将中层大气探测功能与电离层等离子体探测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可在同一硬件平台上、同一天线阵列上,开展中层大气探测和电离层探测,实现一机多能,不仅可获取中层大气风场信息、电离层探测信息,且可获得从电离层D层到F层的连续电子密度剖面。该系统具有探测模式多样、探测参数多、发射功率小、天线单元体积小、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设备功能和应用效率,节约资源。本项目的实现对于深入了解电离层变化、研究中层(低热层)—电离层相互作用和耦合机制及空间天气学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支持向量机用于电离层foF2的短期区域预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美玲;胡耀垓;周晨;赵正予;张援农;刘静;邓忠新
  • 通讯作者:
    邓忠新
小功率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自动判读
  • DOI:
    10.13245/j.hust.16061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耀垓;宋欢;姜春华;赵正予
  • 通讯作者:
    赵正予
短波电离层探测系统软件设计
  • DOI:
    10.14140/j.cnki.hncjxb.2016.03.01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宁;赵正予
  • 通讯作者:
    赵正予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斜测电离图参数反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欢;胡耀垓;赵正予;姜春华
  • 通讯作者:
    姜春华
Automatic scaling of HF swept-frequency backscatter ionograms
高频扫频反向散射电离图的自动缩放
  • DOI:
    10.1002/2014rs00562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RADIO SCIENCE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Song Huan;Hu Yaogai;Jiang Chunhua;Zhou Chen;Zhao Zhengyu
  • 通讯作者:
    Zhao Zheng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提取频高图中O波描迹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辉;周晨;姜春华;杨国斌;赵正予
  • 通讯作者:
    赵正予
频高图Es层回波的自动识别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胜;周晨;姜春华;杨国斌;赵正予
  • 通讯作者:
    赵正予
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雷达的发射模块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婷;陈罡;石书祝;赵正予
  • 通讯作者:
    赵正予
地球辐射带能量电子通量在不同地磁活动下的统计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晨;项薇;汪枫;顾旭东;赵正予
  • 通讯作者:
    赵正予
卡尔曼滤波和自相关分析方法短期预报电离层f_0F_2的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燚;张援农;姜春华;赵正予;刘静
  • 通讯作者:
    刘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正予的其他基金

ELF/VLF波散射人工辐射带高能电子研究
  • 批准号:
    40774100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体制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雷达的研究
  • 批准号:
    40474066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低纬磁脉动与电离层Alfvén谐振的相关研究
  • 批准号:
    40374059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低纬Pc3磁流波传播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69471026
  • 批准年份:
    1994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