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青藏高原在全球海洋经圈环流形成中的角色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737204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2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Tibetan Plateau (TP) is the third pole of the Earth. It is the one of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arth lithosphere and cryosphere, which is the Earth largest store of ice and snow after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It behaves like a gigantic heat pump at over 4000 meters in summer, determining the basic states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atmosphere circul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which control the strength and extension of meridional water vapor transport. The TP has also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shaping of present climatology of the global ocean circulations. This project will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TP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esent ocean climate using coupled climate models, with particularly interest on how the TP affects the global great conveyor belt such like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AMOC), delving into the detailed processes of the land-air coupled system over the TP impacting on the global meridional ocean heat and freshwater transports. Through a set of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the project will also compar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continental topography on the AMOC. The studies in the project will great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P in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是地球岩石圈和冰雪圈的最重要组成之一,是除南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大冰雪储存地。青藏高原夏季是一个巨大的热力泵,决定了夏季亚洲季风以及邻近区域的大气环流基本状态,控制着经向水汽输送强度及延伸范围。除了影响大气环流,青藏高原对现代全球海洋环流气候态的塑造也有重大影响。本项目将利用耦合气候模式深入系统地研究青藏高原在现代全球海洋大输送带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它影响北大西洋海气相互作用、深水形成以及大西洋经圈翻转流的详细过程,探索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影响全球海洋经向能量及淡水输送的机理,比较不同板块陆地地形在现代海洋经圈翻转流气候态形成中的相对贡献。本项目的研究对全面深刻认识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青藏高原对北半球宜居气候有重大贡献。我们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存在促进了跨赤道的向北的海洋热量输送和大气水汽输送,对北半球宜居的现代气候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青藏高原的存在,北半球地面气温整体而言将比现在的平均温度低约3-4℃,北半球的大气将比现在干燥10%。.青藏高原的抬升塑造了全球海洋热盐环流,促进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的建立。全球海洋热盐环流是决定地球气候态的最关键的内部因素之一。没有青藏高原,北大西洋深水形成将大为减弱,最终将导致AMOC崩溃,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全球海洋热盐环流将不复存在。没有青藏高原,全球热盐环流主体将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这就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气候态。.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对全球热盐环流的影响可以忽略。没有落基山脉,从北太平洋向北大西洋的水汽输送会增加,但同时从热带东太平洋向北大西洋的水汽输送将大为减少,这两个因素叠加将使北大西洋海水略为变咸。落基山脉存在与否对北大西洋海表面的淡水收支没有明显影响,不是现今深水形成发生在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的原因。安第斯山脉的抬升主要影响局地大气环流,对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影响非常小。.青藏高原的抬升重塑了全球水汽分布格局,促进了北部非洲沙漠的形成。青藏高原大地形仿如一个巨大的吸引子,吸引了高原东、西、南等三侧的水汽向其辐合,导致中纬度大西洋海水盐度升高,太平洋海水盐度降低,欧亚大陆东南侧降水增多。青藏高原的抬升直接减少了印度洋和热带大西洋往北非的水汽输送,并同时通过增强AMOC强度调控了北大西洋向北非的水汽输送。.青藏高原-北极-南极的三极联动。没有青藏高原,北半球高纬度西风增强,北极极涡增强,高层降温,低层增温。同时南半球西风减弱,南极底层水的形成加强。青藏高原的存在加剧了南北半球的不对称性,使北半球表面温度增加4℃,南半球降低2℃。使现代气候中北极比南极温度高2℃。现代气候中青藏高原的存在增加了北半球的宜居性。.青藏高原的存在抑制了ENSO变率,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的存在对ENSO的影响都很小。没有青藏高原,热带东太平洋海温表现出更为剧烈的振荡,ENSO变率约增强1倍,但对ENSO周期影响不明显。没有落基山脉,ENSO振幅约增大10%作用。安第斯山脉对热带东太平洋的大气-海洋状态有轻微影响,对ENSO振幅的影响可以忽略。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青藏高原对全球大气温度和水汽分布的影响
  • DOI:
    10.13209/j.0479-8023.2018.08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杰;温琴;沈星辰;邵星;杨海军
  • 通讯作者:
    杨海军
不同分辨率下青藏高原对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影响的耦合模式研究
  •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09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星;杨海军;李洋;姜睿;姚杰;杨千姿
  • 通讯作者:
    杨千姿
青藏高原对北大西洋深水形成影响机制的季节差异
  • DOI:
    10.13209/j.0479-8023.2021.06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星;杨海军
  • 通讯作者:
    杨海军
青藏高原对非洲北部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 DOI:
    10.13209/j.0479-8023.2020.06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志宏;杨海军
  • 通讯作者:
    杨海军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ENSO Variability
研究青藏高原在 ENSO 变化中的作用
  • DOI:
    10.1175/jcli-d-19-0422.1
  • 发表时间:
    2020-06
  • 期刊:
    Journal of Climat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Wen Qin;Doos Kristofer;Lu Zhengyao;Han Zixuan;Yang Haijun
  • 通讯作者:
    Yang Hai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蠕变性地层中套管有效外挤压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石油钻探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子丰;杨海军;陈飞
  • 通讯作者:
    陈飞
塔河-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史的综合厘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海军;王振奇;刘显凤;韩剑发
  • 通讯作者:
    韩剑发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an Artificial Stock Option Market Based on Bidirectional Conduction
基于双向传导的人工股票期权市场稳定性研究
  • DOI:
    10.3390/e15020700
  • 发表时间:
    2013-02
  • 期刊:
    Entrop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杨海军;孙桂平
  • 通讯作者:
    孙桂平
长白山源头溪流河床凋落物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生态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宫雨薇;王璐;谭颖;陈鸽;张振兴;杨海军
  • 通讯作者:
    杨海军
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原发食管恶性肿瘤:272, 437例的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分布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华内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立东;李留玉;宋昕;赵学科;周福有;徐瑞华;刘志才;李爱丽;李吉林;王献增;张立国;朱芳恒;李学民;赵卫星;郭贵周;高文俊;李秀敏;万里新;库建伟;徐全晓;朱富国;纪爱芳;李慧翔;任景丽;周胜理;陈培楠;鲍启德;高社干;杨海军;魏锦昌;毛伟敏;韩占强;秦艳茹;周英;韩文莉;雷玲玲;范宗民;王苒;杨媛啧;吉佳佳;陈瑶;李志强;胡景峰;孙琳;陈亚杰;白合林
  • 通讯作者:
    白合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海军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对热带辐合带影响的耦合模式研究
  • 批准号:
    91337106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大气-海洋经向热量输送机制及结构研究
  • 批准号:
    4137600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气候系统响应时间尺度及可逆性研究
  • 批准号:
    41176002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估计变动气候中大气和海洋经向热量输送
  • 批准号:
    4097600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外海温异常对热带气候平均态及ENSO的影响
  • 批准号:
    4057600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4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太平洋温跃层年代际变化模式研究
  • 批准号:
    40306002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