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中生代蚤类昆虫的功能形态分析与早期演化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227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2.动物系统与分类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Fleas, as important insect vectors, are harmful to human’s health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Due to scarce fossil materials,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fleas are still not clear, and entomologists ha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taxonomy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s of Mesozoic fleas. Based on flea fossils collecte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about 165 Mya) and Early Cretaceous (about 125 Mya) of northeastern China,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morphology, systematics and phylogeny analyses of Siphonaptera. We will carry out functional morphology analyses of some special structures of fleas, such as sucking mouthparts, external genitals, setae, antenna, etc., and explore the co-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eas and their hosts. Compared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extant fleas, together with the features of abundant holometabolous insect fossils, such as scorpionflies and wasps in our collections, we plan to conduct phylogenetic analyses, demonstrate fleas’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al process, and search for the origin and diversified time nodes of Siphonaptera.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evidences for elucid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iphonaptera.
跳蚤作为重要的病媒昆虫,对人类健康和家畜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因化石材料稀少,人们对跳蚤的起源及早期演化知之甚少,学者们对中生代蚤类的分类位置也争议很大。本项目将基于我国东北中生代晚期侏罗纪(距今约1.65亿年)和白垩纪(距今约1.25亿年)采集的蚤类化石标本,着重开展形态学、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对蚤类特殊的结构(如刺吸式口器、外生殖器、刚毛分布、触角等)进行细致的功能形态分析,探索蚤类与宿主的协同演化关系;结合现生跳蚤的形态特征数据,利用团队收藏的长翅目、膜翅目等全变态昆虫化石材料,开展系统发育分析,揭开蚤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历史演化过程,探索蚤目的起源和分化时间节点。为恢复和重建蚤目的自然演化历史提供证据。

结项摘要

跳蚤作为重要的外寄生病媒昆虫,可以传播多种人类疾病。因为化石材料稀少,人们对跳蚤等外寄生昆虫的早期演化知之甚少。本项目基于中生代时期跳蚤等昆虫化石材料,研究基干跳蚤对外寄生习性的适应性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全世界中生代共记录跳蚤4属8种,归于Saurophthiridae、Pseudopulicidae、Tarwiniidae三科。我国Pseudopulicidae化石已记录3属6种,Saurophthiridae化石2种,具雌雄二型现象,采自我国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中;(2)跳蚤在早期演化中,体型明显缩小,口器逐渐变短,之后随着寄生生活的进一步特化,才出现前、中、后足的演化,可以说体型的变化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推测巨大的体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意味着跳蚤需要吸食大量的血液维持身体的消耗,因此较小的体型选择性地成为了跳蚤演化中的优势类群;(3)通过分析2000余块包裹在琥珀中的羽毛标本,找到了已知最早的取食羽毛的一类外寄生昆虫,深入分析其结构特征,提出了昆虫食毛的行为至少起源于白垩纪的中期,填补了食毛类昆虫早期起源和演化的空白。本研究中跳蚤、竹节虫等化石证据进一步证实我国东北地区是中生代昆虫起源和辐射的中心之一。跳蚤的基干类群伴随宿主的转移展现了快速的适应性演化速率。白垩纪早期到中期是现生昆虫类群辐射分化的关键时期,白蚁和蚂蚁等真社会昆虫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品级分化、世代交替的现象。相关成果发表论文14篇,包括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等刊物,参与撰写全英文专著1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3)1项,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wo new iron maiden ants from Burmese amber (Hymenoptera: Formicidae: Zigrasimeciini)
缅甸琥珀中的两种新铁娘子蚁(膜翅目:蚁科:Zigrasimeciini)
  • DOI:
    10.25849/myrmecol.news_030:161
  • 发表时间:
    2020-01-01
  • 期刊:
    MYRMECOLOGICAL NEWS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Cao, Huijia;Boudinot, Brendon E.;Gao, Taiping
  • 通讯作者:
    Gao, Taiping
The first xiphydriid wood wasp in Cretaceous amber (Hymenoptera: Xiphydriidae) and a potential association with Cycadales
白垩纪琥珀中第一个剑齿木蜂(膜翅目:剑齿科)以及与苏铁目的潜在关联
  • DOI:
    10.5194/fr-24-445-2022
  • 发表时间:
    2022-01
  • 期刊:
    Fossil Record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Gao Jia;Engel Michael S.;Grímsson Friðgeir;Gu Lei;Ren Dong;Gao Taiping
  • 通讯作者:
    Gao Taiping
New sawflies from the mid-Cretaceous Myanmar amber (Insecta: Hymenoptera: Syspastoxyelidae)
来自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的新锯蝇(昆虫纲:膜翅目:Syspastoxyelidae)
  • DOI:
    10.1080/08912963.2019.1687695
  • 发表时间:
    2019-11
  • 期刊:
    Historical Biology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Wang Yimo;Lin Xiaodan;Wang Mei;Shih Chungkun;Ren Dong;Gao Taiping
  • 通讯作者:
    Gao Taiping
Vespids from the mid-Cretaceous with club-shaped antennae provide new evidence about the intrafamiliar relationships of Vespidae
白垩纪中期的具有棒状触角的胡蜂为胡蜂科的内部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 DOI:
    10.1093/zoolinnean/zlaa127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Wu Qiong;Yang Hongru;Shih Chungkun;Ren Dong;Zhao Yunyun;Gao Taiping
  • 通讯作者:
    Gao Taiping
New insects feeding on dinosaur feathers in mid-Cretaceous amber
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以恐龙羽毛为食的新昆虫
  • DOI:
    10.1038/s41467-019-13516-4
  • 发表时间:
    2019-12-10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Gao, Taiping;Yin, Xiangchu;Ren, Dong
  • 通讯作者:
    Ren, D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交叉立方体互联网络的容错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中文核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太平;闫宇琦
  • 通讯作者:
    闫宇琦
互联网络RCP(n)的最短路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中文核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太平;刘宏英;闫宇琦;王敏
  • 通讯作者:
    王敏
基于超立方体的双Petersen图连接的互联网络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太平;张哲夫
  • 通讯作者:
    张哲夫
大葱花苞发育与减数分裂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学教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昕;李利;胡英考;高太平;李雅轩
  • 通讯作者:
    李雅轩
中生代丽蛉拟态及灭绝机制的探讨(脉翅目,丽蛉科)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强;方诗玮;关馨阳;张霄;任东;高太平
  • 通讯作者:
    高太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太平的其他基金

中生代竹节虫化石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国中生代蚤类昆虫的多样性及其与寄主的协同演化
  • 批准号:
    3140199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