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装置电阻壁模反馈控制的准线性数值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0505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904.磁约束等离子体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ough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ctive control of resistive wall mode (RWM) instability by external coils on Tokamak device, the RWM is often regarded, and in fact studied, both in analysis and numerical works, as a linear MHD mode. It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of the plasma parameters' evolution caused by perturb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feedback control. Actually, the plasma parameters, such as rotation, will change by perturbations when the feedback system turns on for the discharge 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fusion devices. And the rotation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eedback system. The quasi-linear numerical study on active control of the RWM in Tokamak devices will carried on in this work,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hysics of the magnetic feedback on the RWM stabilization via self-consistent non-linear interaction. The work will be extremely useful for tokamak experiments and design for China, such as HL-2M, EAST and CFETR. The work will computed by MARS-Q code and the plasma toroidal rotation evolution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well as the kinetic effects which may introduc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rotation profile and modify the eigenfunction of the fluid RWM.
托卡马克装置上利用外部线圈反馈控制电阻壁模不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目前在主动控制系统的描述上,大部分理论和数值研究工作仍然集中在线性控制阶段,没有考虑控制过程中等离子体参数随扰动场的演化。对于聚变装置实际的放电过程,以及未来的聚变堆而言,反馈控制过程中等离子体参数(如旋转速度)在扰动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旋转速度的变化会反过来影响反馈控制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清楚反馈过程中电阻壁模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特性,为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HL-2M, EAST未来开展电阻壁模不稳定性反馈控制的实验研究提供物理支持,本课题拟利用MARS-Q程序开展反馈控制电阻壁模不稳定性的准线性数值模拟研究。模型中结合漂移动理学效应,考虑了扰动场对等离子体环向旋转速度剖面和幅值的影响。这里扰动场是由反馈控制线圈和电阻壁模不稳定性本身产生的,这些扰动场产生的力矩会影响等离子体旋转速度的演化。

结项摘要

磁约束核聚变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高效的聚变能源。因为托卡马克装置中聚变功率与等离子体比压的平方成正比,先进等离子体运行方案的运行比压一般较高,但是当比压高于无壁比压极限时会激发电阻壁模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模式一旦发生,自身很难达到非线性饱和状态,并最终导致放电破裂,损坏装置的内部结构。因此,电阻壁模不稳定性控制一直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电阻壁模不稳定性控制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以等离子体环向流或动理学阻尼效应的被动控制,另一种是利用共振磁扰动线圈的主动反馈控制方法。. 本项目利用MARS-F/Q程序进行了电阻壁模不稳定性主动控制的准线性模拟工作。针对ITER装置9MA先进运行方案,利用安装在真空室内的上中下三组共振磁扰动线圈作为控制器计算了电阻壁模不稳定性的随时演化过程。在不考虑传感器噪声情况下,反馈系统控制ITER装置电阻壁模所需要的电压较小,大约1V左右。而噪声会极大地提高系统对线圈电源的要求,在噪声水平为0.25高斯时,控制电阻壁模的最小电压为4V;而噪声达到1高斯时,系统需要的电压将高达40V。基于HL-2M装置的电阻壁模协同控制准线性模拟表明,等离子体旋转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控制电阻壁模所需要的临界反馈增益及电压电流要求,并提高系统对传感器噪声的耐受程度。我们也模拟了电磁力矩、Reynolds压力力矩及新经典环向阻尼力矩对等离子体环向剖面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对ITER及HL-2M装置高比压放电下电阻壁模不稳定性控制实验具有指导价值,并为装置共振磁扰动线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Resistive versus ideal plasma response to RMP fields in DIII-D: roles of q(95) and X-point geometry
DIII-D 中对 RMP 场的电阻响应与理想等离子体响应:q(95) 和 X 点几何形状的作用
  • DOI:
    10.1088/1741-4326/ab20f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Nuclear Fusion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Yang Xu;Liu Yueqiang;Paz Soldan Carlos;Zhou Lina;Li Li;Xia Guoliang;He Yuling;Wang Shuo
  • 通讯作者:
    Wang Shuo
Effects of control voltage saturation and sensor noise on the resistive wall mode feedback in ITER
控制电压饱和和传感器噪声对 ITER 中电阻壁模式反馈的影响
  • DOI:
    10.1088/1741-4326/ab2d7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Nuclear Fusion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Wang S.;Liu Y. Q.;Zheng G. Y.;Song X. M.;Hao G. Z.;Xia G. L.;Li L.;Li B.;Zhang N.;Dong G. Q.;Bai X.
  • 通讯作者:
    Bai X.
Numerical study of effect of plasma rotation and feedback control on resistive wall mode in ITER
ITER中等离子体旋转和反馈控制对电阻壁模式影响的数值研究
  • DOI:
    10.7498/aps.70.2020139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Cao Qi-Qi;Liu Yue;Wang Shuo
  • 通讯作者:
    Wang Shuo
Effects of poloidal and parallel flows on resistive wall mode instability in toroidally rotating plasmas
极向流和平行流对环形旋转等离子体中电阻壁模式不稳定性的影响
  • DOI:
    10.1088/1741-4326/ab415d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Nuclear Fusion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Guoliang Xia;Yueqiang Liu;L. Li;C.J. Ham;Z.R. Wang;Shuo Wang
  • 通讯作者:
    Shuo Wang
Modeling active control of resistive wall mode with power saturation and sensor noise on HL-2M
在 HL-2M 上对具有功率饱和和传感器噪声的电阻墙模式主动控制进行建模
  • DOI:
    10.1088/1361-6587/abf315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Wang S.;Liu Y. Q.;Xia G. L.;Song X. M.;Hao G. Z.;Li L.;Li B.;Zhang N.;Dong G. Q.;Bai X.;Zheng G. Y.
  • 通讯作者:
    Zheng G.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少年睡眠质量在家庭亲密度与情绪问题间的纵向中介作用:一项为期3年的追踪研究
  •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21.04.02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绪亮;王硕;李子涵;朱亚
  • 通讯作者:
    朱亚
调幅声与调频声感知能力测试在听力学领域中的应用
  • DOI:
    10.3760/cma.j.cn115330-20200528-0045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哲;王硕
  • 通讯作者:
    王硕
动态极值排序集抽样设计下Rayleigh分布的参数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应用数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炳良;陈望学;王硕
  • 通讯作者:
    王硕
模块化仿生波动长鳍水下推进去的设计与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睿;王硕
  • 通讯作者:
    王硕
基于WNN-RAGA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硕;马溪骏;杨善林
  • 通讯作者:
    杨善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