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绩效测评的高密度城镇化地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408426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802.城乡规划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4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5-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郭光普; 姚雪艳; 杨婷; 杨天人; 韩婧;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Urban biodiversity is one of the key indicators to assess urban ecosystem servi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citie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urban planning researches related to urban biodiversity, but current studies have not been closely linked to the urban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which leads to the in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biological spatial plan based on species investigation in th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spatial patterns and biological habitat in high-density urbanized areas. By introducing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from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biology, urban planning, urban geography and taking Shanghai Metropolitan as case study, impact of urban ecological space on urban biodiversity performance in city level, ex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level and internal morphology level will been assessed. Factors and key indicator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will b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harmonized spatial layout between high density human habitat and natural biological habitat in the context of limited land resource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评价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城市规划研究将日益得到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尚未紧扣城市规划通过形态布局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配置的特性,使得前期的大量生物物种调查和生物空间功能区划成果无法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本项目重点关注高密度城镇化地区城市格局与生物栖息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拟通过城市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科学方法,以上海为例,研究城乡生态空间整体格局、外部空间结构、内部生境形态三个层面对生物多样性效应的影响机制,紧扣城市规划控制体系,提炼基于空间结构变量的关键控制指标,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推动高密度人居环境与自然生物栖息环境和谐共生的合理布局,为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本研究应对高密度城镇化发展对自然生物栖息空间的侵蚀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生物生境系统的缺失,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解析城市生物栖息的空间环境需求,通过实证检验,探讨不同尺度城市建成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提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的城乡生态空间规划设计控制要素,为从城市规划角度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研究首先基于城市生物营养级类群和空间生态位需求,从人与自然全域多维叠合的视角提出“多重生境”概念,构建了包含类型、功能、供给潜力的城乡多重叠合生境理论。随后,又以叠合基层质量和叠合干扰压力的双重视角,构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绩效与建成环境的关联影响理论,“双视角”影响要素包含生物基层承载要素和人工环境干扰要素,“六维度”影响效应即:配比效应、面积效应、边缘效应、距离效应、网络效应、高度效应,通过各类影响要素作用于不同尺度的多重生境,产生相互关联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讨论了两个尺度的建成环境变量对生物多样性绩效的影响机制。其中宏观尺度以上海市各区县为统计单元,辅以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分布和质量评析;中微观尺度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沿线51个地块鸟类为主的物种多样性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提取了两个尺度对生物多样性绩效有较大影响的建成环境变量,初步构建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绩效”的Q/P(质量/压力)评价模式(UBPA),并明确了各类型生境的生态空间规划设计调控目标,提出基于提升生物多样性绩效的城乡生态空间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层级的规划设计优化原则,构建了12条策略和6项关键指标所组成的优化策略包。.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在实践过程中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推动高密度人居环境与自然生物栖息空间和谐共生的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撑,补充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研究中存在的生物学维度缺失。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2)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研究进展评述与对策思考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规划师
- 影响因子:--
- 作者:干靓;吴志强
- 通讯作者:吴志强
上海高密度城区不同用地的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中国城市林业
- 影响因子:--
- 作者:干靓;郭光普
- 通讯作者:郭光普
基于生态位需求的高密度城区鸟类微生境选择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地区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风景园林
- 影响因子:--
- 作者:干靓;郭光普
- 通讯作者:郭光普
城市建成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素辨析与优化路径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国际城市规划
- 影响因子:--
- 作者:干靓
- 通讯作者:干靓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德国市镇建设指导规划及对我国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小城镇建设
- 影响因子:--
- 作者:干靓;张立;董舒婷;钱玲燕;蒋薇
- 通讯作者:蒋薇
不同健康影响路径下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风景园林
- 影响因子:--
- 作者:干靓;杨伟光;王兰
- 通讯作者:王兰
健康社区规划理念与实践初探——以成都市中和旧城更新规划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上海城市规划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文尧;王兰;赵刚;刘刚;干靓
- 通讯作者:干靓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干靓的其他基金
基于亲自然感知及其复愈性提升的城市滨水区生态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上海黄浦江两岸为例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