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状灰岩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以浙江常山奥陶系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212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field profil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authentication, paleontology, C-O isotope, Sr isotope, constant-trace-rare earth element, X-ray diffraction, cathodoluminescence analysis and so on using the Huangnitang section, Huangnitang reservoir section and 205 national road section in the Changsha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main profiles, firstly we definite the sedimentary facie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Ordovician strata; secondly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nodular limestone of the Yinchufu, Yenwashan, Huangnekang and Sanqushan formation; thirdly confirm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nodule and matrix; fourthly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nodular limestones and definite thei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veloped horizon i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the end, we will discuss the similarity and speciality between the different Ordovician nodular limestone and typical nodular limestone elsewhere in the world in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iagenesis. In a certain extent, this study will fill the deficiency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enrich and perfect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diagenesis,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Ordovician strata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n provide a typical research example for the nodular limestone.
本项目以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黄泥塘水库剖面和205国道剖面作为主干剖面,砚瓦山村大陈岭等剖面为辅助剖面,在野外剖面详细观察和描述基础上,采用室内薄片鉴定、古生物分析、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常量-微量-稀土元素、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等实验手段,在明确研究区奥陶系沉积相、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的背景下,着重对印渚埠组、砚瓦山组、黄泥岗组和三衢山组瘤状灰岩的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精细研究,确定瘤体和基质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探讨瘤状灰岩的成因机制,明确瘤状灰岩的形成环境及其在沉积层序中的发育部位。分析对比研究区奥陶系不同层位和不同类型瘤状灰岩与世界其它地区典型瘤状灰岩的环境和成岩作用等过程的共性和特性。本项目的开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丰富并完善研究区奥陶系沉积、成岩、古环境演化以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等方面的认识,为瘤状灰岩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实例。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黄泥塘水库剖面和205国道剖面和安徽巢湖马家山、平顶山剖面作为主干剖面,以浙江常山砚瓦山村大陈岭、南京湖山剖面为辅助剖面,在 野外剖面详细观察和描述基础上,采用室内薄片鉴定、古生物分析、碳氧同位素、锶同 位素、常量-微量-稀土元素、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等 实验手段,明确了瘤状灰岩所赋 存的奥陶系和三叠系的沉积相、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的背景,着重对奥陶系印渚埠组、 砚瓦山组和黄泥岗组,以及安徽巢湖三叠系殷坑组瘤状灰岩的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 进行精细研究,确定瘤体和基质的各种宏观和微观差异,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探讨瘤状灰岩的成因机制,明确瘤状灰岩的形成环境及其在沉积层序中的发育部位。分析 对比奥陶系和三叠系典型瘤状灰岩的环境和成岩作用等过程的共性和特性。本项目的开 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丰富并完善中国南方奥陶系和三叠系沉积、成岩 、古环境演化等方面的认识。. 研究表明, 瘤状灰岩由瘤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瘤体主要多为灰色、浅灰色或灰白色微晶灰岩、泥晶微晶灰岩和微晶泥晶灰岩,主要矿物是方解石,次为石英、斜长石和黏土矿物等陆源物质,还含少量的黄铁矿。基质颜色较深,以黄色、褐黄色和黄灰色钙质泥岩为主,泥质微晶灰岩次之,与瘤体相比,基质中方解石矿物明显减少,石英、黏土矿物明显增加,斜长石含量变化不大。瘤状灰岩是沉积物沉积时期周期性底流溶解和成岩过程中差异性压实和压溶共同作用的产物,瘤体原岩中非碳酸盐组份含量及后期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导致瘤状灰岩不同的存在形式,有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三种。瘤状灰岩主要发育在水体较深斜坡或深水盆地环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沉积及地球化学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霞;于进;李达;张妮
  • 通讯作者:
    张妮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瘤状灰岩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妮;张霞;于进;李达
  • 通讯作者:
    李达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of Paleogene Dainan Formation in the Gaoyou Depression, North Jiangsu Basin, eastern
苏北盆地东部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沉积特征及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Petroleum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Xia Zhang;Chun-Ming Lin;Yong Yin;Ni Zhang
  • 通讯作者:
    Ni Zh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X射线衍射技术应用于宝石鉴定-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进展
  •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6.03.00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岩矿测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妮;林春明
  • 通讯作者:
    林春明
晚第四纪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物源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古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霞;林春明;杨守业;高抒;RobertW.Dalrymple
  • 通讯作者:
    RobertW.Dalrymple
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二叠系储层成岩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岩性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进;张奎华;林春明;张霞;张妮;邓程文
  • 通讯作者:
    邓程文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诺北地区第四纪生物气形成及影响因素
  •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805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培贤;张霞;林春明;王大华;张奎华;肖永军;栾守亮
  • 通讯作者:
    栾守亮
长江三角洲启东地区全新统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气形成的控制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旭东;林春明;张霞;邓程文;王淑君
  • 通讯作者:
    王淑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林春明的其他基金

晚更新世—全新世太湖下切河谷形成演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217210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晚更新世—全新世太湖下切河谷形成演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杭州湾地区超浅层生物气充注与成藏模式研究
  • 批准号:
    41572112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末次盛冰期以来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序列、年代格架及古环境演化
  • 批准号:
    40872075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浙江超浅层全新统生物气藏盖层空隙水压力封闭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0272063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