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之间能量交换的机理及其对深海大洋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00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Energy cascading proces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nergy balance of global ocean.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ut also most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physical oceanography. While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basin-scale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to mesoscale eddies and from internal gravity waves to turbulent mixing is relatively well documented, it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how the energy exchanges between mesoscale eddies and internal gravity waves (especially near-inertial internal waves). Therefore, studying their energy exchange has great scientific values..Based on oceanic in situ observat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btained from high-resolutio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this project is aimed to study the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mesoscale eddies and near-inertial internal waves, with focuses on (1) reveal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nergy exchange rate in the global ocea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2) exploring the major dynamical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energy exchange, and (3) evaluating the role of energy exchange in furnishing the diapycnal mixing in the deep ocean. The progress made by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us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entire energy cascading process and energy sources for maintaining the diapycnal mixing in the deep ocean as well as improve the model represent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limate.
海洋中的能量串级过程对于维持海洋能量的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典难题。尽管对于能量从大洋环流到中尺度涡以及从内波到湍流混合的串级过程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对于中尺度涡和内波尤其是近惯性内波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开展中尺度涡和近惯性内波能量交换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项目基于高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式和海洋观测数据,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揭示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能量交换率在全球海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2)探究海洋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之间能量交换的主要机理;(3)评估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能量交换在驱动深海大洋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中的作用。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我们完善对整个海洋能量串级过程的认识,深入理解深海大洋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能量来源,以及改进数值模式对气候系统的模拟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海洋中的能量串级过程对于维持海洋能量的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典难题。尽管对于能量从大洋环流到中尺度涡以及从内波到湍流混合的串级过程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对于中尺度涡和内波尤其是近惯性内波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仍然缺乏深入的了解。.通过四年的研究,本项目围绕海洋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之间能量交换的分布特征与作用机理及其对海洋内部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贡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较好的完成了项目的科学目标,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等国际物理海洋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1)利用潜标阵列资料定量揭示了中尺度涡和近惯性内波能量交换的强度与变化特征,阐明了波捕捉机制在能量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性。(2)在国际上首次基于观测数据定量估计了全球风输入到海洋近惯性内波中的能量,为理解海洋内部湍流混合的能量来源提供了重要观测依据。(3)建立了北太平洋高分辨率和黑潮延伸体超高分辨率海洋模拟系统,揭示了黑潮延伸体海区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间的能量交换及其对近惯性内波能量收支平衡的贡献。(4)利用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模式数据,揭示了中尺度涡和近惯性内波间能量交换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作用机理,系统量化了全球海洋边界层以下近惯性内波的能量来源,明确了中尺度涡和近惯性内波间的能量交换对于驱动海洋内部湍流混合的贡献。(5)建立了全球近惯性内波混合参数化方案,为定量理解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间的能量交换对海洋内部混合的贡献提供了分析工具。(6)设计了针对中尺度涡与近惯性内波相互作用的精细化观测方案,获取了黑潮延伸体海区不同极性涡旋内部近惯性内波的三维特征。这些成果对于我们完善对整个海洋能量串级过程的认识,深入理解深海大洋湍流混合的能量来源,以及改进数值模式对气候系统的模拟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fluence of the Ocean Mesoscale Eddy-Atmosphere Thermal Feedback on the Upper-Ocean Haline Stratification
海洋中尺度涡-大气热反馈对上层海洋盐层结的影响
  • DOI:
    10.1175/jpo-d-19-0193.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Xuan Shan;Zhao Jing;Bingrong Sun;Ping Chang;Lixin Wu;Xiaohui Ma
  • 通讯作者:
    Xiaohui Ma
Wind Power on Oceanic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in the Global Ocean Estimated From Surface Drifters
根据海面漂流物估计风力发电对全球海洋近惯性振荡的影响
  • DOI:
    10.1029/2018gl081712
  • 发表时间:
    2019-03-16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iu, Yongzheng;Jing, Zhao;Wu, Lixin
  • 通讯作者:
    Wu, Lixin
An Improved Parameterization of Wind-Driven Turbulent Vertical Mixing Based on an Eddy-Resolving Climate Model
基于涡分辨气候模型的风驱动湍流垂直混合的改进参数化
  • DOI:
    10.1029/2021ms00263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 影响因子:
    6.8
  • 作者:
    Man Yuan;Zhuo Song;Zhuoran Li;Zhao Jing;Ping Chang;Bingrong Sun;Hong Wang;Xin Liu;Shenghui Zhou;Lixin Wu
  • 通讯作者:
    Lixin Wu
On the Upper-Ocean Vertical Eddy Heat Transport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Part I: Variability and Dynamics
黑潮延伸部分的上层海洋垂直涡流热传输。
  • DOI:
    10.1175/jpo-d-20-0068.1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Peiran Yang;Zhao Jing;Bingrong Sun;Lixin Wu;Bo Qiu;Ping Chang;Sanjiv Ramach;ran
  • 通讯作者:
    ran
Online isolation of near-inertial internal waves i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海洋环流模型中近惯性内波的在线隔离
  • DOI:
    10.1016/j.ocemod.2018.12.004
  • 发表时间:
    2019-02
  • 期刊:
    Ocean Modelling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uo Song;Zhao Jing;Lixin Wu
  • 通讯作者:
    Lixin W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 DOI:
    10.13745/j.esf.sf.2022.4.60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立新;荆钊;陈显尧;李才文;张国良;王师;董波;庄光超
  • 通讯作者:
    庄光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荆钊的其他基金

全球变暖背景下赤道太平洋亚中尺度过程演变机理及其对海温变化的调控作用
  • 批准号:
    4227600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全球变暖背景下赤道太平洋亚中尺度过程演变机理及其对海温变化的调控作用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