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usp毒力岛的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累加效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17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602.微生物学检验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re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s, it is easy to be recurrent and become chronic diseases after infection.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 was Escherichia coli, often referred to as urinary tract pathogenic E. coli (UPEC). We screened strong virulent UPEC strains which carry usp and other virulence genes by detection of virulence genes and virulence phenotype experiments, and the strain can induce Hela cells to be early apoptosis. With the prolonged co-incubation time, a lot of Hela cells were damaged. At present,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single virulence gene or pathogenicity island was detailed studied, but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multiple virulence genes are less. We presum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recurrence and chronic diseases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multiple virulence genes. We will use gene knockout technology to build mutant strains of more than one candidate virulence genes on the basis of usp mutant strain. Changes in virulence of the original strain and mutant strains or different mutant strains will be compared through virulence phenotypic experimental and mouse infection model, revealing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virulence genes and the main virulence genes, immuno-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was used to locate th eUPEC, activated apoptotic signal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blotting, ELISA and other methods, and preliminarily elucidating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recurrent and chronic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sed by UPEC.
尿路细菌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感染后短期内易复发和形成慢性疾病。病原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通常称为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申请者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和毒力表型实验筛选到携带usp等多种毒力基因、强毒力的UPEC,有较强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随共同孵育时间延长,可大量破坏Hela细胞。目前对单毒力基因或毒力岛的致病机制研究较为深入,但多个毒力基因的累加效应研究较少。我们推测其复发和慢性疾病的形成可能与多个毒力基因累加作用有关。我们拟在usp基因突变基础上,运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多个候选毒力基因共同突变菌株。通过毒力表型实验和小鼠感染模型比较原始菌株和突变菌株、不同突变株之间的毒力变化,揭示毒力基因间累加作用,确定在致病过程中的主毒力基因;采用免疫透射电镜对UPEC进行定位,免疫印迹、ELISA等方法检测细胞激活的凋亡信号,初步阐明由UPEC引起的尿路感染复发和形成慢性疾病的致病机理。

结项摘要

尿路细菌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感染后短期内易复发和形成慢性疾病。病原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通常称为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我们采用Red敲除系统成功构建了低毒力菌株的usp和fimH基因共同突变的菌株,而高毒力菌株由于特殊的耐药模式未能获得预期的突变体。课题组改变实验方案,对高毒力菌株代表株(27N和6N)以及低毒力代表菌株(30N)进行了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以了解它们的遗传背景。测序结果分析显示,强毒力菌株与经典的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_CFT073和_UTI189)亲缘关系相近,而30N则较远。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强毒力菌株(27N和6N)比低毒力菌株(30N)含有更多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这为治疗由高毒力合并高耐药UPEC引起的尿路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提供了详细的UPEC分子流行病学资料。通过尿道滴注法成功构建了小鼠尿路感染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我们仍在筛选合适的高毒力菌株来构建多基因突变的突变菌株,以延续后续的研究。由于多粘菌素新型耐药基因的报道,我们拓展研究了多粘菌素新型耐药基因mcr-1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我们对UPEC、肠道标本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水环境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了mcr-1的检测和定位,未在UPEC中发现mcr-1耐药基因,而在粪便标本和水环境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发现了mcr-1,同时研究结果显示mcr-1不仅位于可接合的质粒上,而且存在于染色体DNA上。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耐药基因的储存库,通过可接合质粒将耐药基因进行传播。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VITEK MS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 DOI:
    10.11816/cn.ni.2016-15201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邱炳峰;张晓飞;顾丹霞;李佳萍;周宏伟
  • 通讯作者:
    周宏伟
Detection of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 mcr-1 in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from an Infant with Diarrhea in China
中国一例婴儿腹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测
  • DOI:
    10.1128/aac.00476-16
  • 发表时间:
    2016-08-01
  • 期刊: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Gu, Dan-xia;Huang, Yong-lu;Zhang, Rong
  • 通讯作者:
    Zhang, Rong
Occurrence of Plasmid- and Chromosome-Carried mcr-1 in Waterborne Enterobacteriaceae in China
中国水源性肠杆菌科细菌中携带质粒和染色体的 mcr-1 的出现
  • DOI:
    10.1128/aac.00017-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ou Hong-Wei;Zhang Ting;Ma Ji-Hua;Fang Ying;Wang Han-Yu;Huang Zi-Xian;Wang Yang;Wu Congming;Chen Gong-Xiang
  • 通讯作者:
    Chen Gong-X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低渗非达西渗流运动方程研究
  • DOI:
    10.1360/sspma2016-0036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睿;周宏伟;钟江城;易海洋;陈超凡;赵阳
  • 通讯作者:
    赵阳
低渗煤岩气液两相流分形运动方程
  • DOI:
    10.15961/j.jsuese.20180010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工程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东杰;周宏伟;邓淋升;周杰
  • 通讯作者:
    周杰
三轴循环加卸载下深部煤体损伤的能量演化和渗透特性研究
  • DOI:
    10.13722/j.cnki.jrme.2018.0697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向宇;周宏伟;钟江城;张雷;王超圣;安露
  • 通讯作者:
    安露
卸荷煤体分数阶渗透率模型参数探讨及其在渗流模拟中的应用
  • DOI:
    10.13225/j.cnki.jccs.2021.114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家巍;周宏伟;刘泽霖;谢森林;赵文慧;钟江城;史艳楠;王毅颖
  • 通讯作者:
    王毅颖
采掘扰动与温度耦合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渗透率模型研究
  • DOI:
    10.16285/j.rsm.2018.166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荣腾龙;周宏伟;王路军;任伟光;王子辉;苏腾
  • 通讯作者:
    苏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周宏伟的其他基金

质粒编码的毒力基因簇对CR-hvKP致病性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98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硫参与的成环反应
  • 批准号:
    2097213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镓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
  • 批准号:
    2070204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