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烃源岩系异常高压裂缝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212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7.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Fluid overpressure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muddy source rocks of rifted basins. Fractures induced by overpressure are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migration.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nonhomogeneity of overpressured fractures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We include this research a overpressured fractures case study of Bonan sag, in which overpressure is widely developed and the hydrocarbon is relatively rich. Integrated of petroleum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data, based on present fluid pressure, overpressure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we observe fractures and identify overpressured fractures with core analysis, log dat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chnology, then describe the grades and distribution of overpressured fractures in complex structure of source rocks. Paleopressure recovery technology and rock mechanics properties are emphasized to analyze fracture opening conditions by overpressure.We identify fracture opening conditions from the analysis of multifactor composite and establish overpressured fractures development mode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 and macro analysis. Therefore, the source rock petroleum expulsion pathway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can be predicted form the model. This study has the implication of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complexity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and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Besides, the study also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pisodic expulsion theory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eory in overpressured systems.
陆相断陷盆地的泥质烃源岩系往往伴生超压,超压作用形成的裂缝是烃类储存和运移的一种重要机制。作为常规油气排烃和非常规油气储集的关键,超压裂缝具有分布不均、发育规律不清、难以预测的特点。以超压发育的富油凹陷--渤南洼陷为例,综合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实验分析等新理论和新技术,以现今烃源岩系压力场特征分析和压力结构类型划分为基础,利用岩心观察、测井识别、扫描电镜观察等方式对超压裂缝进行识别与统计,刻画复杂压力结构下超压裂缝的发育特征,重点利用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与岩石力学性质相结合的方法量化超压裂缝形成的动力条件,以及多因素叠合下的超压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通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探讨烃源层系超压裂缝的成因模式以及分布规律,实现烃源岩排烃通道以及页岩油气分布预测的目标。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超压系统下烃源岩排烃的复杂性以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可促进超压幕式排烃理论以及超压成藏理论的发展。

结项摘要

陆相断陷盆地的烃源层系往往伴生超压,超压破裂烃源岩形成的微裂缝是常规油气排烃和非常规油气储集的关键,具有分布不均、难以预测的特点。以超压发育的富油凹陷——渤南洼陷为例,综合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实验分析等新理论和新技术,以现今烃源层系超压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岩心观察、扫描电镜、成像测井等技术和方法对超压裂缝进行识别和统计,刻画复杂压力系统下超压裂缝的发育特征,并建立常规测井的综合判识方法,预测了超压裂缝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条件,定量评价了超压裂缝的开启条件,明确了超压裂缝成因模式。.结果表明:渤南洼陷超压发育,超压发育层系及超压中心分别与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层系及其生烃中心相对应。超压层段可识别裂缝广泛发育,其中压力过渡带为裂缝密度带,裂缝开度、长度较大,高角度裂缝发育;超压体内微裂缝为主,多水平缝,开度、长度较小。超压成因裂缝往往具有较高的GR值,AC和Rs的振荡最为明显,AC甚至出现周波跳跃,密度曲线低值的特点,据此建立了常规测井综合识别超压裂缝的方法。预测结果表明,超压裂缝往往分布于压力梯度变化急剧的岩层段;在压力系数较大且压力平稳分布的区域,超压裂缝虽发育,但数量和规模较低;当压力系数大于1.4,很少见可识别裂缝。油气主成藏期,渤南洼陷成熟烃源层系古压力幅度较大,达到超压裂缝产生和开启的动力学条件。超压裂缝的发育使得油气通过烃源岩中裂缝通道,把生成的油气以幕式运移的方式排放到邻近的有效储层中聚集成藏。另一方面由于超压裂缝的广泛发育,对烃源岩层位进行改造,使得烃源岩层本身的储油空间得到了提高,具有了一定的油气储集能力。因此,油气藏的分布与超压裂缝带相吻合,油气多在超压裂缝带内或裂缝带上下邻近的砂体部位发生聚集。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超压系统下烃源岩排烃的复杂性以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可促进超压成藏理论的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超压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与预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华;蒋有录;叶涛;刘雅利;张丰荣;卢浩
  • 通讯作者:
    卢浩
渤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流体压力恢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华;蒋有录;卢浩;刘雅利;景琛
  • 通讯作者:
    景琛
Over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n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Bonan Sag, Bohai Bay Basin, China
渤海湾盆地渤南凹陷超压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DOI:
    10.1016/j.petrol.2016.11.029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华;蒋有录;宋国奇;谷国翠;冯月琳
  • 通讯作者:
    冯月琳
饶阳凹陷洼槽区地层压力特征及成因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华;张丰荣;蒋有录;杨徳相;赵萌
  • 通讯作者:
    赵萌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for Neogene traps in the Chengdao area, Bohai Bay Basin, China
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新近系圈闭油气成藏模式
  • DOI:
    10.1016/j.marpetgeo.2016.06.01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Liu Hua;Zhao Donggao;Jiang Youlu;Zhuang Mei;Liu Ying
  • 通讯作者:
    Liu Y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多线地面激光扫描仪误差分析及自标定
  • DOI:
    10.14188/j.2095-6045.201848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测绘地理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利;董孟源;刘云波;陈长军;刘华
  • 通讯作者:
    刘华
基于多角度融合的CHRIS数据提取湿地植被的研究
  •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2.0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伟娜;韦玮;张怀清;刘华;郝泷
  • 通讯作者:
    郝泷
飞秒激光系统图像调焦装置以及方法
  • DOI:
    10.3969/j.issn.1674-1579.2020.06.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寇千慧;刘华;谭明月;陆子凤;张有旋;王雨时
  • 通讯作者:
    王雨时
便携式土壤湿度检测装置用于精准灌溉决策系统
  •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8.22.01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春曦;刘华;谢可心;杨启良
  • 通讯作者:
    杨启良
雪白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22.02.02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燕萍;张亚梅;刘华
  • 通讯作者:
    刘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华的其他基金

走滑背景下寒武系膏盐岩盖层封闭能力及有效性评价—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批准号:
    4217214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走滑背景下寒武系膏盐岩盖层封闭能力及有效性评价-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富油凹陷压力梯度与油气运移方式量化表征
  • 批准号:
    4197214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富油凹陷压力结构成因机制与油气运聚关系
  • 批准号:
    4177213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