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LHCSR和PSBS蛋白在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中的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018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3.植物光合与固氮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Photosynthetic organisms respond to strong illumination by activating several photoprotection mechanisms. The fastest and most important among these mechanisms is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 which dissipates the excess absorbed thermal energy and is activated within seconds after any change in light intensity. In vascular plants NPQ is essentially controlled by low pH in the thylakoid lumen, and further depends on the action of PSBS protein and xanthophylls cycle. PSBS protein acts in chloroplast lumenal pH sensing and in activation of NPQ via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the antenna of PSII. However, in unicellular green algae, NPQ is more dependent on lumen pH and a different LHC protein, namely LHCSR. In the green algae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LHCSR protein combines the functions of pH sensor and the chlorophyll excited state quenching needed for NPQ, which in plants is performed by two distinct protein components: PsbS and Lhcb subunits. Ulva species are intertidal pluricellular green algae in the early evolutionary stage of land colonization, has to adapt to the wide variation in light intensity, making the species particularly rewarding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photoprotective mechanisms. We have found the accumulation of PSBS and LHCSR transcrip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green tide-forming alga Ulva prolifera, but their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re still unknown. And in this study, we will analysis biochemical functions of PSBS and LHCSR proteins in U. prolifera and confirm whether these two proteins could sense proton gradient in the thylakoid lumen, form complexes with pigments and active chlorophyll quenching and energy dissipation directly. Also, we will compare the biochemical functions of PSBS and LHCSR proteins in U. prolifera with those in unicellular and land plants,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volution analysis of photoprotective mechanisms.
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NPQ)是光合生物中最重要的光保护机制之一。高等植物的NPQ依赖于PSBS蛋白,该蛋白通过感受质子梯度引起捕光复合物系统II构象变化从而激活NPQ。与高等植物不同,单细胞绿藻的NPQ依赖于LHCSR蛋白,与PSBS蛋白不同,LHCSR蛋白不仅能感受质子梯度,而且能结合色素进行直接的能量猝灭。石莼属绿藻是一种潮间带海洋大型藻类和绿潮藻类,生存的光照条件介于单细胞绿藻与陆生植物之间。本课题组首次在我国最主要的绿潮藻种浒苔中发现存在共同表达的LHCSR和PSBS的基因及蛋白,本申请书将在此研究基础上,以LHCSR和PSBS蛋白能否感受质膜质子梯度、能否结合色素、能否直接进行能量猝灭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揭示这两种蛋白在浒苔非光化学猝灭中的功能,同时与单细胞绿藻和高等植物的NPQ机制进行比较,为完善光合生物的光保护分子机制及其进化历程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NPQ)是光合生物中最重要的光保护机制之一。高等植物的NPQ 依赖于PSBS 蛋白,该蛋白通过感受质子梯度引起捕光复合物系统II 构象变化从而激活NPQ。与高等植物不同,单细胞绿藻的NPQ 依赖于LhcSR 蛋白,与PSBS 蛋白不同,LhcSR 蛋白不仅能感受质子梯度,而且能结合色素进行直接的能量猝灭。浒苔是一种潮间带海洋大型藻类和绿潮藻类,生存的光照条件介于单细胞绿藻与陆生植物之间。本研究发现缘管浒苔中LhcSR和PSBS蛋白结构与高等植物类似,分别具有三个和四个跨膜螺旋结构,并具有与高等植物蛋白类似的保守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藻类中的PSBS蛋白与高等植物形成两大类,说明在进化的早期已经分化,推测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PSBS蛋白在藻类和高等植物中有功能分化。对两种蛋白进行定位研究发现其均定位在光合系统的PSII上,通过体外色素结合实验发现LhcSR蛋白具有很强的色素结合能力。通过荧光定量和Western杂交检测LhcSR和PSBS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模式,发现LhcSR和PSBS基因和蛋白均在强光诱导条件下表达量上调,说明在缘管浒苔中两种蛋白可能都发挥光保护的功能,且LhcSR对强光的响应更加显著。缘管浒苔的整个NPQ过程都受ΔpH的激活和调控,其中第一个过程完全由ΔpH激活和调控,而第二个过程主要是受由ΔpH激活的玉米黄素循环调控。相对于莱茵衣藻,缘管浒苔的NPQ响应模式与拟南芥更相近,我们推测缘管浒苔的对强光的响应机制可能更倾向于高等植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oles of the transthylakoid proton gradient and xanthophyll cycle in the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of the green alga Ulva linza
跨类囊体质子梯度和叶黄素循环在绿藻石莼非光化学猝灭中的作用
  • DOI:
    10.1016/j.ecss.2014.09.006
  • 发表时间:
    2015-09
  • 期刊: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Cao Shaona;Fan Xiao;Xu Dong;Ye Naihao
  • 通讯作者:
    Ye Nai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连续小波最优重构尺度确定方法与故障早期识别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洪轶;徐福健;张晓雯;张学峰
  • 通讯作者:
    张学峰
高脂血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楠;张晓雯
  • 通讯作者:
    张晓雯
利用随机共振的叶片裂纹微弱信息增强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宏坤;张晓雯;贺长波;徐福健;张学峰
  • 通讯作者:
    张学峰
离心式压缩机压力脉动产生原因与作用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风机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宏坤;张晓雯;张学峰;杨树华
  • 通讯作者:
    杨树华
槐果碱肉桂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东春;王鹏涛;李凌宇;张晓雯;尚海;邹忠梅
  • 通讯作者:
    邹忠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