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脑部病变的超高场磁共振结构及功能成像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141017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2701.磁共振成像
- 结题年份:2012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2-12-31
- 项目参与者:马林; 徐雁; 陈兢; 杨扬; 有慧; 陈志晔; 陆菁菁; 侯波;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侵犯视神经和脊髓为主的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中青年女性好发,亚洲人多见,多出现反复发作的视觉及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残疾。长期以来对其诊断及其脑内改变有较大争议,NMO与多发性硬化症(MS)存在相似的临床表现,但是两者在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上均有不同。早期诊断并适当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本研究拟应用3T及7T超高场MRI系统研究NMO患者的脑内病变,并与MS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VBM、SWI、DTI、静息态fMRI等多模态MRI结构及功能研究,着重研究NMO患者视皮层的改变,以期更好地理解NMO患者脑内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此外,对NMO的特异性自身抗体(NMO-IgG)进行分子影像学的探索,从而从结构、功能、分子影像等多层面揭示NMO的病理生理机制,建立NMO多模MRI研究体系。
结项摘要
本课题项目已按计划实施并完成的内容包括:①观察NMO患者脑部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并分析胼胝体区 “点线征”(subcallosal dot-dash, SCDD sign)及“条纹征”(subcallosal striations, SCS sign)对于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opticospinal multiple sclerosis, OSMS)与NMO的鉴别诊断的价值。对42名OSMS患者,23名NMO患者和27名健康志愿者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进行脑部病变的对照研究。得出胼胝体室管膜下的“点线征”有助于鉴别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结论,这部分内容已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Sci IF 2.606)上。②应用VBM的方法,研究NMO患者的脑结构(脑灰质、脑白质的体积及相关脑皮层厚度)的改变,并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NMO患者视皮层结构有否改变。③利用SWI序列,研究NMO患者脑实质中铁沉积的表现,分析其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临床3.0TMRI与7TMRI相同序列采集的结果的异同。目前已经分别对11位NMO患者和11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进行了7T图像的采集,并完成了11位NMO患者和5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3T图像采集,有6名正常对照者由于该台3T设备故障暂时未进行3T图像采集,课题组将尽快完成6位正常对照者的3T图像采集,进行VBM及SWI数据后处理分析,并对3.0TMRI与7TMRI相同序列采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撰写文章投稿。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R imaging findings of the corpus callosum region i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neuromyelitis optica
胼胝体区域磁共振成像在鉴别多发性硬化症和视神经脊髓炎中的表现
- DOI:10.1016/j.ejrad.2012.02.010
- 发表时间:2012-11-01
- 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 影响因子:3.3
- 作者:Chen, Zhiye;Feng, Feng;Ma, Lin
- 通讯作者:Ma, 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磁共振脑径线测量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华神经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含;陆菁菁;冯逢;崔丽英
- 通讯作者:崔丽英
基于LC-MS分析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作者:龙富立;林镛;冯逢;彭子明;张建玲;曹音;毛德文;韦艾凌
- 通讯作者:韦艾凌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定量检测铁过载的临床意义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华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永强;侯波;王璐;王晓英;冯逢;江滨;石红霞;马一盖;刘辉
- 通讯作者:刘辉
磁共振成像及氧化铁粒子标记在干细胞治疗脑缺血大鼠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基础医学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作者:金征宇;魏俊吉;陆菁菁;冯逢;王裕;王任直
- 通讯作者:王任直
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广西医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林镛;彭子明;冯逢;张建玲;龙富立;毛德文;韦艾凌
- 通讯作者:韦艾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冯逢的其他基金
基于超高场探索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在卒中预后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82371946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48.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人和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灌注定量研究
- 批准号:82071899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55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隐源性癫痫的7T磁共振成像形态与功能研究
- 批准号:81271544
- 批准年份:2012
- 资助金额:7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