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型与命令型领导策略组合对团队创新的阶段效应:单一性还是双元性?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7147213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G0204.人力资源管理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With increased competition, the need for innovation is rising. From a perspective of paradox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 to explore whether ambidextrous leadership which combines opposing leadership styles-delegative and directive leadership, can satisfy the demands of 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during the team innovation process, and to testify that the ambidexterous strategy is more effective in carrying out team innovation than practicing delegative or directive leadership alone. The project consists of three studies. The first study encompasses case analyses which will - based on interviews explore under what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how the single strategy of delegative leadership, the single strategy of directive leadership,and ambidexteous leadership can function effectively for team innovation.Based on the first study the second i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estify whether the ambidextrous leadership can match with the stages of both knoweldge gener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appropriately,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mbidextrous leadership on team innovation. The third study encompasse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explain the results of the second study by manipulating the respective leadership styles and checking the mediating mechanisms between the respective leadership style on the one hand and knowledge generation/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team innov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ogether the three studies differentiate 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as two stages of team innovation in a deeper way than done before ,thereby extending the research on leadership from single behaviors to a paradoxical strategy. Representig a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leadership concepts, our project aims at enriching the theory of team innovation and leadership.
随着外部环境动态化增强,组织分散性与扁平化趋势日益明显,创新过程变得愈发复杂。从悖论视角探究授权型领导与命令型领导组合的双元领导策略,能否协调团队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与知识集成的矛盾需求,是否比单一领导策略更有效地实现团队创新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子研究一案例研究单一授权型、单一命令型以及双元领导策略在具体情境下对团队创新中所发挥的效用;子研究二实证检验双元领导策略对知识创造和知识集成的阶段匹配性,及其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子研究三采用实验法操纵形成领导策略组合(单一授权型领导、单一命令型领导、先授权后命令的双元策略、以及先命令后授权的逆双元策略),对比各领导策略组合通过团队交互过程和涌现状态对于团队创新任务的作用效果。三个子研究相互印证并逐步递进。区分团队创新的阶段性,从单一领导行为拓展到新型的悖论式领导策略研究,是对传统领导理论概念的突破,将丰富团队创新和领导力理论。

结项摘要

本研究首先选择企业案例开展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建构出创新背景下管理者悖论应对策略选择的具体过程。此外,还探讨了双元领导的影响因素和路径;之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多层面(个体、团队、组织)、多视角(权力运用、新员工组织适应)探索双元领导的影响效应。我们也研究了单一领导的作用结果。基于案例和实证研究,我们对一些有趣现象进行了拓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创新过程与创新阶段分解的必要性以及双元领导行为的理论演变。(2)双元领导的案例研究。创新背景下企业管理者悖论困境应对策略与路径。组织情境要素联动效应对双元领导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度是激活领导者变革—交易双元领导行为的必要条件;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强度,低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有机化组织结构的联动效应,或者高人力资源管理强度,高层次型组织文化,高环境不确定和机械化组织结构是是领导者变革—交易双元领导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3)双元领导在个体、团队、组织层面对创新行为、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4)在权力运用与新员工组织适应的视角下双元领导对亲社会沉默的影响路径以及对新员工社会化适应与创新的双路径影响。(5)单一型领导(谦卑型领导、变革型领导、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追随力的关系。.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阐明了创新过程与创新阶段分解的必要性。且由于单一类型的领导行为并不能有效应对矛盾问题的复杂性,也无法体现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因此,研究进行了双元领导行为的不同策略组合。不同于以往的多数集中在某一层次或视角的研究,我们综合研究双元领导的影响因素、触发机制以及多层面(个体、团队、组织)、多视角(权力运用、新员工组织适应)的影响效应和过程。研究提出了悖论问题的应对策略。本课题的研究特点表现在真实案例剖析和多领域样本实证实现多重影响要素集成和理论创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社会资本对获取创业知识的驱动过程解构——基于创业者能力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芮正云;庄晋财;罗瑾琏
  • 通讯作者:
    罗瑾琏
群体交互记忆系统成因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管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瑾琏;韩杨;钟竞
  • 通讯作者:
    钟竞
Antecedents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s: a multi-level study of R&D team's knowledge hiding behavior
前因和干预机制:R 的多层次研究
  • DOI:
    10.1108/jkm-11-2015-0451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7
  • 作者:
    Huo, Weiwei;Cai, Zhenyao;Jia, Ruiqian
  • 通讯作者:
    Jia, Ruiqian
Translating External Knowledge to Team Creativity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在动荡的环境中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团队创造力: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的作用
  • DOI:
    10.1002/jocb.371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Men Chenghao;Luo Jinlian;Fong Patrick S. W.;Zhong Jing;Huo Weiwei
  • 通讯作者:
    Huo Weiwei
性别视角下“中国三明治”创业者创业行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瑾琏;杨光华
  • 通讯作者:
    杨光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企业生命周期视阈下容错动态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
  • DOI:
    10.13587/j.cnki.jieem.2021.04.01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管理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树文;罗瑾琏;胡文安;唐慧洁;钟竞
  • 通讯作者:
    钟竞
员工情绪管理研究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人才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玉婷;罗瑾琏
  • 通讯作者:
    罗瑾琏
时间创造幸福:时间领导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
  • DOI:
    10.13587/j.cnki.jieem.2021.04.00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管理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柱;罗瑾琏;张显春
  • 通讯作者:
    张显春
企业内部创新竞赛的推动策略:一项案例研究
  • DO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7.11.00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研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竞;管建世;罗瑾琏;唐尧
  • 通讯作者:
    唐尧
Idiosyncratic deals and good citizens in China: the role of traditionality for recipients and their cowork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中国的特殊交易和好公民:传统性对于接受者及其同事的作用[J]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霍伟伟;罗瑾琏;Kwok Leung Tam
  • 通讯作者:
    Kwok Leung Tam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瑾琏的其他基金

企业数智化变革中的悖论协同能力建构与效应研究
  • 批准号:
    7237211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内化于心何以外显于行:创新使命的多层次意义建构及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效应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4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学习-认知视角下双元领导行为的多层效应与转换过程研究
  • 批准号:
    7177213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社会网络与团队创造力的多阶段循环演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
    7107202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