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自组装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杂化多层膜的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0600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04.分离工程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Compatibility and dispersion of inorganic particles in the polymer is a key issue fo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of organic/inorganic nanohybrid membrane. Molecular self-assembly techniques provide a new way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was used as doped particles to prepare nanohybrid membrane. According to the molecular design of MOFs forming process, the MOFs nanoparticles can be in situ prepared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layer membranes.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mer, metal ions and organic ligands was used as driving force to form the multilayer membrane. The steric effect of the polymer chain can be used for improving the dispers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Moreover, the compatibility of nanoparticles and polymer can be improved because of th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The variation of growth,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nanoparticles and polyelectrolyte frame on planar and non-planar porous support can be revealed by modern analytical tools.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preparing nanohybrid multilayer membrane with high compatibility and dispersion.
无机颗粒的分散性及其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是有机/无机纳米杂化膜材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分子自组装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本申请采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纳米基元,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利用MOFs颗粒形成过程的可设计性,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多层膜的制备过程中原位杂化MOFs颗粒。该制备过程利用聚合物、金属离子以及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作为成膜驱动力,通过聚合物链空间构象的限域效应解决纳米颗粒的分散性问题,并且利用聚合物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间的配位作用提高有机/无机界面间的相容性。本研究将借助现代分析手段揭示纳米构筑基元和聚合物骨架在平面和非平面多孔支撑体上的生长、形貌及结构演变规律,并对其分离机理进行研究,为自组装高分散性的纳米杂化多层膜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目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膜分离领域,然而无机颗粒的分散性及其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仍然是纳米杂化膜制备和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发展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原位自组装技术为制备纳米杂化膜提供了新途径,有望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纳米基元,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利用MOFs颗粒形成过程的可设计性,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在杂化膜的制备过程中原位生长MOFs颗粒,利用聚合物、金属离子以及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作为成膜驱动力,通过聚合物链空间构象的限域效应解决纳米颗粒的分散性问题,并且利用聚合物与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间的配位作用提高有机/无机界面间的相容性;采用对向扩散原位自组装技术,利用基底纳米孔道的限域作用调控MOFs颗粒在膜中生长的位置和尺寸,从而利用MOFs颗粒的纳米孔道进行分离,降低了分离层的厚度和组分的传质阻力;拓展了新型分子级金属有机骨架多面体材料(MOPs)在分离膜中的应用,从分子尺度实现了纳米颗粒的分散,并通过对MOPs颗粒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研究,获得纳米杂化膜对芳烃/烷烃体系的分离机理。将上述获得的纳米杂化膜分别用于水体中染料的脱除、水中燃料醇的回收以及有机混合溶剂的分离等,均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性能,为纳米杂化膜的制备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Polyhedra Hybrid Membranes for Aromatic Hydrocarbons Recovery
用于芳烃回收的功能化金属有机多面体杂化膜
  • DOI:
    10.1002/aic.1526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Aiche Journal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ao Cui;Wang Naixin;Wang Lin;Sheng Shunan;Fan Hongwei;Yang Fan;Ji Shulan;Li Jian-Rong;Yu Jiamei
  • 通讯作者:
    Yu Jiamei
MCM-41@ZIF-8/PDMS hybrid membranes with micro- and nanoscal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alcohol permselective pervaporation
用于酒精选择性渗透渗透蒸发的微米级和纳米级分层结构的MCM-41@ZIF-8/PDMS杂化膜
  • DOI:
    10.1016/j.seppur.2015.09.004
  • 发表时间:
    2015-10
  • 期刊: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Wang Naixin;Shi Guixiong;Gao Jing;Li Jie;Wang Lin;Guo Hongxia;Zhang Guojun;Ji Shulan
  • 通讯作者:
    Ji Shulan
In situ repairing the large defects of macroporous ceramic membranes by polyelectrolyte-coated nanoparticles
聚电解质涂覆纳米颗粒原位修复大孔陶瓷膜大缺陷
  • DOI:
    10.1016/j.seppur.2017.04.001
  • 发表时间:
    2017-08
  • 期刊: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8.6
  • 作者:
    Li Jie;Si Xinguo;Wang Naixin;Ji Shulan
  • 通讯作者:
    Ji Shulan
Metal-organic framework/poly(vinyl alcohol) nanohybrid membrane for the pervaporation of toluene/n-heptane mixtures
用于甲苯/正庚烷混合物渗透蒸发的金属有机骨架/聚乙烯醇纳米杂化膜
  • DOI:
    10.1016/j.memsci.2015.04.012
  • 发表时间:
    2015-09
  • 期刊: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Zhang Yue;Wang Naixin;Ji Shulan;Zhang Rong;Zhao Cui;Li Jian-Rong
  • 通讯作者:
    Li Jian-Rong
Highly stable "pore-filling" tubular composite membrane by self-crosslinkable hyperbranched polymers for toluene/n-heptane separation
用于甲苯/正庚烷分离的自交联超支化聚合物高度稳定的“孔填充”管式复合膜
  • DOI:
    10.1016/j.memsci.2014.00.04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Wang Naixin;Wang Lin;Zhang Rong;Li Jie;Zhao Cui;Wu Tong;Ji Shulan
  • 通讯作者:
    Ji Shul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表面修饰在MOF 薄膜制备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化工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茜;孙玉绣;王乃鑫;谢亚勃;李建荣
  • 通讯作者:
    李建荣
有机溶剂纳滤膜的润湿性对渗透和分离性能的影响
  •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9-154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化工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紫洋;秦振平;崔素萍;贾萌萌;安全福;王乃鑫;刘燕;郭红霞
  • 通讯作者:
    郭红霞
静电自组装PDDA/CMCNa聚电解质复合纳滤膜及其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膜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红霞;王乃鑫;张国俊;纪树兰
  • 通讯作者:
    纪树兰
用于有机溶剂体系分离的氧化石墨烯基复合膜的构筑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膜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林;纪树兰;王乃鑫;张文海;安全福;王晓琳
  • 通讯作者:
    王晓琳
中空纤维渗透汽化复合膜及组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化工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乃鑫;张国俊;纪树兰
  • 通讯作者:
    纪树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乃鑫的其他基金

纳米/亚纳米尺度内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滤膜传质通道的调控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纳米/亚纳米尺度内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纳滤膜传质通道的调控
  • 批准号:
    2217800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支撑体孔道限域组装的笼状纳米晶体复合膜及其分离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177600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