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破碎对表层海洋湍流的能量输入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0906017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2012
- 批准年份:2009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0-01-01 至2012-12-31
- 项目参与者:李志; 冯琳; 张婷婷; 姜文正; 曲大鹏; 冯颖;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波浪破碎将波动能量向表层海水转移的三种主要方式为:传递给平均流、克服浮力卷入气体、传递给近表层湍流。经过估计,前两部分所占的比例大约分别为1%和30%,而传递给湍流的能量所占比例尚无直接办法进行估计。本课题拟研究破碎能量总耗散率 和湍动能占破碎耗散总能量的比例 。将 作为湍动能的海面边界条件加入到 湍流闭合模型中。将湍流闭合模型计算得到的湍流耗散率的垂向分布与现有的外海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 的取值,从而可以直接估计破碎能量中传递给平均流的比例,又可以提出物理意义更明确的湍流闭合模型的海面边界条件以替代目前使用的破碎参数化边界条件。
结项摘要
本项目首先对破碎能量耗散率进行了解析研究,根据波面位移方差、相关函数及联合概率密度分布推导了波浪能量耗散率的解析表达式,在没有可调整的参数的情况下,结果在量级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很好的吻合。收集整理了湍流耗散率的历史观测资料,并将波浪破碎能量和卷入深度作为表面边界条件改造了k-epsilon湍流模型,并应用于一维混合层模式中,并进行了表面加热、表面冷却和风强迫三种理想实验,检验了湍流闭合方案在一维混合层模型中对垂向混合的作用。相比Mellor-Yamada 2.5阶闭合方案,在表面加热+风强迫的理想实验中,混合程度增加,而在单纯风强迫的理想实验中混合层深度差别不大;而在没有波浪破碎作用的表面冷却试验中,结果对浮力项系数的选取很敏感,取负值时的结果与Mellor-Yamada 2.5阶类似;结果表明,用波浪破碎参数作为表面湍流模型的输入条件后,混合效果增强。在破碎波能量向湍流传递方面,我们根据建立的溢波破碎模型和前人的定常破碎波测量结果导出波浪破碎向平均流传递的能量比例约为18%~20%,而根据观测给出的卷入气体做功在破碎耗散能量中占的比例介于6.5-14%的结果可预期,破碎耗散能量的绝大部分转移给表层湍流,但是对该部分比例缺乏直接测量的例证。本项目在完成合同书规定的内容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工作:为了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自主开发的环流模式中,我们试验了一个两时间层差分格式在原始方程三维海洋环流数值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经过初步检验,新算法下的模拟效果与POM模式接近,而且前者摒弃了三时间层的蛙跳格式,从而从本质上排除了计算模态对数值积分的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n Experiment on the Nonbreaking Surface-Wave-Induced Vertical Mixing
表面波垂直搅拌无损实验
- DOI:10.1175/2010jpo4378.1
- 发表时间:2010-09
- 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 影响因子:3.5
- 作者:Han, Lei;Sulisz, Wojciech;Babanin, Alex;er;Dai, Dejun;Qiao, Fangli
- 通讯作者:Qiao, Fang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地形梯度的黄河流域中段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特征———以延安市为例
- DOI:10.13287/j.1001-9332.202105.014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韩磊;火红;刘钊;赵永华;朱会利;陈芮;赵子林
- 通讯作者:赵子林
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机械特性分析与仿真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韩磊;张洁;贺学峰;伍艺;黄尚廉
- 通讯作者:黄尚廉
基于变高单应的单目视觉平面测量方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仪器仪表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振;徐枫;沈洁;韩磊;徐立中
- 通讯作者:徐立中
宁夏河东沙区人工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 DOI:10.13759/j.cnki.dlxb.2020.05.006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黄晓宇;韩永贵;韩磊
- 通讯作者:韩磊
2000—2015年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趋动因子
- DOI:10.13287/j.1001-9332.201807.010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耀斌;赵永华;韩磊;奥勇
- 通讯作者:奥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