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植被生长期变化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097051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8.全球变化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植被生长季延长的现象明显;然而,其变化的大小及其分布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植被生长期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有着深刻的影响。全面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植被物候变化及其与碳循环的作用机制,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项目拟利用已有的基于地面观测的物候数据、陆地碳通量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并借助遥感、GIS和数据同化等新技术的支持,研究过去30年中国陆地植被生长期变化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发展适合中国植被的物候模型,并应用到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陆地碳循环模型中,探讨生长期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关系,据此阐明过去和未来植被生长期变化对中国陆地碳循环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揭示中国陆地碳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而且将为制定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植被生长季延长的现象明显;然而,其变化的大小及其分布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植被生长期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有着深刻的影响。全面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植被物候变化及其与碳循环的作用机制,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项目利用已有的基于地面观测的物候数据、陆地碳通量数据、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并借助遥感、GIS和数据同化等新技术的支持,研究过去30年中国陆地植被生长期变化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生长期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1)过去30年中国地区春季物候整体上呈提前趋势,但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其不确定性为0.04-0.19 天/年;(2)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春季物候的变化趋势呈现着较大的异质性,发现过去10年青藏高原春季物候推迟,这与该地区春季变冷有关,修正了早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冬季变暖导致最近十年青藏高原物候推迟的结论; (3)春季变冷导致的物候期推迟是北美西北部植被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发表在SCI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4)过去30年间东亚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为碳汇,其大小为0.293±0.033 Pg C yr−1。在项目的支持下,过去3年发表了在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13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hange in winter snow depth and its impacts on vegetation in China
中国冬季积雪深度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 DOI:
    10.1111/j.1365-2486.2010.02210.x
  • 发表时间:
    2010-11
  • 期刊:
    Global Change Biology
  • 影响因子:
    11.6
  • 作者:
    Peng, Shushi;Piao, Shilong;Ciais, Philippe;Fang, Jingyun;Wang, Xuhui
  • 通讯作者:
    Wang, Xuhui
Contribu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rising CO2 to terrestrial carbon balance in East Asia: A multi-model analysis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上升对东亚陆地碳平衡的贡献:多模型分析
  • DOI:
    10.1016/j.gloplacha.2010.10.014
  • 发表时间:
    2011-02-01
  • 期刊: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Piao, Shilong;Ciais, Philippe;Woodward, Ian
  • 通讯作者:
    Woodward, Ian
Recent change of vegetation growth trend in China
我国植被生长趋势近期变化
  • DOI:
    10.1088/1748-9326/6/4/044027
  • 发表时间:
    2011-10-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Peng, Shushi;Chen, Anping;Piao, Shilong
  • 通讯作者:
    Piao, Shilong
Spring temperature change and its implication in 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growth in North America from 1982 to 2006
1982-2006年北美春季气温变化及其对植被生长变化的影响
  • DOI:
    10.1073/pnas.1014425108
  • 发表时间:
    2011-01-25
  • 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影响因子:
    11.1
  • 作者:
    Wang, Xuhui;Piao, Shilong;Chen, Anping
  • 通讯作者:
    Chen, Anping
The carbon budge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East Asia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近二十年来东亚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预算
  • DOI:
    10.5194/bg-9-3571-2012
  • 发表时间:
    2012-09
  • 期刊:
    Bio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Viovy, N.;Zaehle, S.;Zeng, N.;Zhu, B.
  • 通讯作者:
    Zhu, B.
共 10 条
  • 1
  • 2
前往

其他文献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pring dust emissions in northern China over the last 30 years
近30年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排放时空变化
  • DOI:
    10.1016/j.atmosenv.2015.11.052
  • 发表时间:
    2016-02
  • 期刊: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宋宏权;张克胜;朴世龙;万师强
  • 通讯作者:
    万师强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碳循环及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最新认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於琍;朴世龙
  • 通讯作者:
    朴世龙
极端气候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 DOI:
    10.1360/n072018-00316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朴世龙;张新平;陈安平;刘强;连旭;王旭辉;彭书时;吴秀臣
  • 通讯作者:
    吴秀臣
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估算:进展、挑战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第四纪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涛;朴世龙
  • 通讯作者:
    朴世龙
共 4 条
  • 1
前往

正在为您生成内容...

朴世龙的其他基金

极端气候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
    41530528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 批准号:
    41171202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碳循环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 批准号:
    4104000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