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抑菌浓度氟苯尼考作用下携带cfr基因质粒对大肠杆菌竞争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0210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808.兽医药物学与毒理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five chemically unrelated antimicrobial classes, the cfr gene ha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ttentions on its spread and diffusion in recent years.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transfer of cfr gene mediated by transferable elements such as plasmid and insertion sequence, and there is still no report on the effect of cfr-carrying plasmid on the bacterial competitiveness.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have obtained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ree cfr-carrying plasmids from Escherichia coli of animal origin.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achievement, we will research the effect of cfr-carrying plasmid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 coli by detecting the minimal selective concentration (MSC) of florfenicol with the bacterial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constructed with flow cytometry and E. coli K12 labeled with fluorescent protein,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bacterial competitiveness with transcrip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cfr gene and plasmid copy number according to the MSC value, and finally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y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will further elucidat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fr-carrying plasmid based on bacte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us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the residue of veterinary drug and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多重耐药基因cfr做为目前发现的第一种可同时介导对五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可转移基因,它的传播与扩散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对cfr基因的研究多集中于质粒、插入序列等可移动元件介导cfr基因及其耐药性的传播,还未见针对cfr基因及其质粒影响细菌竞争力导致耐药性扩散的报道。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已从动物源大肠杆菌中获得了3个携带cfr基因质粒及其全序列。本项目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标记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K12突变株,并结合流氏细胞术构建细菌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细菌竞争力评价模型测定氟苯尼考对携带质粒菌株的最小筛选浓度(MSC),分析亚抑制浓度氟苯尼考作用下携带cfr基因质粒对细菌竞争力的影响;比较不同质粒对MSC的影响,分析质粒拷贝数、cfr基因转录表达量与大肠杆菌竞争力的关系;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阐明携带cfr基因质粒影响大肠杆菌竞争力的相关机制。研究结果将从细菌竞争力的角度深入阐明cfr基因及其质粒扩散与传播机制,为兽药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多重耐药基因cfr是发现的第一种可同时介导对五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可转移基因,目前对cfr基因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质粒、插入序列等可移动元件介导cfr基因及其耐药性的传播,而鲜有针对cfr基因及其质粒影响细菌竞争力导致耐药性扩散的报道。从细菌竞争力的角度深入阐明cfr基因及其质粒扩散与传播机制,将为兽药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本项目计划的研究内容分3个部分,包括细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亚抑菌浓度氟苯尼考作用下携带cfr基因质粒对大肠杆菌竞争力的影响、携带cfr基因质粒影响大肠杆菌竞争力的相关机制研究,现已全部完成。.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E. coli MG1655-sfGFP与同源菌株E. coli MG1655为竞争对,通过流式细胞术成功构建细菌竞争评价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测得氟苯尼考对携带cfr阳性质粒pSD5耐药菌的最小筛选浓度仅为相应无质粒敏感菌MIC的1/43。通过比较分析生长速率推测氟苯尼考对携带质粒pSD11耐药菌的最小筛选浓度仅为相应无质粒敏感菌MIC的1/100。这表明极低浓度的氟苯尼考对携带cfr阳性质粒pSD5或pSD11的宿主大肠杆菌可产生选择优势。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携带质粒pSD5的耐药菌株主要通过硫代谢途径和磷酸糖转移酶系统等途径来增强其竞争力。研究结果阐明了亚抑菌浓度氟苯尼考作用下,携带cfr基因质粒对宿主大肠杆菌竞争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携带cfr基因质粒在环境中的传播风险评估及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亚抑菌浓度氟苯尼考作用下质粒pSD11对大肠杆菌适应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姣惠;胡可慧;陈珍珍;黄小红;邓辉
  • 通讯作者:
    邓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功率激光深熔焊接时喷出金属蒸气动力学行为研究
  • DOI:
    10.14128/j.cnki.al.20163604.40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应用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时春;邓辉;张焱;陈根余
  • 通讯作者:
    陈根余
基于三维分割的太阳光球亮点识别及跟踪
  •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6.01.00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建萍;张艾丽;季凯帆;冯松;邓辉;杨云飞
  • 通讯作者:
    杨云飞
分块DPCM与5/3整数小波变换结合的天文图像无损压缩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贵富;王锋;邓辉;季凯帆
  • 通讯作者:
    季凯帆
温度对棉花秸秆热解固液相产物特性的影响
  • DOI:
    10.13880/j.cnki.65-1174/n.2020.21.02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衍森;马腾;周毅;吉伟;邓辉
  • 通讯作者:
    邓辉
基于MODIS-NDVI的安徽省2009年冬小麦及一季稻面积遥感提取及长势监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青;邹金秋;邓辉;李丹丹;张莉
  • 通讯作者:
    张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