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II的关键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U1831206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302.空间天文探测技术研究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ndirect dark matter detection with cosmic ray detector in spac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earch for dark matter. DAMPE (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 is a satellite miss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dedicated to high energy cosmic ray detection. It has operated smoothly in space for about 2.5 years and DAMPE collaboration has published the first result of the electron spectrum from 25GeV to 4.6TeV with unprecedented resolution in Nature. To measure the spectrum of electron and gamma-ray more precisely, DAMPE collaboration is proposing the next 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 named DAMPEII. DAMPEII will measure the 0.2GeV~20TeV electron and Gamma-ray with 1.5%@50GeV energy resolution, 0.2 degree@50GeV spatial resolution, >3 meters square*Sr acceptance @ 50GeV Gamma. In this project, we plan to do some researches of DAMPEII detector design based on its scientific requirement. We will develop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high performance silicon-strip tracker and imaging calorimeter design for DAMPEII. Finally, a detector prototype will be implemented for cosmic-ray and beam test. We will analys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totype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 All the work in this project will offer technical op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DAMPEII engineering model.
利用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间接探测暗物质是寻找暗物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已经运行将近2年半,并在国际上首次发表了高分辨的高能电子能谱(25GeV-4.6TeV)空间观测结果。为了得到电子、伽马能谱更高能更精细的观测结果,以期在伽马射线线谱,电子能谱及相关核素能谱等其他暗物质特征谱型的探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DAMPE的团队提出了下一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II计划,其工作能段为0.2 GeV- 20 TeV(电子/伽马射线)、能量分辨率优于1.5%@50GeV、角度分辨率好于0.2度@50GeV、50GeV的伽马射线接收度达好于3平方米立体角。本项目针对DAMPEII的需求,进行探测器设计研究,开展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和图像量能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以期完成原理样机研制和测试,为将来DAMPEII的工程研制做技术预研。

结项摘要

利用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是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的一个重要手段。项目组针对计划中的下一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II的需求,完成了任务书中要求的各项研究内容。1) 在探测器设计方面,通过模拟不同探测器配置的角分辨、能量分辨等性能,针对不同的科学目标设计了两种探测器,并基于这两种探测器方案,向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三期)管理部门提交科学卫星项目建议;2) 完成了硅微条径迹探测技术研发,在完成混合电路封装、多通道低噪声前端读出电子学、探测器的“全”模拟以及在轨实时数据压缩算法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完成了硅微条探测器模块Ladder,实现单个Ladder的大探测面积(400平方厘米)和高位置分辨(50um),电子学读出噪声好于600e-@0pF输入电容;3)完成了图像量能器读出技术研发,研究利用硅光电倍增器SiPM和不同面积的光电二极管实现大动态范围的量能器读出,实现了读出通道的噪声水平低于0.1MIP(最小电离粒子),动态范围优于1E+6。该读出技术相对于“悟空”号卫星的方案,大大减小了读出电路所需要的空间,有利于通过低死区的拼接实现大面积高灵敏度的量能器。.在本项目的支持下,项目组通过完成这些关键技术攻关,为下一代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计划实现能量分辨率优于1.5%@50GeV、角度分辨率好于0.2度@50GeV的高能探测奠定了技术基础;在项目执行期间,负责人郭建华作为核心成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支持(项目名称:空间天文),获得了中国天文学会黄授书奖,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同时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2022年获得了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自由申请),开展高性能的径迹及低能伽马探测器的研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2)
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计划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一中;常进;郭建华;袁强;胡一鸣;李翔;岳川;黄光顺;刘树彬;封常青;张云龙;魏逸丰;孙志宇;余玉洪;孔洁;赵承心;藏京京;蒋维;潘旭;韦家驹;汪慎;段凯凯;沈兆强;夏子晴;徐遵磊;冯磊;黄晓渊;蔡岳霖;魏俊杰;曾厚敦;贺昊宁;李剑;杨睿智;颜景志;张毅;吴雪峰;韦大明
  • 通讯作者:
    韦大明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miniature silicon strip detector
微型硅条探测器的设计与测试
  • DOI:
    10.1007/s41365-019-0714-z
  • 发表时间:
    2019-12
  • 期刊: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Wang Shen;Chen Wei;Guo Jian-Hua
  • 通讯作者:
    Guo Jian-Hua
一种低噪声硅微条探测器读出电子学系统的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跃光;韦家驹;郭建华
  • 通讯作者:
    郭建华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prototype readout electronics for nuclide detector in Ver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
超大面积太空望远镜核素探测器读出电子原型设计与评估
  • DOI:
    10.1007/s41365-022-01047-5
  • 发表时间:
    2022-06
  • 期刊:
    NUCL SCI TE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i-Bo Yang;Xian-Qin Li;Yu-Hong Yu;Yong Chen;Jie Kong;Yong-Jie Zhang;Shu-Wen Tang;Jian-Hua Guo;Bing Yang;Feng-Jiao Su;Wen-Jian Sun;Jin-Xiang Wang;Cheng-Xin Zhao
  • 通讯作者:
    Cheng-Xin Zhao
大面积硅微条探测器在轨数据压缩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永强;郭建华;韦家驹;张岩
  • 通讯作者:
    张岩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川盆地东缘湘西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 DOI:
    10.11743/ogg201705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明阳;郭建华;黄俨然;焦鹏;郑振华;卿艳彬;吴诗情
  • 通讯作者:
    吴诗情
一种用户均衡分配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小洋;刘玉;郭建华
  • 通讯作者:
    郭建华
对含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家系进行单倍型推断的EM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概率统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红;郭建华;朱文圣
  • 通讯作者:
    朱文圣
同步带啮合传动的空气传播对噪声影响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机械传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建华;张广彬;胡清明;孟庆鑫
  • 通讯作者:
    孟庆鑫
冻融循环对牦牛粪生物炭吸附氨氮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建华;黄兵;罗专溪;陈樑
  • 通讯作者:
    陈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建华的其他基金

径迹及低能伽马探测器的研制
  • 批准号:
    1222780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87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暗物质空间探测器量能器读出的地面及在轨标定方法的研究
  • 批准号:
    1127307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太阳高能辐射成像谱仪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 批准号:
    1100305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