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游草地退化和退耕还林的区域气候水分效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508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11.大气数值模式发展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Flowing across the semi-arid and semi-humid areas in China,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important for runoff generation,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and water consumption, all of which are vulnerable to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In recent years,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 and afforestation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UM-YRB) have become the most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which leads to runoff reduction and soil desiccation. Due to the lack of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in the UM-YRB, there is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at control the 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on the regional hydrological cycle and climate. In this study, we will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in the UM-YRB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LUCC products. Secondly, the advanced model WRF-Hydro with optimized hydrological parameterizations will be employed to conduct long-term simulations in the UM-YRB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afforestation and quantify the vegetation–precipitation feedbacks. Furthermore, these investigations allow for evalu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afforestation in the UM-YRB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LUCC.
黄河上中游地跨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带,是流域最主要的产水、输沙和耗水区,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和上中游的退耕还林显著地改变了流域的植被覆盖,是导致黄河流域径流减少、土壤变干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未能准确描述植被变化的时空分布,至今对该地区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水分的影响和反馈机理仍缺乏深刻的认识。本研究拟以高分辨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退耕还林资料为基础,分析黄河上中游近2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其次,利用先进的区域耦合模式WRF-Hydro,改进陆面水文参数化方案,针对黄河上中游地区植被变化进行高分辨率的耦合模拟,定量计算黄河源区草地退化及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对流域水分平衡的各自贡献与综合效应,在流域尺度上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反馈及机理,评估植被变化特别是退耕还林对黄河上中游水资源的影响,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以草地和森林为代表的植被变化是近年来黄河流域最显著的下垫面变化特征,自“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项目基于黄河流域高分辨率的植被变化信息和MODIS土地利用/覆盖产品,结合区域陆气耦合模式WRF-Hydro和陆面水文模型SWAT,利用NCEP-fnl和ERA-Interim大气背景场,对黄河流域进行了短期和中长期的植被变化在线耦合模拟,系统研究了植被变化对黄河流域的气候、水文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长期模拟试验中,植被覆盖的好转能够促进黄河流域的降水增多,使地下水埋深变浅,水资源状况得到改善;但在短期的模拟试验中,会由于植被变化信息来源的不同,对降水的反馈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由于蒸散发增大的缘故,植被覆盖的好转会减少径流产流量。通过离线陆面水文模拟的研究发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导致黄河流域农业干旱的重要原因,而人类取用水则是水文干旱的主导因素,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尤为显著。对黄河流域2002年以来的陆地水储量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的水储量正不断减少,其主要贡献来自于消耗迅速的地下水储量,并为观测所验证。而通过离线陆面过程模式的模拟表明,NoahMP模式能够合理模拟黄河流域的土壤湿度、径流和地下水位,而CLM模式则揭示了黄河流域上游西风带西北干旱区的水分收支存在着强烈的区域性差异。此外,项目还发现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黄河主汛期降水的多寡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并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结合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对策和发展思考。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在流域尺度上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循环的影响机制,也能为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gional water budgets and hydroclimatic trend variations in Xinjiang from 1951 to 2000
1951-2000年新疆区域水收支及水文气候趋势变化
  • DOI:
    10.1007/s10584-016-1842-7
  • 发表时间:
    2017-10
  • 期刊:
    Climatic Change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Zheng Ziyan;Ma Zhuguo;Li Mingxing;Xia Jiangjiang
  • 通讯作者:
    Xia Jiangjiang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on the recent droughts in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自然和人为对黄河流域近期干旱的影响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9.13542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Abubaker Omer;Ma Zhuguo;Zheng Ziyan;Farhan Saleem
  • 通讯作者:
    Farhan Saleem
Responses of terrestrial water cycle components to afforestation within and around the Yellow River basin
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陆地水循环组成对造林的响应
  • DOI:
    10.1080/16742834.2019.1569456
  • 发表时间:
    2019-01
  • 期刊: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Meixia LV;Zhuguo MA;Shaoming PENG
  • 通讯作者:
    Shaoming PENG
黄河流域气候与水文变化的现状及思考
  •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9122300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柱国;符淙斌;周天军;严中伟;李明星;郑子彦;陈亮;吕美霞
  • 通讯作者:
    吕美霞
厄尔尼诺现象对黄河流域汛期降水的影响分析
  • DO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9.01.01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气象与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作强;张献志;芦璐;郑子彦
  • 通讯作者:
    郑子彦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柱国;符淙斌;杨庆;郑子彦;吕美霞;李明星;段亚雯;陈亮
  • 通讯作者:
    陈亮
山区流域暴雨洪水的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子彦;张万昌;徐精文
  • 通讯作者:
    徐精文
基于统计年鉴和 MODIS 的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研究
  •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17.1621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云环;郑子彦;肖宇;马柱国
  • 通讯作者:
    马柱国
基于DEM与数字化河道提取流域河网的不同方案比较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资源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子彦;张万昌;邰庆国
  • 通讯作者:
    邰庆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子彦的其他基金

区域地球系统模式框架下考虑人类活动的我国北方流域气候—地下水互馈研究
  • 批准号:
    4237517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流域和经济带的陆地水储量与区域水文气候的耦合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长江流域和经济带的陆地水储量与区域水文气候的耦合研究
  • 批准号:
    4217517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