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压力屏压电响应均匀化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80301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309.机器人学与智能系统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tability of force-voltage responsivity in piezoelectric based force touch panel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Compared to the capacitive based force sensing, piezoelectric force sensing detects force touch signals in a passive way with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However, when user performs force touch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mong the touch panel, the touch panel cannot provide stable force-voltage responsivity. The instability of force-voltage responsivity even happens when the user performs touch events at the same location of the touch panel with different styles (e.g. touch speed, angle and contact area). The instability issue decreases system’s detection accuracy, limiting the use of piezoelectric touch panel in interactive display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is project first aims to analyse and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ch panel’s mechanical property, touch lo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force-voltage responsivity, to prevent touch location and touch style induced instability. Second, this project proposes a method of employing force touch generated capacitive signal to detect user’s touch style,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model created in the first step, to boost the force detection accuracy. Based on the above, a force touch panel with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will be developed for interactive displays.
压电式压力屏的压电响应均匀化问题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相比传统的电容式压力检测屏,压电式压力检测屏具有高检测精度,无源检测等优点。然而,因用户在触摸屏不同位置及使用不同触屏方式(触屏速度,触屏角度和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导致的压电响应不均一问题,降低了压电式压力屏的检测准确率,使其无法成功应用于交互式显示终端。本项目通过对压电式压力屏检测压力信号的机理研究,首先,提出通过对压电式压力屏的机械特性,触屏位置,触屏方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建立触摸模型的方法,来纠正由于触屏位置和方式不同带来的压电响应不均一的问题。其次,提出通过检测用户触屏方式引起的电容信号变化来识别用户手指触屏面积,触屏速度和角度等因素,实现触摸模型的优化,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在此基础上,研制交互显示终端应用的具有高压力检测准确率的压电触摸屏系统。

结项摘要

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众多人机交互技术中,触摸检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智能终端都装配了触摸屏或触摸板,触摸屏在全球已成为万亿人民币的产业。传统触摸技术通过电容或电阻技术检测用户在2D平面上的位置信息,限制了用户与机器终端的信息交换效率,因此催生了压力屏技术。在众多压力屏技术中,基于压电材料的压力触摸技术因其结构简单、易制备和功耗低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受制于压电材料的固有属性,当用户在触摸不同位置及使用不同触屏方式(触屏速度,触屏角度和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时,压电触摸屏具有压电响应不均一的问题,导致检测准确率下降。为解决此问题,本项目通过研究压电式压力屏的机械特性、用户手指的物理特性和用户的触摸习惯,利用数理建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触屏位置\触屏方式和压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最终将压电响应的均一性提高了80%以上。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压电触屏的应用探索,成功实现了用户触摸模型个性化,身份认证和情绪检测等场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A Flexible Insole Gait Monitoring Technique for the Internet of Health Things
健康物联网灵活鞋垫步态监测技术
  • DOI:
    10.1109/jsen.2021.3099304
  • 发表时间:
    2021-12-01
  • 期刊:
    IEEE SENSORS JOURNAL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Chen, Junliang;Zhao, Yifan;Gao, Shuo
  • 通讯作者:
    Gao, Shuo
A PVDF/Au/PEN Multifunctional Flexible Human-Machine Interface for Multidimensional Sensing and Energy Harvesting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用于物联网多维传感和能量收集的 PVDF/Au/PEN 多功能柔性人机界面
  • DOI:
    10.1109/jsen.2020.2974096
  • 发表时间:
    2020-07-15
  • 期刊:
    IEEE SENSORS JOURNAL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Dai, Yanning;Chen, Junliang;Gao, Shuo
  • 通讯作者:
    Gao, Shuo
High Security User Authentication Enabled by Piezoelectric Keystroke Dynam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通过压电击键动力学和机器学习实现高安全性用户身份验证
  • DOI:
    10.1109/jsen.2020.3001382
  • 发表时间:
    2020-11-01
  • 期刊:
    IEEE SENSORS JOURNAL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Huang, Anbiao;Gao, Shuo;Nathan, Arokia
  • 通讯作者:
    Nathan, Arokia
A Flexible Multi-Functional Smart Skin for Force, Touch Position, Proximity, and Humidity Sensing for Humanoid Robots
灵活的多功能智能皮肤,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力、触摸位置、接近度和湿度感应
  • DOI:
    10.1109/jsen.2021.3055035
  • 发表时间:
    2021-12-01
  • 期刊:
    IEEE SENSORS JOURNAL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Dai, Yanning;Gao, Shuo
  • 通讯作者:
    Gao, Shuo
Tactile and Vision Perception for Intelligent Humanoids
智能类人机器人的触觉和视觉感知
  • DOI:
    10.1002/aisy.202100074
  • 发表时间:
    2021-07-11
  • 期刊:
    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
  • 影响因子:
    7.4
  • 作者:
    Gao, Shuo;Dai, Yanning;Nathan, Arokia
  • 通讯作者:
    Nathan, Aroki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LacZ转基因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毛飞;高硕;钱晖;朱伟;严永敏;孙靖;许文荣
  • 通讯作者:
    许文荣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18115_18116insGCAGG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特点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继征;邹玉宝;孙凯;王怡璐;王志民;高硕;周宪梁;惠汝太;宋雷
  • 通讯作者:
    宋雷
心脏肌钙蛋白I-R145W突变所致肥厚型心肌病表型特点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玉宝;王继征;王怡璐;孙凯;王志民;高硕;周宪梁;宋雷;惠汝太
  • 通讯作者:
    惠汝太
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切体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的干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俐;高硕;钱晖;史云燕;朱伟;顾建美;许文荣
  • 通讯作者:
    许文荣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receptor gene polymorphism with Graves' disease in Tianjin area
天津地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05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东红;邱明才;高硕;李梅;高志红;苏文凌
  • 通讯作者:
    苏文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高硕的其他基金

基于人体跨维度时空关联成像的脑卒中与运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6217101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