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林冠塔吊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038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3.生理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Forest ecosystems play a key role in global carbon cycle,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Forest canopies are vital interaction interfaces between forest and the atmosphere, which are proved to be ver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Due to difficult access to forest canopy and thus undertaking relevant measurements, the uncertainty in predicting the responses of forest ecosystem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creases. This project will use three forest canopy cranes constructed in tropical rainforest,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cold temperate conifer forest along an elevation gradient, as well as three 1-ha permanent plots covered by the cranes in Yunnan for study. A total of 18 traits that are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hydraulic properties,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will be measured for 75 woody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ground LiDA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hyperspectral camera, each site species-specific growth and stand productivity will be predicted through trait-based growth model. Combining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with species and site-specific traits, the trait-based dynamics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will be used to predict how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s forest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ing over future 200 years, assess the changes in carbon stocks and sequestra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ver time, and thus evaluating the carbon mitiga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otentials. Ultimately, this projec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林冠是森林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对气候变化很敏感。由于林冠难以到达并进行测定,导致准确判定和预测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本项目将依托建在云南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中的3座林冠塔吊,及其覆盖的3块1公顷永久样地,测定塔吊覆盖区域75种木本植物的水力学特征、功能性状等对气候变化敏感的18个指标,结合三维激光雷达、无人机、遥感超谱图像,利用基于性状的生长模型预测不同物种的生长及群落生产力。结合气候变化格局和植物性状,利用基于性状的全球植被模型,预测未来200年气候变化如何影响3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功能,揭示碳储量、碳固定、功能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评估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减排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潜力,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环境科学方面的理论支撑。

结项摘要

冠层木本植物是森林生物量的主体部分,且林冠是森林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生态界面,驱动着生态系统的碳、氮、水耦合循环和生产力的形成,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林冠难以到达,科学家对林冠植物(包括树木和木质藤本)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仍知之甚少,导致准确判定和预测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度升高、干旱加剧)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我们有必要通过测定冠层木本植物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功能性状,揭示云南主要森林类型林冠木本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在本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云南3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水力特征与干旱耐性、林冠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测定,绘制和监测了这些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性状,结合统计分析与模型,推测它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我们获得了超过226种植物的重要功能性状。通过分析,发现热带雨林和干热河谷木质藤本的光合能力无显著差异,解释了同属木质藤本和树木在机械需求和水力效率方面差异的原因,指出了用木材性状分析木质藤本和树木生态适应的可能性,为研究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响应提出了新思路;结合系统发育、模型模拟,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对植物光合、水分、生长的影响,预测了不同植物类群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这些重要数据为揭示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中不同物种的耐旱机制及功能性状多样性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预测不同物种的生长、不同群落的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格局,以及回答未来气候变化对云南典型森林生态系结构和功能影响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基础。在本项目的支持下,已发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3篇,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3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ocesses controll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 of root velamen radicum in an epiphytic orchid
控制附生兰花根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
  • DOI:
    10.1093/aob/mcaa077
  • 发表时间:
    2020-08-01
  • 期刊:
    ANNALS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Li, Jia-Wei;Zhang, Shi-Bao;Zhang, Jiao-Lin
  • 通讯作者:
    Zhang, Jiao-Lin
两种入侵植物与三种本地植物根系特征的比较研究
  • DOI:
    10.11913/psj.2095-0837.2021.2018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植物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祁世华;牛燕芬;王睿芳;李菊;李扬苹;张教林
  • 通讯作者:
    张教林
Leaf and Stem Traits are Linked to Liana Growth Rate in a Subtropical Cloud Forest
叶和茎特征与亚热带云雾林中藤本植物的生长速度有关
  • DOI:
    10.3390/f11101120
  • 发表时间:
    2020-10-01
  • 期刊:
    FORES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Bai, Xiao-Long;Zhang, Yun-Bing;Zhang, Jiao-Lin
  • 通讯作者:
    Zhang, Jiao-Lin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photosynthetic recovery to an extreme drought: Evidence from plants in a dry-hot valley savanna of Southwest China
极端干旱的生理反应和光合恢复:来自中国西南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植物的证据
  • DOI:
    10.1016/j.scitotenv.2023.161711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Da Yang;Yang-Si-Ding Wang;Qin Wang;Yan Ke;Yun-Bing Zhang;Shi-Bao Zhang;Yong-Jiang Zhang;Nate G. McDowell;Jiao-Lin Zhang
  • 通讯作者:
    Jiao-Lin Zhang
Converg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er economics and hydraulic traits across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herbaceous plants.
水生和陆生草本植物花卉经济与水力性状之间的趋同关系
  • DOI:
    10.1016/j.pld.2023.01.006
  • 发表时间:
    2023-09
  • 期刊:
    PLANT DIVERSITY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Ke, Yan;Zhang, Feng-Ping;Zhang, Yun-Bing;Li, Wei;Wang, Qin;Yang, Da;Zhang, Jiao-Lin;Cao, Kun-Fang
  • 通讯作者:
    Cao, Kun-F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元江干热河谷木质藤本的多样性及其与宿主树木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植物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怀栋;刘奇;谭运洪;张教林
  • 通讯作者:
    张教林
西双版纳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 DOI:
    10.19336/j.cnki.trtb.2017.01.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土壤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佳晶;邵鹏帅;张教林;白震;赵匠;陈智文;解宏图
  • 通讯作者:
    解宏图
定植3、13、34年热带胶园的土壤磷素形态变化和有效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教林;陈爱国;刘志秋
  • 通讯作者:
    刘志秋
橡胶的土壤分级与热带土壤的磷素有效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教林;陈爱国
  • 通讯作者:
    陈爱国
热带木质藤本的根压及其与系统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华芳;杨石建;张教林
  • 通讯作者:
    张教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教林的其他基金

中国西南木质藤本多样性与丰富度沿海拔维持的水力学机制:以共生树木为对比
  • 批准号:
    3217150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云南典型植被中木质藤本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森林更新和动态的影响
  • 批准号:
    31470470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木质藤本对热带森林更新和动态的影响
  • 批准号:
    3127045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雨林群落的植物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 批准号:
    3090017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