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V波与冕洞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0412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EUV waves,also known as EUV Imaging Telescope (EIT) waves,are large-scale transient coronal disturbance observed in EUV wavelengthes. The physical nature of EUV waves is still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t since 1998 when the first coronal wave was observed. Some researchers believe EUV waves are fast mode MHD waves, while other researchers insist that coronal waves are non-wave propagating disturbances. Coronal holes refer to the dark coronal areas where the density is very low. Whether EUV waves will reflect at the borders of coronal holes is an evidence of true waves or not. Few work have been done on this topic because of previous low resolutional observation and the deem of coronal hole boundaries. We plan to study the reaction between EUV waves and coronal holes based on latest observational data. First of all, by looking through the movies made from the data of the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 in multi-wavelengthes with best temporal and spacial resolution, we will choose the typical EUV waves which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urrounding coronal holes. We will analyze the propagational dynamics of the EUV waves and the change of magnetic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in the coronal holes. Then we will provide a statistical result of whether and how many EUV waves will be reflected at the boundaries of coronal holes and whether and how many of them could pass through coronal holes.We will also show the values of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in coronal holes before and after EUV waves arrive. At last, we will conclude whether EUV waves are true waves or not and develop a simple model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EUV waves and cororal holes.
EUV波,也称为EIT波,是指在远紫外波段观测到的太阳日冕中大尺度的扰动。自1998首次被发现至今,EUV波的本质一直是太阳物理领域非常有争议且十分热门的课题。一些学者认为它是真正快磁声波,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不是波。冕洞是日冕中的低密度区域,对EUV波的传播有重要影响。EUV波在冕洞边界的反射与否是验证EUV波是否为真正波的有力证据。目前这个领域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项目拟从观测方面着手对EUV波和冕洞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首先借助于最近升空的SDO卫星提供的多波段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资料,筛选出与冕洞有明显相互作用的EUV波;然后对EUV波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冕洞的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对EUV波在冕洞边界附近是否发生反射以及能否绕过冕洞继续传播给出统计的结果;对冕洞与EUV波相互作用前后的结构和物理参数变化给出准确的描述。最后得到EUV波是否为真正波的结论,并建立EUV波和冕洞相互作用的简单模型。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以EUV波、冕洞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EUV波是指在远紫外波段观测到的太阳日冕中大尺度的扰动,其本质(波或非波)是太阳物理领域非常有争议且十分热门的课题。冕洞是日冕中的低密度、单极磁场区域。项目初衷是通过EUV波在冕洞边界的反射与否是验证EUV波是否为真正波。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的新的现象,也将其加入到了研究内容。因此,我们的研究不局限于EUV波和和冕洞。借助与SDO卫星提供的多波段、高时空分辨率的远紫外波段的图像资料,我们对几个典型的太阳爆发事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a) EUV波在冕洞边界存在明显的反射,支持EUV波含真正波的成分; b) 强烈的EUV波可以导致冕洞的形成;c)同一活动区连续爆发的EUV波可以导致暗条内等离子的强烈震荡,甚至导致太阳龙卷风出现;d)失败的暗条爆发伴随强的耀斑,但没有产生EUV波和日冕物质抛射,支持EUV波由CME而非耀斑触发;e)发现“拴绳切断”的直接观测证据。这些结果对理解太阳上大尺度的爆发活动机制以及日冕中大尺度扰动的本质等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空间天气的预报也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DIRECT OBSERVATIONS OF TETHER-CUTTING RECONNECTION DURING A MAJOR SOLAR EVENT FROM 2014 FEBRUARY 24 TO 25
2014 年 2 月 24 日至 25 日重大太阳活动期间对系绳切断重新连接的直接观测
  • DOI:
    10.1088/2041-8205/797/2/l15
  • 发表时间:
    2014-11
  • 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影响因子:
    7.9
  • 作者:
    Chen Huadong;Zhang Jun;Yang Shuhong;Li Ting;Cheng Xin;Ma Suli;Chen HD
  • 通讯作者:
    Chen HD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人工合成肺孢子菌p55抗原串联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华;国九英;马素丽;张楠;安春丽
  • 通讯作者:
    安春丽
检测肺孢子菌巢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素丽;秦铮;张楠;樊华;国九英;安春丽
  • 通讯作者:
    安春丽
呼吸道疾病发作期患者肺孢子菌寄植状况与肺疾病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素丽;谭丽思;张楠;樊华;国九英;安春丽
  • 通讯作者:
    安春丽
肺孢子菌感染或定植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探讨
  • DOI:
    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4.11.002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楠;谭丽思;秦铮;马素丽;国九英;樊华;安春丽
  • 通讯作者:
    安春丽
肺孢子菌基因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楠;秦铮;马素丽;国九英;樊华;安春丽
  • 通讯作者:
    安春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