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研究整合素β1与胞外基质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行为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090502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4.化学与生物传感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细胞黏附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是一种特殊的机制,相关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尚无分析化学方法涉足其中。本项目利用压电传感技术和阻抗分析等电化学方法,研究细胞黏附分子整合素β1和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组装细胞信号传感实验仪器平台,实时、动态监测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考察黏附反应介导的肿瘤细胞耐药行为;基于免疫学基本原理,发展一种高效、灵敏、无需二抗参与、无需荧光标记的整合素β1检测新方法,研究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表面整合素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从细胞黏附的角度研究植物天然小分子对肿瘤细胞耐药行为的影响。本项目的开展将对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和天然小分子抑癌机理等跨学科热门问题的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开发细胞蛋白/基因检测新方法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结项摘要

肿瘤细胞的耐药现象是癌症治疗主要屏障之一。一般认为,肿瘤细胞耐药主要受药物外排泵机制、凋亡调控基因介导机制、酶介导机制等控制。研究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细胞耐药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细胞粘附介导的耐药是一种特殊的机制,广泛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细胞粘附分子整合素及其引发的信号转导机制, 是肿瘤细胞避免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项目基于压电传感技术和电化学方法,利用抗体修饰电极对整合素β1介导的肿瘤细胞的粘附进行了分析和测量;组装细胞信号传感实验仪器平台,实时、动态监测了耐药肿瘤细胞的贴壁生长过程和耐药行为,考察了植物活性小分子对细胞耐药行为的逆转作用;基于酶催化反应引起的电化学信号,利用电化学免疫法检测了肿瘤细胞和耐药肿瘤细胞表面整合素β1的不同表达量;研究了整合素β1 与胞外基质蛋白的相互作用及细胞消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药物负载纳米材料,研究了它们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本项目的开展对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和天然小分子抑癌机理等跨学科热门问题的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开发细胞蛋白/基因检测新方法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lectrochemical copolymerization study of o-toluidine and o-aminophenol by the simultaneous EQCM and in situ FTIR spectroelectrochemisty
同步 EQCM 和原位 FTIR 光谱电化学研究邻甲苯胺和邻氨基苯酚的电化学共聚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Talanta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Qin Yang;Youyu Zhang;Haitao Li;Yuqin Zhang;Meiling Liu;Jiao Luo;Liang Tan;Hao Tang;Shouzhuo Yao
  • 通讯作者:
    Shouzhuo Yao
Improved GFP gene transfection mediated by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high biocompatibility
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介导的改进的 GFP 基因转染
  • DOI:
    10.1016/j.colsurfb.2011.01.001
  • 发表时间:
    2011-05-01
  • 期刊: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Qin, Weiling;Yang, Keqin;Yao, Shouzhuo
  • 通讯作者:
    Yao, Shouzhuo
Electrochemical immunoassay on expression of integrin b1 on tumor cells and drug-resistant tumor cells
电化学免疫分析肿瘤细胞及耐药肿瘤细胞整合素b1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Bei Zhou;Xiuli Xiao;Lili Xu;Lian Zhu;Liang Tan;Hao Tang;Youyu Zhang;Qingji Xie;Shouzhuo Yao
  • 通讯作者:
    Shouzhuo Yao
Highly biocompatibl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hitosan nanoparticle hybrids as protein carriers
作为蛋白质载体的高度生物相容性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纳米粒子杂化物
  • DOI:
    10.1016/j.actbio.2011.05.005
  • 发表时间:
    2011-08-01
  • 期刊:
    ACTA BIOMATERIALIA
  • 影响因子:
    9.7
  • 作者:
    Li, Cuiyun;Yang, Keqin;Yao, Shouzhuo
  • 通讯作者:
    Yao, Shouzhuo
Detection of adherent cells usi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based 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integrin beta 1
基于整合素β1分子识别的电化学阻抗谱检测贴壁细胞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angfu Jiang;Liang Tan;Baoling Zhang;Youyu Zhang;Hao Tang;Qingji Xie;Shouzhuo Yao
  • 通讯作者:
    Shouzhuo Y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蒿琥酯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 DOI:
    10.16016/j.1000-5404.201410094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红飞;左世伦;李强;谭亮;吴江怡;蒋周阳;喻安永;兰川;胡荣;冯华
  • 通讯作者:
    冯华
磁性阳离子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健;陈伟;刘路;王荣兵;汤伟;谭亮;彭健
  • 通讯作者:
    彭健
DeltaOS 下的 CAN 总线驱动及多通道通信调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亮;吴晓;张凯龙;苏二峰
  • 通讯作者:
    苏二峰
折流坎高度对导流洞交汇段水力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水电能源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伟;王韦;田忠;谭亮;张巨翼
  • 通讯作者:
    张巨翼
跟骨骨折合并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 DOI:
    10.3760/cma.j.cn115530-20210326-0016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亮;张子韬;邱旭升;陈一心
  • 通讯作者:
    陈一心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