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的大黄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385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9.中药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s common in many clinical situations. It can not only cause local damage to intestinal tissue, but also disrupt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sulting in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which can induc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damaging liver, lung and kidney and other distant organs, and eventually lead to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he hospitalization rate and mortality of which has remained high. Rhubarb, which can restore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crease intestinal blood flow, regulate immunity and scavenge the oxygen free radical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difficult to interpret the mechanism of rhubarb.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hubarb, we intend to focus on gut microbiota, integrate metabonomics and metagenomics analysi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es and their metabolic proces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the metabolism network of distant organs,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rhubarb on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肠缺血再灌注,不仅会引起肠组织的局部损伤,还会扰乱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肠菌及毒素移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损伤肝、肺、肾等远隔器官,最终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诱发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中药大黄能减轻疾病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衡;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抗炎、调节免疫以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疗效。但是由于大黄成分复杂,“单靶点驱动”的经典药理学方法很难诠释其多靶点、整体性的作用机制。已知许多药物甚至食物成分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申请者拟以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引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究肠道微生物与其代谢过程之间对应的关系;结合各远隔组织特异代谢轮廓谱,分析肠道微生物与远隔器官小分子代谢网络的相关性,深入研究疾病和大黄干预下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推测大黄潜在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疗效整体性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结项摘要

肠血再灌注损伤常见于多种临床情况,会引起肠组织的局部损伤,还会扰乱肠道微生态平衡, 导致肠道细菌及毒素移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损伤肝、肺、肾等远隔器官,最终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住院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中药大黄能减轻或恢复疾病导致的肠道微生态失衡;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抗炎、调节免疫以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疗效。但是由于中药大黄成分复杂,“单靶点驱动” 的经典药理学方法很难诠释大黄多靶点、整体性的作用机制。为从整体层面阐明大黄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本项目以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建立了一套基于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的中药药效整体评价体系,为大黄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途径、多靶点、整体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通过本项目的研究,(1)构建疾病和大黄干预下小鼠各组织器官的特异代谢网络。 深度挖掘和利用已有生物信息大数据,基于目前已报道的小鼠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和各种相关的生物信息数据库,与代谢组学测定数据相对照,构建疾病和大黄干预下小鼠各组织器官的特异代谢网络。(2)阐明肠道菌群在大黄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整合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并利用多维统计分析方法, 发现肠道物种间的关系,并找出微生物与代谢途径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深入研究在疾病和大黄干预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将肠道菌群数据与小鼠组织特异代谢网络数据相整合,探究肠道菌群与远隔器官的小分子代谢网络的相关性,进行结果整体评价,从整体层面系统探究肠道菌群在大黄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本项目引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究肠道微生物与其代谢过程之间对应的关系;结合各远隔组织特异代谢轮廓谱,分析肠道微生物与远隔器官小分子代谢网络的相关性,深入研究疾病和大黄干预下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推测大黄潜在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疗效整体性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GMrepo v2: a curated human gut microbiome database with special focus on disease markers and cross-dataset comparison.
GMrepo v2:精心策划的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数据库,特别关注疾病标记和跨数据集比较
  • DOI:
    10.1093/nar/gkab1019
  • 发表时间:
    2022-01-07
  • 期刊: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4.9
  • 作者:
    Dai D;Zhu J;Sun C;Li M;Liu J;Wu S;Ning K;He LJ;Zhao XM;Chen WH
  • 通讯作者:
    Chen WH
Dynamic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态代谢组学分析
  • DOI:
    10.1002/iub.2238
  • 发表时间:
    2020-01-30
  • 期刊:
    IUBMB LIFE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Dai, Die;Chen, Jingchao;Xu, Fengguo
  • 通讯作者:
    Xu, Fengguo
Metabolic Dependencies Underlie Interaction Patterns of Gut Microbiota During Enteropathogenesis
代谢依赖性是肠道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模式的基础
  • DOI:
    10.3389/fmicb.2019.01205
  • 发表时间:
    2019-06-04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Dai, Die;Wang, Teng;Chen, Wei-Hua
  • 通讯作者:
    Chen, Wei-Hu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