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PR3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90019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816.血液系统疾病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Leukemia is the most prevalent pediatric malignance. As part of it, 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ALL)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heavy clinical feature and poor prognosis. In our preliminary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genes expression of the Sphingosin-1-phosphorylation (S1P) oncogenic pathway was aberrant. The expression of S1PR3 was enhanced in T-ALL cells. After knocking down or antagonizing the S1PR3, obvious apoptosis of the T-ALL cells was induced. Moreover, the blockage of S1PR3 in T-ALL led to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 hallmark oncogene, the intracellular domain of NOTCH1 (ICN1) and its target genes. In the proposed project, we will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S1P-S1PR3 in the progression of T-ALL as well as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by combining more clinical T-ALL samples, patients’ derived xenograft NSG mice model and the high through-put RNA-seq technique. These studies will reveal the novel mechanism of T-ALL progression and provide a potential drug target for its therapy.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恶性肿瘤,其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危险度高与易复发成为研究重点。我们前期对T-ALL患者肿瘤细胞RNA-Seq发现,癌相关信号通路磷酸鞘氨醇(SIP)在T-ALL细胞中表达紊乱,其中受体S1PR3表达增多;通过sh-RNA及S1PR3特异性抑制剂作用,T-ALL细胞凋亡显著增多;进一步探究S1P-S1PR3轴对T-ALL标志性癌基因NOTCH1影响,发现抑制S1PR3可导致NOTCH1蛋白活性形式ICN1、及下游靶基因表达显著降低。本课题拟延续前期研究,结合更多患者来源T-ALL原代细胞、NSG小鼠移植瘤模型、高通量RNA-seq等前沿技术,深入探究S1P-S1PR3信号轴在T-ALL肿瘤进展中作用,及其调控T-ALL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为阐释T-ALL发病新机制与治疗药物新靶点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儿童常见恶性肿瘤。其中60% T-ALL患者肿瘤细胞中TAL1异常表达,即TAL1+ T-ALL,该亚型T-ALL临床症状重,治疗预后差,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表明,TAL1+ T-ALL中,生长信号异常激活促进白血病发生发展。探明TAL1+ T-ALL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生长信号,探索其作用机制,可为该亚型白血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在我组前期研究中,我们阐释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通路关键调控分子ARRB1在T-ALL细胞中通过抑制NOTCH1,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得到结论如下:1). 在TAL1+ T-ALL亚型中,存在S1PR3高表达亚群,及S1PR3hi TAL1+ T-ALL。该亚群白血病患者临床症状重,治疗预后;2). TAL1+ T-ALL细胞中,TAL1-RUNX1复合物可结合于S1PR3增强子,促进S1PR3表达;S1P-S1PR3激活TAL1+ T-ALL细胞中RAS信号通路,维持T-ALL细胞生存;3). S1PR3特异性抑制剂TY-52156可抑制S1PR3hi TAL1+ T-ALL细胞在病人来源异种移植小鼠模型(PDXs)中进展,延长小鼠生存时间。根据上述结果,我们首次阐释了以生物活性脂类受体S1PR3高表达为特点的新T-ALL亚群S1PR3hi TAL1+ T-ALL的临床特征及分子机制;探索了该亚群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效果。为该亚型T-ALL的靶向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Integ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ic role of a novel G6PD missense mutation c.697G>C.
新型 G6PD 错义突变 c.697G > C 致病作用的综合鉴定
  • DOI:
    10.21037/atm-20-3941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H;Peng D;Shu Y;Zhu D;Hu W;Yu C;Zhang J;Liu S;Wan K;Yuan Z;Liu H;Wang D;Jiang T;Yu J;Zhang P;Zou L
  • 通讯作者:
    Zou L
KRAS 对 T⁃ALL 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梓杨;舒逸;傅国;苏虹宇;朱丹;曾腊梅;马德禹;邹琳
  • 通讯作者:
    邹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3种典型页岩气保存类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天然气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舒逸;陆永潮;包汉勇;王超;刘占红
  • 通讯作者:
    刘占红
造血干细胞Hdac3基因促进鼠淋巴细胞分化
  • DOI:
    10.16016/j.1000-5404.20181214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文琼;舒逸;杨碧洁;张航;张佳;张虹洋;周永杰;石毓君;邹琳;张鹏辉
  • 通讯作者:
    张鹏辉
应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协助鉴别诊断EB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
  • DOI:
    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22.03.03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虹宇;舒逸;傅国;柳梓杨;朱丹;曾腊梅;马德禹;邹琳
  • 通讯作者:
    邹琳
β-arrestin1过表达抑制Molt-4细胞异种移植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
  •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0.05.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佳;舒逸;张虹洋;蒋婷婷;宫茂源;朱丹;王皓飚;邹琳
  • 通讯作者:
    邹琳
GPR183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Cutll1细胞凋亡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航;舒逸;吕文琼;张佳;张虹洋;唐诗;邹琳
  • 通讯作者:
    邹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