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效应的纳米复合材料与典型污染物相互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27704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2.环境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It is a hard task to detect and capture the elemental mercury in flue gas or atmosphere. Mercury is mainly present in three chemical forms or species in flue gas or atmosphere including elemental mercury (Hg0), oxidized mercury (Hg2+) and particulate-bound mercury (Hgp). The essence of mercury control is to transform elemental mercury (Hg0) into soluble (Hg2+) or bound forms (Hgp) in various phases. The key point for mercury control is to discover or synthsize new adsorbents for various mercury species with high capacity and good selectivity. Nanoselenium and nanosilver were reported to have hug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mercury. Based on this, the coupling effects between different nanomaterials can also greatly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nanocomposites. The recognization of nano effects and coupling effects will be very helpful for us to develop some n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mercury control. So,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synthesize new nanomaterials or nanocomposites an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nanocomposites and the various mercury species. . In this proposal, nanoselenium, nanosilver, nanopalladium will be synthesized onto the surface of magnetic carbon nanomaterials including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Based on the synthesis of the nanocomposites, the coupling effects and nano effects on the adsorption of mercury will b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different mercury species (Hg0 and Hg2+) in different phas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s will also be investigated. This study will be very significant and very helpful for us to discover new mechanism and novel methods for mercury control and detection.
烟气和大气中气态元素汞污染控制与检测是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难点,对其进行控制的本质是将易逃逸的气态元素汞形态转化为不易逃逸或被锁定的汞形态,研究的关键是发展吸附容量大、特异性强、可回收、能再生的新型吸附材料。纳米硒和纳米银对汞表现出强大特异性吸附的纳米效应刚刚被认识,而纳米复合材料的耦合效应又可进一步增强其本征性能。因此,制备基于纳米耦合效应的汞亲和元素纳米复合材料,并深入研究不同形态汞在其表面的作用过程,对发现新的汞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课题拟针对纳米硒、纳米银和纳米钯为分散对象,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分散骨架,制备系列磁性修饰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深入研究不同物相、不同形态汞(Hg0和Hg2+)在材料表面的多相作用过程,探讨纳米耦合效应下复合材料对不同形态汞的吸附机制,为发展烟气、大气、水中汞污染控制和样品前处理新方法、揭示新机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结项摘要

汞污染控制是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开发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能回收、可再生的吸附材料对不同形态汞的去除和检测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汞亲和元素的纳米材料对汞的吸附性能优越,以碳纳米材料为骨架,制备其复合纳米材料,可以将贵金属纳米颗粒或其他高活性纳米粒子分散在骨架上,既可以防止纳米颗粒团聚又可以增大材料作用面积、降低成本,且在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将材料磁性修饰,进一步制得磁性复合材料,便于回收利用和再生。课题紧紧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和目标,制备了银、钯、硒负载的系列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水热法进一步制备了基于铁氧化物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EDS和VSM一系列现代仪器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组成以及磁性进行了表征;自行设计了烟气模拟装置、固定床汞脱除实验平台和在线联用测汞系统,满足了吸附材料对气态元素汞的吸附性能评价和相互作用研究需求;采用固定床实验平台,详细考察了银、钯、硒纳米修饰碳纳米复合材料对气态元素汞(Hg0)的吸附过程和特征,考察了不同气体组分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详细研究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气态元素汞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气体组分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汞离子(Hg2+)吸附,并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采用热解实验和洗脱方法对材料的再生能力进行了评价,优选出了可行的回收再生方法,为材料的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研究较好地执行了项目原定研究计划,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3)
专利数量(0)
Biosynthe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using Capsicum annuum var. grossum pulp extract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使用辣椒生物合成金纳米粒子。
  • DOI:
    10.1016/j.physe.2016.08.010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PHYSICA E-LOW-DIMENSIONAL SYSTEMS & NANOSTRUCTURE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Yuan, Chun-Gang;Huo, Can;Gui, Bing
  • 通讯作者:
    Gui, Bing
One-step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silver hybrid nanofiber mat by electrospinning for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用于多功能应用的静电纺丝聚(乙烯醇)/银混合纳米纤维垫的一步制造和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Can Huo;Yukai Li;Bing Gui;Xianmei Zhang
  • 通讯作者:
    Xianmei Zhang
燃煤电厂固体废弃物中汞分布特征及排放量估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刁星;苑春刚;桂兵;张可刚
  • 通讯作者:
    张可刚
汞同位素组成示踪燃煤发电过程汞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刁星;苑春刚
  • 通讯作者:
    苑春刚
Silver modified magnetic 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as a selective solid phase extractor for preconcent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race mercury ions in water solution
银改性磁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作为选择性固相萃取剂用于预富集和测定水溶液中的痕量汞离子
  • DOI:
    10.1080/03067319.2013.782487
  • 发表时间:
    2013-12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Y Zhang;YY Zhang;J Li;QH Zhang
  • 通讯作者:
    QH Zh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Reusable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 composite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inorganic arsenic species in water
可重复使用的电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无机砷
  • DOI:
    10.1080/26395940.2021.1947156
  • 发表时间:
    2021-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Bioavailability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魏晓阳;郭祺;李远;郑力玮;李治穷;张可刚;苑春刚
  • 通讯作者:
    苑春刚
雾霾天气下室内外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楷强;苑春刚;张可刚;尹连庆
  • 通讯作者:
    尹连庆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制备、稳定方法及其水处理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妍;苑春刚
  • 通讯作者:
    苑春刚
草酸盐影响污染土壤中砷释放的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9),1232-123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玉强;姜威;苑春刚;张淑贞*
  • 通讯作者:
    张淑贞*
颗粒物再悬浮装置研制及稳定性测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一文;解姣姣;朱洪涛;苑春刚
  • 通讯作者:
    苑春刚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苑春刚的其他基金

宽温区气态砷界面形态转化及固化减毒机制研究
  • 批准号:
    2217605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环境应用研究
  • 批准号:
    2177704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及人群暴露指示物研究
  • 批准号:
    9154310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典型摄入途径唾液砷代谢形态分析研究
  • 批准号:
    2107703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复相多界面气态和含硫砷形态衍生物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研究
  • 批准号:
    2080701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