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地热利用中对井水热运移规律及其分析模型和方法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7227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05.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陈必光; 由爽; 赵福垚; 武跃; 熊瑞林; 周梦佳; 戴亚皎;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In recent years,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are impelling the mankind to exploit and utiliz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Geothermal energy is a kind of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Whereas the amount of geothermal energy in shallow depth is still limited, vast amount of geothermal energy is available at greater depths. However,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at great depth, research on some fundamental as well as technical problems is required.This research proposal is intended to conduct fundamentalstudy on doublet system for geothermal energy exploitation.Comprehensive studies will be first made on the achieved results both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at, numerical model and analysis method will be studi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heat and water transfer in the system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taking some doublet systems constructed in Beijing, especially that operational on the campu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s target problems. Numerical model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will be proposed which can describe the heat and water transfer through fractured rock properly,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perform multiscal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jects. The proposed model and methods will be applied to doublet systems and even geothermal reservoirs in order to reveal its work mechanism.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both theoretical as well a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ptimal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doublet system for geothermal exploitation.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环境恶化迫使人们寻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已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浅层地热能毕竟有限,深层地热利用潜力巨大,但其中有不少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研究。本项目针对深层地热利用中的对井系统进行基础研究,拟在全面深入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北京已建成的一些地热对井,特别是申请者所在大学校园内已投入使用、深度达3000余米的地热对井,通过深入的理论及试验实测分析,研究地热对井系统水热运移的数值分析模型和方法,提出既能够较准确描述裂隙岩体渗流传热特点,又能进行多尺度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井系统和实际地热田的模拟分析。进而深入揭示裂隙岩体中水岩传热的机理,揭示地热对井运行的规律,从而为地热对井乃至更大规模的地热田开采方案的优化设计与运营维护提供依据,为地热利用的健康发展在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提供支撑。
结项摘要
地热对井系统是深层地热开采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本项目针对深地热对井系统进行基础研究,通过深入调研已有对井运行状况及理论分析、试验实测和数值模拟,在数值分析模型及方法、地热层水岩传热机理及对井运行规律两方面取得不同创新程度的研究成果,包括基岩裂隙渗流传热模型和模拟裂隙-岩石基质换热过程的裂隙渗流传热单元,裂隙岩体中渗流-热传导耦合分析的等效连续化模型,无限域渗流、热传导分析的几种局部人工边界,实际地热对井的示踪剂试验以及依据实测数据反分析评价地热对井运行状态的方法等。针对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均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模块,可以实现在相关软件平台的计算分析。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均以学术论文形式在国内外一流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重视。这些成果可为地热对井的优化设计与运营维护在理论分析及评估方法方面提供支撑,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An artificial boundary approach for unbounded transient seepage problems
无界瞬态渗流问题的人工边界方法
- DOI:10.1002/nag.2338
- 发表时间:2015-05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 影响因子:4
- 作者:Chen, Biguang;Song, Erxiang
- 通讯作者:Song, Erxiang
The role of fracture surface roughness in macroscopic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fractured rocks
裂隙表面粗糙度在裂隙岩石宏观流体流动和传热中的作用
- DOI:10.1016/j.ijrmms.2016.05.006
- 发表时间:2016-09-01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影响因子:7.2
- 作者:Luo, Shuang;Zhao, Zhihong;Pu, Hai
- 通讯作者:Pu, Hai
路基土体“锅盖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8-06
- 期刊: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宋二祥;罗爽;孔郁斐;李鹏
- 通讯作者:李鹏
?裂隙岩体中力学-渗流-传输耦合离散元模拟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地下空间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志宏;井兰如;宋二祥
- 通讯作者:宋二祥
二维裂隙岩体渗流传热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数值计算方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必光;宋二祥;程晓辉
- 通讯作者:程晓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南山区机场高填方边坡反压护道优化设计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工程力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金锋;宋二祥
- 通讯作者:宋二祥
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一种实用本构模型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工程力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明;王海波;宋二祥
- 通讯作者:宋二祥
埋深对地铁地下结构地震液化响应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清华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301-305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华北;宋二祥
- 通讯作者:宋二祥
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变形简化算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曹光栩;宋二祥;徐 明
- 通讯作者:徐 明
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x;line-height:23px;隧道纵向非一致地震反应的三维数值分析/span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增刊)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鹏;宋二祥
- 通讯作者:宋二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宋二祥的其他基金
考虑覆盖效应的路基水热传输及冻胀过程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及方法研究
- 批准号:51778339
- 批准年份:2017
- 资助金额:6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块碎石填方体工后变形机理及数值模型研究
- 批准号:50978140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3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考虑地层多相性条件下大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机理研究
- 批准号:50378050
- 批准年份:2003
- 资助金额:2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 批准号:50078030
- 批准年份:2000
- 资助金额:1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含水饱和土--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
- 批准号:59478028
- 批准年份:1994
- 资助金额: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