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新近纪植物群及其古环境的演变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030212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21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2014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4-12-31
- 项目参与者:刘裕生; 张世涛; 陈绍田; 纪运恒; 陈文允; 星耀武; 夏珂; 苏涛; 黄永江;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引起的生物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以研究横断山新近纪的植物群为起点,通过新近纪各地史时期6个古植物群的深入研究,为植物物种形成和区系的发展与演变提供化石证据;利用共存分析法、叶缘分析法和气候叶片多变量分析程序定量重建这些植物群的古气候;建立2种现代植物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并对相应的化石种类保存的角质层进行分析,根据业已建立的函数关系重建古海拔;同时以湿静态能平衡的原理和共存分析方法重建古海拔;根据古海拔与季风强度的相关关系及其相关地质学资料,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系统的形成与演变,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项目将为横断山新近纪物种的形成与演化,植物区系及森林植被的演变、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做出贡献。
结项摘要
本项目通过四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以下成果:重新划分了横断山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结合古生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确定了各地层年代,应用锆石U-Pb法测定了剑川组的形成时间(36.34±0.27Ma),纠正了前人对剑川组形成于上新世的错误认识,将其置于晚始新世。.在横断山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古植物调查,新发现了4个化石植物群,采集植物化石标本1万余件,发表新种49个,新属2个。这些发现丰富了人们对新生代云南植物区系的认识。.为了进行古气候的重建,建立了叶多变量分析程序的东亚数据库。模型表明,东亚森林的叶相特征有其独特性,整个叶多变量模型位于一个独立的区间,为准确重建东亚的古气候奠定了重要基础,基于中国湿润、半湿润地区木本双子叶植物的标本数据,建立了中国全缘叶物种百分比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全缘叶物种百分比与年均温的单线性传递函数:年均温 = 6.68 + 0.223 × 全缘叶物种百分比。.对临沧、先锋、永平等植物群的古气候进行了定量重建表明:在晚中新世,年均温、最热月均温和最冷月均温都稍高于现代,而年降雨则显著高于现在,结合先前对小龙潭植物群的古气候重建,表明晚中新世的云南较为温暖、湿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云南晚中新世的降雨已经有了季节性,表明季风气候已经形成,但强度低于现在。.基于沿海拔梯度采集的材料、历史标本和人工气候室的栽培实验,建立黄背栎、青冈、滇青冈和黄毛青冈的密度和指数与大气CO2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黄背栎气孔频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即其气孔频度与大气CO2分压呈正相关(大气CO2分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并确定了关系式为:SI = -1.483 + 0.389 pCO2(沿海拔梯度采集样品)和SI = -1.306 + 0.430 pCO2(标本馆历史标本)。利用这两个关系式,重建了云南晚上新世的古大气CO2浓度。.重建了云南晚中新世的临沧、先锋和小龙潭三个植物群的古海拔,结果表明晚中新世云南的地貌已经有了较大的分化,临沧植物群和小龙潭植物群的古海拔为214米和1050米,明显低于现在,而先锋植物群的古海拔为1936米,现在非常相似。.提出并验证了中新世以来季风气候逐步形成和加强是影响东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的假说,通过雪松和北美红杉的化石历史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说。.项目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举办国际会议及在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上主持各一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栎属高山栎组植物化石推测青藏高原的隆起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夏珂;周浙昆;杨青松
- 通讯作者:杨青松
西南极始新世假山毛榉叶化石新材料——兼论该属的起源、分类及其传播路线
- DOI:10.1360/zd2007-37-8-1046
- 发表时间:2007-08
-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浙昆;李浩敏
- 通讯作者:李浩敏
基于叶缘分析法定量重建中国始新世植物群的年均温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青松;周浙昆;苏涛;星耀武
- 通讯作者:星耀武
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在定量重建中国新生代植物群古年均温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作者:苏涛;星耀武;JACQUES Frédéric M.B.;陈文允;黄永江;刘裕生;周浙昆
- 通讯作者:周浙昆
我国西南植物区系的分异: 椿榆属和臭椿属化石的启示
- DOI:--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作者:贾林波;苏涛;李伟成;李树峰;黄永江;周浙昆
- 通讯作者:周浙昆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周浙昆的其他基金
云南晚中新世小龙潭组先锋植物群及其环境变迁
- 批准号:30970206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3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横断山部分地区上新世古气候及古植物区系重建
- 批准号:30670159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植物分布的奥秘
- 批准号:30620002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18.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壳斗科青冈属分类学
- 批准号:30540077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8.0 万元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高山栎组分布区的形成发展与横断山抬升的相互关系
- 批准号:30170077
- 批准年份:2001
- 资助金额:2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栎属巴东栎组系统演化的研究
- 批准号:39570058
- 批准年份:1995
- 资助金额:9.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青冈亚属的系统演化
- 批准号:39170064
- 批准年份:1991
- 资助金额: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