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粤闽地区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岩相控制作用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77219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2021
- 批准年份:2017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8-01-01 至2021-12-31
- 项目参与者:陈留勤; 吴志春; 黄宝华; 李馨敏; 吴昊; 李程; 李锦图; 田素素;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China Danxia” was listed in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in 2010, which is gradually attracting interests of geomorphologist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 the three main factors including tectonic uplift, weathering and time were considered to be crucial in previous research work. Based on the applicants’ experience, except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sedimentary facies should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evolution of Danxia landforms. The typical Danxia landforms develop in the Cretaceous red-coloured fault basins including the Xinjiang Basin of Jiangxi, Danxia Basin of Guangdong and Taining Basin of Fujian provinces in South China.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this project is designed to find out the linkage between sedimentary facies and Danxia landform distribution, to unravel facies control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Danxia landforms, an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scenery specificity of lithofacies to the Danxia landforms. Moreover, the landform evolution will be simulated by the CHILD softwar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lithofacies differences on the landscape changes across the basin under different tectonic uplift patterns. In this research work, sedimentary facies will be taken as one of the four controlling elements to construct new Danxia landform evolution model. Therefore, this project would not only promote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gress of Danxia landform, but als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in-depth mixtur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中国丹霞”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地貌正逐渐为国际地貌学界所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对丹霞地貌的演化只强调构造抬升、风化剥蚀和时间三个主要控制因素。但据申请人长期研究发现,影响中国东南丹霞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三者外,沉积相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江西信江、广东丹霞、福建泰宁白垩纪红色碎屑岩盆地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本申请项目拟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岩石化学分析,查明上述盆地沉积相分布与不同类型丹霞地貌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沉积相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探讨岩相对丹霞地貌的成景专属性。另外,引进CHILD软件进行地貌演化模拟,探讨不同构造抬升状态下,从盆地边缘到中心地带由岩相差异导致的地貌景观变化状况。本申请项目将沉积相列为丹霞地貌演化过程的四大控制因素之一,构建新的丹霞地貌演化模型,这不仅有望推动丹霞地貌演化理论的重大进步,也将对沉积地质与地貌学科的深度融合产生深刻影响。
结项摘要
“中国丹霞”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丹霞地貌正逐渐为国际地貌学界所重视。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不断升温,丹霞地貌也正成为景观地貌学关注的重要对象,但其中一些基本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本项目从命名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我国区域地质发展史角度出发,重新厘定了丹霞地貌的定义与分类,强调丹霞地貌的三大基本要素:赤壁丹崖地貌特征、燕山旋回以来陆相红层基础和以流水侵蚀为主的地质营力。提出了丹霞作用概念,用以统称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化剥落而形成丹霞地貌的多种地质作用。发现了丹霞作用的两种特殊机理:丹霞地貌的岩性岩相控制;崖壁片流垂蚀作用与串珠状洞穴。. 长期以来,人们对丹霞地貌的演化只强调构造抬升、风化剥蚀和时间三个主要控制因素。本项目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岩石化学分析,查明了江西信江、广东丹霞、福建泰宁白垩纪红色碎屑岩盆地沉积相分布与丹霞地貌发育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沉积相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南方典型的红层盆地中,边缘冲积扇相粗碎屑岩地区可经历青年、中年和老年等发展阶段,盆地中央湖泊相泥岩、粉砂岩却没有经历过绝壁陡崖发展阶段。从而将沉积相列为丹霞地貌演化过程的四大控制因素之一,构建了新的丹霞地貌演化模型,这是丹霞地貌演化理论的重大进步,也将对沉积地质与地貌学科的深度融合产生深刻影响。.暴雨水流在丹霞崖壁上发生近垂直向下的侵蚀作用叫片流垂蚀作用。其中冲蚀作用形成竖状沟槽、竖状洞穴,涡蚀作用(借助风力吹动发展成垂直崖壁的涡旋)形成圆锥状洞穴、串珠状洞穴,后者使得洞穴沿软弱岩层分布,进一步扩大成扁平状洞穴。这些洞穴形成年代具有垂向一致性,不具有上老下新变化趋势,而在水平方向上,不同部位洞穴的形成年代可能不同。. 本项目发表期刊论文20篇、会议论文15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3)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5)
专利数量(1)
赣南小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建议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管文娟;杨庆坤;郭福生
- 通讯作者:郭福生
江西赣州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特征及旅游开发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华东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留勤;占义勇;潘志新;张鹏琼
- 通讯作者:张鹏琼
江西南城醉仙湖河口组地层沉积特征及景观成因分析
-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19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丹;罗勇;杨庆坤;黄宝华;曲宏健
- 通讯作者:曲宏健
江西抚州灵谷峰旅游资源特征与保护开发对策
- DOI:--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华东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霞;张炜强;黎广荣;郭福生
- 通讯作者:郭福生
丹霞地貌岩体差异胀缩特征及其成景作用
-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46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山地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姜伏伟;郭福生;杨安林
- 通讯作者:杨安林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江西相山铀矿田含铀碎斑熔岩中电气石化学成分及硼同位素组成特征
- DOI:10.13278/j.cnki.jjuese.20170163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戴加祺;黎广荣;郭福生;王超;王哲;张万良;于玉帅
- 通讯作者:于玉帅
北美板块海相钾盐沉积特征、控制因素及其对中国找钾启示
- DOI:10.12119/j.yhyj.202203014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盐湖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丁婷;刘成林;郭福生;赵艳军;王春连
- 通讯作者:王春连
江西相山打鼓顶期流纹英安岩火山通道研究
- DOI:10.16539/j.ddgzyckx.2018.04.004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黎广荣;王哲;郭福生;吴昌志;杨庆坤;张万良
- 通讯作者:张万良
br class=MsoNormal /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spanFullerton/span分校span“/span沉积与地层学span”/span课span style=line-height:1.5;程教学特点浅析/span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国地质教育
- 影响因子:--
- 作者:时国;郭福生;Adam Woods
- 通讯作者:Adam Woods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地质结构研究:来自大地电磁测深及三维地质建模的证据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郭福生;林子瑜;黎广荣;邓居智;谢财富;杨海燕;吴志春;周万蓬;姜勇彪;李红星;方根显
- 通讯作者:方根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郭福生的其他基金
江西相山铀矿田控矿界面三维结构研究
- 批准号:41972080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7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江西相山地区含铀火山岩磁组构特征及古火山通道研究
- 批准号:41572185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6.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浙西下寒武统地震事件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 批准号:41072077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5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