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页岩气藏气固吸附微观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414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In our country,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is at the initial stage, there are technology gaps in understanding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shale gas adsorption.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e shale cores surface ar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frameworks and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the shale mined from Sichuan Basin with X ray, infrared, specific surface and porosity admeasuring apparatus and elemental analyzer.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effects of gas mixtures such as CH4, C2H6, CO2 and N2 in the microporous shales are simulat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and quantum mechanics method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method).The adsorption of CH4 on the different surfaces of the shale molecule is studi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adsorption energy) of each adsorption site are compar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mineral compositions on CH4 adsorption are also analyzed.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law and sensitivities of shale gas in actual shale gas reservoir cores, the adsorption law of shale gas and other associated gases in relation to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cor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reservoi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re studied by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absorption of shale gas in shale cor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moreov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have important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shale gas.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对页岩气吸附微观机理认识存在技术空白。将采自于四川盆地典型页岩气藏储层岩心,利用X射线、红外、比表面及孔隙度测量仪、元素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分析岩心抽提物的分子结构参数信息,建立岩心表面片段的分子结构。应用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力学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等),从分子尺度模拟页岩气体组分(CH4, C2H6,CO2, N2等)与岩心表面的竞争吸附作用;研究CH4气体分子在不同晶面的吸附行为,比较分子在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特性(吸附能),分析不同矿物组成对CH4吸附的影响。开展页岩气在实际页岩气藏储层岩心中吸附规律实验研究和敏感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的页岩岩心对页岩气吸附实验测定和分析,研究岩心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储层温度、压力等对页岩气及其他伴生气体组分的吸附规律,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研究成果对认识页岩气赋存机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项摘要

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存在,且吸附气占主导地位。对页岩气吸附规律认识是影响页岩气运移特征的重要基础问题。目前对于页岩气吸附规律多采用传统实验方法和吸附理论进行研究,对于描述纳米孔隙的微尺度效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对于微观机理的解释能力有限。该项目从分子尺度研究页岩气赋存机理,对加深页岩气吸附解吸机理、气藏储量评价及页岩气运移机理的认识具有一定意义。.项目借助现代物理测试分析技术,弄清典型页岩气藏储层岩心矿物组成、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页岩岩心表面片段分子结构;并基于蒙特卡罗(MC)方法、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分子尺度揭示页岩岩心中气固吸附微观机理。取得如下几点认识:.(1)宏观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温度、含水显著影响页岩气的吸附量;相同条件下,吸附量随着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的存在能降低页岩气的吸附量。.(2)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纳米孔隙中甲烷的赋存状态均为吸附态与游离态并存,两种状态甲烷的相对比例和性质变化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孔隙含气性不同的根本原因。.(3)不同孔径大小、形状及吸附剂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孔径越小吸附气量越大;且孔隙空间体积相同时,管状孔隙中吸附态甲烷比例高于层状孔隙;有机碳纳米孔隙中吸附态甲烷平均密度大于石英孔隙和伊利石孔隙。.(4)不同压力条件下分子模拟结果表明,纳米孔隙内吸附态甲烷密度和游离态甲烷密度随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随着压力增大两种状态甲烷密度均增加;压力<20MPa时,压力对吸附态甲烷密度的影响显著,此后随着压力的增大吸附达到饱和,增加缓慢。计算结果表明,当压力大于15MPa时,不同孔径纳米孔隙内气体吸附均出现双层吸附的特征。.(5)干酪根纳米孔隙中CO2和CH4的竞争吸附分子模拟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干酪根优先吸附CO2。但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干酪根对CO2优先选择吸附的能力随着压力的增加而不再变化;CH4与CO2浓度比分别为1:11、4:1时,对应的压力分别为20MPa、10MPa。因此,采用CO2置换吸附态CH4应在低压下开展。.(6)干酪根密度泛函(DFT)模拟结果表明,含O、N元素官能团的存在增强了其吸附甲烷的能力。甲烷干酪根片段T位、B位和H位的吸附能差值不超过0.03eV,甲烷分子在以上位置易产生位置交换。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Molecular simulations of the adsorption of shale gas in organic pores
页岩气在有机质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 DOI:
    10.1179/1432891715z.0000000001344
  • 发表时间:
    2015-05
  • 期刊: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 Guo;W. J. Meng;Z. P. Ou;C. Xiao
  • 通讯作者:
    C. Xiao
页岩气新型井工厂开发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周华;钟世超;汪轰静
  • 通讯作者:
    汪轰静
Gas–liquid flowing process in a horizontal well with premature liquid loading
过早充液水平井气液流动过程
  • DOI:
    10.1016/j.jngse.2015.05.003
  • 发表时间:
    2015-07
  • 期刊: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ing Guo;Hanmin Tu;Hao Wang;Shichao Zhong
  • 通讯作者:
    Shichao Zhong
A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Simulating Gas Flow
模拟气体流动的格子玻尔兹曼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Transp Porous M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unjie Ren;· Ping Guo;Zhaoli Guo;ZhouhuaWang
  • 通讯作者:
    ZhouhuaWang
甲烷气体在有机质管状孔隙中的赋存与扩散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欧志鹏;胡士德;郭平;孟伟杰
  • 通讯作者:
    孟伟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关于凝析气藏开采速度的讨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平;涂汉敏;汪周华;任业明;邱奕龙
  • 通讯作者:
    邱奕龙
天然气藏CO2驱及地质埋存技术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岩性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平;许清华;孙振;杜建芬;汪周华
  • 通讯作者:
    汪周华
基于CPA状态方程计算水的热力学物性参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天然气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平;涂汉敏;汪周华;王千
  • 通讯作者:
    王千
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历程与关键技术进展
  •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1.12.00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天然气工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烈辉;胡勇;李小刚;彭小龙;鲁友常;刘永辉;葛枫;刘启国;张智;刘平礼;曾焱;张芮菡;赵玉龙;彭先;梅青燕;汪周华
  • 通讯作者:
    汪周华
水驱油物理模拟相似准则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特种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蒙;郭平;田东红;汪周华
  • 通讯作者:
    汪周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汪周华的其他基金

微纳米孔界面效应影响多组分烃流体相变特征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