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索伦缝合带及邻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电性结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406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5.地磁学和地球电磁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Solonker Suture Zone (SSZ) is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collisional tectonic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and Siberia Craton, and records the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closure, which is a key area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oceanic plate subducting, continental accretion and crustal growth. In this study, 3 other short magnetotelluric (MT) profiles will be deployed paralleling to the acquired MT profile. Thus, a regional 3-Dimensional (3D) MT observatory network with 4 equal interval MT pfoiles is established in the SSZ and adjacent regions. The collected broadband MT data through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re inverted to the reliable 3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in study regions by 3D inversion mainly while 2D as subsidiary. Based on the 3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odel,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structure for the SSZ including the lateral variations,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with adjacent plates, and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aults around the SZZ. In addition, the 3D model is also interpreted using laboratory studies of mineral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structure to determine 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fluids in study region’s interior. Integrating the obtained data from geology, 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other geophysics with our studies, those controvers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eastern extension of the SSZ, the subduction polarities of the Paleo-Asian closure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rustal growth,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索伦缝合带代表着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碰撞拼合的界限,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的过程,是认识大洋板块俯冲、大陆板块汇聚以及大陆地壳增生地质演化过程的关键位置。本申请拟在已有的大地电磁剖面数据的基础上,新布设与之平行的3条短剖面,在索伦缝合带及邻区构成基本等间距的4条大地电磁剖面的三维观测网;处理与分析采集获得的宽频带MT数据,以最新的三维反演技术为主、二维反演技术为辅,获取索伦缝合带及邻区可靠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电性结构;通过分析解译三维电性结构,研究索伦缝合带深部结构的横向特征、与两侧地块的深部接触关系以及周围断裂的几何特征;基于电性结构特征,结合实验室岩石电导率研究与深部温度结构,定量研究索伦缝合带深部及邻区深部的流体成分与含量;在此基础上,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它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进一步讨论索伦缝合带向东延伸的情况、古亚洲洋闭合的俯冲极性以及碰撞后地壳增生的动力学机制等争议问题。

结项摘要

索伦缝合带代表着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最终碰撞拼合的界限,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的过程,是认识大洋板块俯冲、大陆板块汇聚以及大陆地壳增生地质演化过程的关键位置。然而,至今关于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位置、最后闭合阶段板片俯冲极性以及地壳增生的机制仍存在争议,认识碰撞缝合区的深部结构对澄清上述问题有重要作用。本项目在索伦缝合带及邻区布设了三条相互平行的大地电磁(MT)测线,通过野外数据采集获得了58个高质量的宽频带MT测点数据;利用多测点多频点阻抗张量分解技术、相位张量及GB阻抗张量分解三种方法分析了数据维性和电性主轴方位;对单剖面数据分别进行了二维反演,并对整个数据集在320Hz-0.0001Hz范围内45个频点的全张量数据(Zxx、Zxy、Zyx和Zyy)进行了三维反演,三维反演使用了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的ModEM程序,通过改变不同的反演参数,进行了大量的三维反演计算,最终获得了稳定可靠的三维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中亚造山带地壳内部主要表现为高阻特征,在两个贺根山杂岩带与温都尔庙杂岩带都为巨厚的高阻体(R1和R2)仅仅在索伦缝合带表现为高导特征,而华北克拉通地壳主要表现为高导特征;索伦缝合带地壳存在一个东南倾向的高导体C1,可能代表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的残余的洋壳;在白乃庙弧上地幔表现为高导特征,并且与上覆的高导体C1连通,可能与软流圈物质的上涌有关。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我们推测西拉木伦河断裂与锡林浩特断裂分别为索伦缝合带的南北边界,其沿断裂从西向东延伸,并且代表着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大陆碰撞拼合的位置;中新生带华北克拉通发生了活化,致使东部岩石圈发生了减薄,但中亚造山带南部影响较小,仅仅在白乃庙弧的岩石圈发生了减薄,这与地震方法揭示的结果一致;中亚造山带的地壳增厚可能以垂向增生为主,是碰撞后伸展作用的产物,与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利用单剖面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识别沙德和玉农希断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峰;陈小斌;董泽义;崔腾发;刘钟尹;王培杰
  • 通讯作者:
    王培杰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川龙门山地区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凌强;詹艳;赵国泽;陈小斌;董泽义;叶涛
  • 通讯作者:
    叶涛
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观测的电磁同震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建郎;汤吉;王立凤;徐光晶;蔡军涛;王继军;詹艳;董泽义;赵国泽;肖骑彬;陈小斌
  • 通讯作者:
    陈小斌
三维大地电磁自适应犔1范数正则化反演
  • DOI:
    10.6038/cjg2020n045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帅;汤吉;陈小斌;董泽义;孙翔宇
  • 通讯作者:
    孙翔宇
基于三维大地电磁AR-QN反演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电性结构
  • DOI:
    10.3969/j.issn.0253-4967.2020.06.00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帅;汤吉;董泽义;王立凤;邓琰;韩冰
  • 通讯作者:
    韩冰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泽义;汤吉;周志明;DONG Ze-yi1) TANG Ji1) ZHOU Zhi-ming2) 1) Institut
  • 通讯作者:
    DONG Ze-yi1) TANG Ji1) ZHOU Zhi-ming2) 1) Institut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